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栲栳山麓,上林湖碧波荡漾,湖畔的越窑遗址静静诉说着千年窑火的传奇。自东汉至宋的十一个世纪里,这里始终是越窑青瓷的核心产地,窑火绵延不绝,将泥土淬炼为温润如玉的青瓷,书写着中国陶瓷史上的璀璨篇章。</p><p class="ql-block">每年,我几乎都会前往这片充满古韵与生机的地方。尤其是在酷热难耐的时节,沿着湖边骑行,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树丛间,阵阵清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拂面而来,暑意瞬间消散,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林湖越窑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之路,亦是一段漫长的探索史。早在1936年国民政府时期,这里便已迎来了考察者的脚步,但真正明确其历史时代,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历史的长河中,朝廷先后在此设立贡窑、置官监窑,大量烧制珍贵的秘色瓷。唐代地层出土的器物,品质上乘,部分盏、盘类器物内腹刻有四叶对称的荷叶纹,简洁而灵动;五代地层出土的少量器物,胎釉质量堪称极致,胎质细腻如脂,釉色天青澄澈,釉面莹润光洁,尽显秘色瓷的神秘与高贵。这些珍贵的遗存,不仅为越窑青瓷在唐宋时期的分期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更清晰地揭示了当时窑场的布局、制作工艺流程以及窑业生产与管理模式,成为研究唐宋制瓷工艺与窑场格局的重要宝库。1988年1月13日,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的高度认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距离上林湖越窑遗址不远处,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宛如一颗闪耀的新星,续写着青瓷文化的崭新篇章。前些日子,2025陶艺作品浙江青年联展在此盛大举办,这场以“Next”为名的展览,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湖畔精彩上演。“Next”,这个充满时间张力的词汇,如同一簇星火,既照亮了文明的起源,又指引着艺术前行的方向。当炽热的窑火与蓬勃的青春激情碰撞,奇妙的化学反应随之迸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展览中,90后的上林湖匠人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他们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奇的趣味;借助现代技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场展览艺术家们以抽象的笔触解构越窑传统纹样,却又采用古法柴窑烧制,赋予器皿满满的未来感。这些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一个真理:传统的生命力绝非源于封存,而在于不断创新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浙江陶瓷,以水土为经,以窑火为纬,编织出中华文明最为温润的肌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智能化时代,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技术不应成为传统的替代者,而应是传统实现“现代性转译”的桥梁。以青瓷为脉络,紫砂为筋骨,现代陶艺为羽翼,方能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浙江陶瓷界的青春力量,更致力于构建多元对话的磁场。参展艺术家中,有坚守古法的匠人后裔,他们传承着祖辈的精湛技艺与匠心精神;有学院派先锋,带来前沿的艺术理念与创新思维;还有跨界设计师,融合不同领域的元素与灵感。他们怀着敬畏之心传承传统,又以叛逆之态突破常规,打破了青瓷“雨过天青”的单色美学局限,让釉色的碰撞催生出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展览虽已闭幕,但“Next”的故事永无终章。这些带着窑火余温的作品,是创作者写给未来的宣言,彰显着自由意志。它们既延续着浙江陶瓷“道器并重”的文脉,又以青年独有的创新姿态,在有序与裂变之间,为浙江陶瓷的未来发展埋下充满张力的伏笔,让我们满怀期待,见证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就是创作者的心血,你欣赏了,心灵一定会有极大的触动,因为,这里面有许多瓷器都是孤品,瓷器美与巧让你目光所及之处,直呼佳作、大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