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廖沫沙(1907-1991)是中国现代作家、杂文家,也是“三家村”冤案中唯一的幸存者。作为“三家村反党集团”成员之一,他与邓拓、吴晗在1961年共同为《前线》杂志撰写《三家村札记》专栏,后于1966年被姚文元等人诬陷为“反党集团”。</p> <p class="ql-block">在“文革”期间,邓拓、吴晗被迫害致死,廖沫沙虽遭长期关押并下放江西劳动改造,但以独特方式坚持生存:他将批斗视为“唱戏”来自我排解,甚至在关押期间用烟盒纸和火柴梗创作诗歌,后结集为《余烬集》。1979年初,中共中央为“三家村”冤案平反,廖沫沙得以恢复名誉。</p><p class="ql-block">廖沫沙的文学成就包括《鹿马传》《分阴集》等作品,其人生经历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坚韧。他于1991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p> <p class="ql-block">廖沫沙的《余烬集》主要收录了他在特殊历史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内容与创作背景如下:</p> <p class="ql-block"><b>创作背景</b></p><p class="ql-block">诗集创作于1968年至1975年廖沫沙被关押期间,他在狱中以烟盒纸为稿纸、火柴梗作笔写下这些诗作。</p><p class="ql-block">部分诗作还包含他在江西林场劳动改造期间的内容。子的气节与抗争精神。</p><p class="ql-block">部分诗作以隐晦笔法记录狱中生活,如《监护中作》《读报戏笔》等,后经整理出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文学价值</b></p><p class="ql-block">诗集于1985年正式出版,是廖沫沙在极端环境下坚持文学创作的见证,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其风格质朴深沉,部分作品被收入《廖沫沙全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