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何孟梅,笔名天宇、小艾,是一位满族女性,出生于1962年。她是中国诗词研究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以及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她的作品曾在《星星》诗刊、《羲之书画报》、《中国诗词》、《世界汉诗》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她曾荣获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九佳诗歌奖和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图书一等奖,并多次获得诗歌大赛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她的诗集《时间的歌子》等书籍。<br>何孟梅是国际华语诗歌艺术节网络秘书处秘书长,热衷于传播诗歌文化。她是中国诗歌春晚和中国书画春晚秦皇岛会场的负责人,被誉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海上举办诗会的诗人。她的诗歌真实、自然,充满爱心与力量,从草原深处走向大海,既有草原的格局又有大海的情怀。</h3> <h3>写灵魂中的诗<br>作者:何孟梅<br><br>大家都来写诗<br>写灵魂中的诗<br>没有修饰赤裸裸的心声<br><br>像流淌的小溪<br>淌出血脉里的晨曦<br>以一颗追求真理的心迎接太阳<br><br>八九点钟的献礼<br>我们相爱在这里<br>用体内萌生的使命辉煌人生<br><br>子子孙孙魅力<br>换我今朝努力<br>谱写传承奋起的中国梦</h3> <h3>灵魂诗韵的当代回响——何孟梅诗歌赏析<br><br>在这首充满生命张力的现代诗中,诗人以"赤裸裸的心声"为创作宣言,构建起三重动人的诗意空间。<br><br>第一重是血脉与自然的交响。"流淌的小溪"与"血脉里的晨曦"形成精妙的通感修辞,将个体生命体验融入自然意象。诗人用"淌出"这个动词,使生理性的血液流动升华为精神性的诗意喷涌,完成从肉体到灵魂的审美跨越。<br><br>第二重是时间维度的诗意并置。"八九点钟的太阳"既是对青春中国的经典隐喻,又与"子子孙孙"形成代际对话。这种时空折叠的写法,让个人抒情获得历史纵深感,使"今朝努力"与"中国梦"产生命运共鸣。<br><br>第三重是使命书写的双重性。"体内萌生的使命"既指诗人创作冲动,又暗喻民族复兴的内在驱力。结尾"奋起的中国梦"不是口号式的附加,而是前文所有意象自然汇聚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个体抒情与集体叙事的有机统一。<br><br>全诗最动人的是其"未完成性",就像永远"正在迎接"的太阳,永远"正在谱写"的梦想。这种开放式的诗意结构,恰是当代诗歌最珍贵的品质——它邀请每个读者都成为诗的续写者。</h3> <h3>何孟梅轻轻说:<br>人生在死亡境地徘徊过,当能往上攀爬,那心中的喜悦就像八九点钟升起的太阳光芒万丈,对我来说活力四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