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月,老公与几个战友一拍即合,江南江北相聚宜兴,游陶都、叙友情。</p><p class="ql-block"> 6月10日,我们冒着阴雨从南京出发,一路上经过“七彩曹山”、“溧阳一号公路”来到风景如画的溧阳燕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个外形酷似焦尾琴的建筑——溧阳博物馆,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默默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源远流长;馆外桅子花香四溢,其独特的“魔天坑”设计而成为网红打卡地,站在天坑旁,有一种一眼万年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 下午汇合并入住丁蜀镇的“椿晓民宿”,雨间歇,就一起去附近的阳羡湖、东坡阁转转。</p><p class="ql-block"> 登临东坡阁,近看东坡先生的雕像,思绪不禁飘向千年之前,想象苏东坡当年在此或品茗、或观景、或会友的情景;凭栏远眺,远处灵动的阳羡湖如镜般映照着天光云影,群山环绕,绿意盎然,这里的宁静与开阔,瞬间涤荡了都市的喧嚣,心也随之沉静。</p> <p class="ql-block"> 6月11日,清晨的向日葵公园,金色花海与白墙黛瓦的村落构成田园画卷,徜徉其中,心情如花儿一般敞亮。</p> <p class="ql-block"> 黄龙山矿址公园:这里曾是宜兴紫嫠矿开采地,如今工业遗迹与蓬勃绿植相映成趣,废墟感与生命力碰撞出独特魅力。漫步其间,可钻进矿井遗址触摸潮湿岩壁,感受往昔开采盛景;可在矿源展示馆,通过互动装置解锁紫砂矿形成奥秘,无论是探秘地质奇观,还是打卡网红湖、树屋等文艺地标,都能带给你惊喜与体验。</p> <p class="ql-block"> UCCA陶美术馆:被誉为江苏的“小景德镇”。</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丁蜀镇陶二厂文化街区,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匠人的心血与创意;每一处景观都独一无二;每一张照片都充满故事感;每处风景区都是拍照打卡的新地标,都记录着你独特时光。</p><p class="ql-block"> 它是由日本“隈研吾”建筑师担纲设计,灵感源自于宜兴紫砂工艺。这座被砖红色陶板覆盖的建筑,呈现出独特的纹理、色彩层次感和不规则造型,仿佛是从地下自然生长出来的艺术装置。这座美术馆与周边古龙窑遗址、蜀山古南街相连,形成包含河流、广场、历史建筑的浏览动线,实现“、自然、文化”的三重交互。据说这些砖红色陶板经过高温烧制,在阳光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窑变色彩”效果,因为是雨天,我们没能看到,留点遗憾,下次再来!</p> <p class="ql-block"> 夜幕低垂时分的UCCA陶美术馆,褪去了白日的学术庄重,披上一层神秘而诗意的薄纱,成为宜兴文化地图上一颗幽邃发光的星。</p><p class="ql-block"> 白日里清晰的混凝土轮廓,在夜色中被柔化、解构,建筑外立面的切割线条被精准的灯光勾勒,如同悬浮在黑暗中的金色折线。冷调的射灯与暖色的内透光交织,若说白昼的它是泥土与火焰艺术的圣殿,那么夜色中的它,则更像一座用光影重写的陶瓷寓言。</p> <p class="ql-block"> 6月12日,因为大家都有意向,想买砂锅,根据民宿钱老板娘推荐,上午去陶瓷大市场逛逛。大市场很大,门面很多,琳琅满目,我一眼看中的这把壶,价格不菲,终未能如愿,最后凭着眼缘我们来到“老张陶艺”,经过一番交涉,每家多多少少都花钱了,算是了却心愿吧。随即赶往“窑湖小镇”。</p> <p class="ql-block"> 窑湖小镇:一个宣称耗资130亿打造的综合体,目前尚示完工,初入小镇,感觉到一股未完成的喧嚣与荒凉交织的氛围,未完工的状态和商业气息的过渡渗透,多多少少影响了游人的兴致。信步于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之间,感受岁月的沧桑与小镇的温情,两侧是修葺一新的仿古建筑,若非亲履芳尘,怎能体会东坡先生“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这般水墨真意。</p> <p class="ql-block"> 6月13日,陈武帝故宫:陈武帝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这一座承载历史沧桑与辉煌的古老宫殿,是由陈武帝故宫遗址公园、陈列馆、天居寺三部分级成,眼下正值修缮期间,我们匆匆而过,游览了陈武帝雕像、圣井、石碑长廊,登上陈皇塔,俯瞰四周全景,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 这次宜兴两三日之旅,不仅饱览了湖光山色,更深刻理解了这片土地如何将自然的馈赠(土、水)、历史的积淀(帝王、文人)、匠人的智慧(陶瓷技艺)与现代的创意(艺术、文旅)完美融合,谱写出一曲悠远而充满活力的文化交响曲。它超越了单一的"景点"概念,提供了一种深度理解地域文化的范式,让人回味无穷,也让人对宜兴的未来充满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