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岭第四天—汉中

杏壇

<p class="ql-block">6月13日</p><p class="ql-block">8:30开始游览汉中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沿左侧台阶来到古汉台,古汉台是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时期(公元前206年)建造的行宫遗址‌。刘邦在此积蓄力量、拜将韩信,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策略建立汉朝基业,故此地被视为汉文化发祥地,现为汉中市博物馆馆址。‌</p> <p class="ql-block">  刘邦建立汉朝后,后人将其驻跸的高台尊称为“古汉台”。宋代诗人张少愚曾以“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形容其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击败淮南王英布后,归途中经过沛县时,置酒沛宫,邀请家乡父老饮酒,酒酣之际击筑而歌的一首诗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p> <p class="ql-block">遥望汉江的望江楼</p> <p class="ql-block">  汉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石门十三品‌,由13块摩崖石刻组成,内容涵盖东汉至北魏时期的书法、碑文及题记。这些石刻原位于褒斜道石门隧道内外,因修建水库于1971年整体搬迁至博物馆保护。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至6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衮雪</p><p class="ql-block"> 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p><p class="ql-block"> 字如其人,能亲睹曹操手书真迹,我突然改变了以往对曹操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汉隶玉盆</p> <p class="ql-block">石虎(汉隶)</p> <p class="ql-block">拜将坛</p><p class="ql-block"> 拜将坛离古汉台不足2公里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韩信在此时投靠刘邦,虽然经过萧何的多次引荐,但刘邦起初并未对韩信加以重用,韩信因此感到伤心并逃走。萧何得知后,亲自在青桥驿(现留坝县内)附近将韩信追回,并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后演变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萧何说服了刘邦,选择良辰吉日,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正式拜韩信为大将。</p> <p class="ql-block">  韩信被拜为大将后,统帅三军,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谋,北出汉中,定三秦,百战百胜,为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卓越的功勋,被誉为“兵仙神帅”。</p><p class="ql-block"> 拜将坛是汉王朝的发祥地,亦是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历史物证。</p> <p class="ql-block">武侯墓</p><p class="ql-block"> 武侯墓位于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元坪村。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时,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因诸葛亮生前官至丞相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千百年来人们称其墓地为武侯墓。</p> <p class="ql-block">  山门背面左右匾额分别是:出将入相和躬沐圣眷</p> <p class="ql-block">  武侯墓文物荟萃,匾联层层,碑碣林立。 </p><p class="ql-block"> 匾额 “三代遗才”的 “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宋代理学家朱熹赞曰:“论三代而下,以义为之,只有一个诸葛孔明”。后人常用“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来称赞诸葛亮。</p> <p class="ql-block">  这里长眠的是卧龙先生,陵墓东西走向,头西脚东,寓示为“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p><p class="ql-block"> 武侯墓上面长的一颗黄果树,民间都传说是诸葛亮妻子黄阿丑的化身,说是为他遮风挡雨。 </p><p class="ql-block"> 公元263年,刘禅下诏在勉县为诸葛亮修建了第一座祠庙,并在墓前植柏树五十四株,<span style="font-size:18px;">喻诸葛亮在生之年</span>。如今仅存大约22棵,但它们依然挺拔苍劲,见证了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游览了武侯墓,驱车前往勉县武侯祠。</p> <p class="ql-block">  勉县武侯祠,又称诸葛庙,位于汉中市勉县武侯镇诸葛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于蜀汉景耀六年(263年),为中国众多武侯祠当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祠庙。</p> <p class="ql-block">  “大汉一人”这是对诸葛亮的最高评价‌,意指其才能、品德在蜀汉乃至整个三国时期无人能及。</p> <p class="ql-block">  牌楼的匾额为“天下第一流”,意为诸葛亮是天下第一流的忠诚之士和智慧之星‌。</p> <p class="ql-block">  鞠躬尽瘁—诸葛丞相一生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草船借箭模拟战场</p> <p class="ql-block">  下午沿着陈仓道17:05来到汉刘侯祠(张良庙),这是一座明清古建筑群,位于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庙台子村,坐落于秦岭南麓紫柏山下。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p> <p class="ql-block">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政治家,被誉为“千古谋圣”。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后</span>选择急流勇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称病退隐。</span>他深知‘鸟尽弓藏’的历史教训,并目睹韩信、彭越等功臣的悲惨结局,因此主动远离权力核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彻底退出朝堂,不再参与朝政事务‌,家族得以保全。‌‌</span></p><p class="ql-block"> 张良于惠帝六年(公元前186年)病逝,谥号文成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张良庙,6:30入住隐筑花涧民宿。这是一栋别墅,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望见青山的阳台。</p> <p class="ql-block">站在阳台上望去,满眼都是绿色。</p> <p class="ql-block">  大厅里的壁炉,在湿冷的山间,晚上吃完饭围坐在壁炉旁,烤着火,磕着瓜子聊着天,别提多惬意了。</p> <p class="ql-block">  壁炉上的几只蚂蚁造型非常生动,可以看出女主人的生活品位。</p> <p class="ql-block">小蘑菇牙签盒</p> <p class="ql-block">  房间装修温馨而精致,极简又现代,可以看出主人对旅居体验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门前的花坛里种满各种绿植,有开紫色花朵的铁线莲、开香气扑鼻白色的风车茉莉、花苞欲放的百合,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满足了我对花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晚安,明天大散关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