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津蓟县毛家峪长寿村,一场温暖而意义非凡的抗癌健身法集中培训圆满落幕。此次为期四天三夜的培训由王玉萍老师精心组织,新病友与老病友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段探索健康与希望的旅程。 <h1><b>初心如磐,传承气功精髓</b></h1> 抗癌健身法(郭林新气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走向社会,由郭林老师在古气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创编而成,形成一套以“辨证施治,动静相兼,悟外导引,呼吸新鲜,脚翘手摸,分度三关,简明易学,不易出偏”为特点且适合癌症患者习练的功法。<br> 然而,在当今社会,抗癌健身法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繁杂,打着各种旗号的培训班层出不穷,使患者的学习受到极大困扰。王玉萍老师深知这一现状的严峻性,她怀着对健身法的热爱和对病友的关怀,毅然决定举办此次集中培训班。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健身法的魅力,掌握正确的练功方法,助力癌症患者的康复。<br> <h1><b>悉心指导,彰显无私大爱</b></h1><div> 培训期间,王老师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她把每一位病友都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根据每个人的病情量身定制练功方案。从基础的预备功、自然行功到升降开合等功法,王老师不厌其烦地为学员们纠正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把关,亲自示范,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腰和腿也微微发抖,但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br> 一位学员的儿子年仅30岁就患上了肺癌多发转移,原本不爱运动的他在王老师简单明了且励志的话语激励下,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王老师更是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教他,从第一天的僵硬步法到第三天能够协调顺利地行走,并体会到了“吸吸呼”的舒适体感;从最初的心情浮躁、充满怨气,到之后的平静、心安,脸上舒展出笑容……<br> 王老师就像一束光,为学员们照亮了前行的康复之路。</div> <h1><b>初任助手,携成长担重任</b></h1> 张旭霞老师,一位康复14年的肺癌患者,她的抗癌经历和成功经验让同病种的学员受到莫大鼓舞。<br> 值得一提是,张老师是第一次担任辅导员工作,但看得出来,她十分珍惜这样的教学实践机会。每次教学时,她认真地喊着口令,既要提示大家掌握各种功目的要领,又要根据学员动作协调情况来调整口令的频率。在王玉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顺利完成了此次辅导任务。<br> 尽管过程十分辛苦,但能从一名抗癌健身法的受益者,逐渐成长为一名传承者,张老师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她愿为更多学员的康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br> <h1><b>交流互助,凝聚抗癌力量</b></h1>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个学习功法的场所,更是一个新老学员交流互助的温暖大家庭。课余时间,新老学员们围坐在一起“话疗”。<br> 在心理层面,新老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学员们分享的康复经历就像一剂强心针,让新学员们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大家在相互鼓励和支持中,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共同筑起一道抗癌的坚固防线。<br> 一位新学员激动地表示:“在这里,我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看到那么多前辈通过练功战胜了病魔,我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我们要团结在一起,集体抗癌,让身体都强壮起来。”<br><br><h1><b>收获满满,展望美好未来</b></h1> 培训的时光转瞬即逝,但学员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功法的提升,更是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的抗癌健身法坚持练下去,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走向康复。<br>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员们对王老师和张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br> 此次培训在学员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信心离开了蓟县,但他们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