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觅回音(34)十三. 安曼——建在七座山丘上的城市(下)

又一村

<h1></h1><h3><br></h3><h3>【又一村】摄图漫笔</h3><br><font color="#167efb"><b> 《千年一叹》觅回音(34)</b></font><br><br><h3>【昵 称】又一村<br>【美篇号】1358843</h3><br><font color="#9b9b9b"><b>三.以色列篇</b></font><br><div><font color="#9b9b9b"><b><br></b></font></div> <br><h1><b><font color="#167efb">十三. 安曼——建在七座山丘上的城市(下)</font></b></h1><br><div>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div><div> <font color="#9b9b9b"><i> 城堡山上,赫拉克勒斯神庙的残柱与伍麦叶王朝宫殿遗址静静相对,而山下现代商场玻璃幕墙的反光,正好映在考古博物馆陈列的死海古卷铜罐上。最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历经多个帝国统治的城市,至今仍保持着优雅的从容。</i></font><br><br></div> <br>  公元前后,安曼成了阿拉伯伍麦叶王朝一个重要的行政区的首府,派一位王子驻守于此,在城堡山修建了座西朝东的艾米尔宫。王宫坐西朝东,虽经历了1300多年,但残存的建筑如今仍能显示出当时阿拉伯建筑的风格。<div><br><br></div> <div><br></div> 奥斯曼风格的圆顶与马穆鲁克时期的石雕窗棂交织,外墙的乳白色石灰岩在晨光下泛着蜜色光泽。此时又从费拉德菲亚改回叫“安曼”。拱顶是现在加的。艾米尔宫前的一堵墙,权且叫他照壁吧..<div><br></div> <div>  在宫内某间偏厅,鎏金穹顶的《古兰经》经文与欧洲油画奇妙共存,暗示着主人复杂的身世。后院的奴隶通道如今改作咖啡馆,穿牛仔裤的侍者用手机播放流行乐,而石壁上的镣铐凹痕仍清晰可辨。</div><div><br></div> <br> 宫殿中庭的罗马柱廊间,曾悬挂着19世纪的威尼斯枝形吊灯,而地面马赛克拼花仍保留着阿拉伯几何纹样。那些被时光磨平棱角的台阶——贝都因卫兵曾踏着它们护送酋长,而今游客的相机咔嚓声成了新的守卫。这种时空错位或许会引发秋雨先生的沉思:<div>  "<font color="#9b9b9b"><i>文明的更迭从不优雅,而是像这些叠加的壁画,每一层新鲜油彩下都藏着未愈合的刮痕。"</i></font><br></div><div><font color="#9b9b9b"><i><br></i></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i><br></i></font></div> <div>  </div><div> 下了城堡山,向下一个重要景点佩特拉进发,途经安曼城市。安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城,坐落在七个山头之上。是一座熔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扩展到14个山头,著名的有安曼山、侯赛因山和勒维伯得山等。目前安曼约有190万人口。是中近东地区一个重要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中心。</div><div><br></div> 安曼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区充满着浓厚的阿拉伯风土气息,这里保存有很多罗马帝国时代的遗迹,如斗兽场、露天剧场以及宫殿等。裸露于地面的遗址还有市场、祖尤斯庙、艾尔特尔斯庙以及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教堂、水塘、浴池等。还有许多罗马帝国时期的遗址至今仍埋在地下,有待挖掘。<div><br></div> <br>  在安曼大街上,行人的服饰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当地阿拉伯人的装束,他们头裹红方格布头巾,身穿黑色袍子。这些人体格魁梧壮硕,性情豪放淳朴。<div><br></div> <div><br></div> 余秋雨在《千古一叹》中记录道:“安曼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性。这座城市见证了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多个文明的兴衰,却将不同时代的痕迹自然融合。侯赛因国王的清真寺与古老的基督教区比邻而居,互不干扰。”<div> 余秋雨认为,安曼人用日常生活的从容,诠释了中东地区少见的宗教与文化和谐。这座城市像一本打开的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变迁,却又保持着不变的从容气质。</div><div><br></div> 谢谢观赏<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