<p class="ql-block">一、传孝道树新风</p><p class="ql-block">生前孝养奉亲在,逝后哀仪简且真。</p><p class="ql-block">厚意千般陪岁月,薄棺一副别红尘。</p><p class="ql-block">浮华尽扫归淳朴,美德弘扬启世伦。</p><p class="ql-block">过客历经唯景致,清风正气仰贤人。</p><p class="ql-block">——平水韵·汪岭作书·乙巳年季夏</p><p class="ql-block">二、厚养薄葬——短短四字,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是对传统孝道的创新传承,也是时代发展所倡导的文明风尚。</p><p class="ql-block"> 厚养,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在他们的暮年,我们理应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让他们衣食无忧,更是精神上的陪伴。陪他们聊聊天、散散步,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让他们在温暖与爱意中安度晚年。这种在生前尽孝的行为,让亲情在日常点滴中得以升华,也让长辈们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薄葬,则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社会风气的净化。所谓的地方传统丧葬中,有不少繁文缛节,讲究多多,不接地气,攀比之风盛行,大操大办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薄葬”摒弃了这些形式主义,以简洁、庄重的方式送别逝者,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它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让生者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p><p class="ql-block">从社会层面看,厚养薄葬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形成崇尚节俭、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它让人们更加关注生命本身,而非形式和排场。在当今社会,弘扬厚养薄葬的理念,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厚养薄葬是一种理性、文明的生活态度,它让我们在传承孝道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践行“厚养薄葬”,让爱与文明在人间传承不息。(汪岭·2025/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