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途】方寸中华文化符号 | 中国丝绸

坚不可催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方寸中华文化符号 | 中国丝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原创 陈祖杰 @祖杰之邮途 2025年06月19日 10:03 湖北</span><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UkKtyU5urWGOj829MWz5Q"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曾经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中国丝绸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p> <p class="ql-block"><b>▲ 2000年3月1日,TP12,《世纪之交千年更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种邮资明信片,(10—5)丝绸织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自古就有伏羲氏化蚕桑与嫘祖教民育蚕的传说,而当浙江湖州“钱三漾文化遗址”发现的我国和世界上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且保存完好的绢丝残片重见天日时,中国丝绸的文明脉动也就一步步从神话传说走向了考古实证。它以实例证明中国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发祥地,后经专家评审,中国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正式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p><p class="ql-block"><br></p> <h3><strong>▲ 2019年8月6日,2019-17T ,《中国古代神话(二)》特种邮票1套6枚,(6-4) 嫘祖始蚕。</strong></h3></br> <h3><strong>▲ 2000年3月1日,TP12,《世纪之交千年更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种邮资明信片,(10—4)农林桑茶。</strong></h3></br><h3>中国曾被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称为“赛里斯”,意为“丝国”,因此中国也被世界誉为“丝绸之源”。</h3></br> <h3><strong>▲ 1987年11月18日,香港,《中国古代服饰 》邮票一套4枚。(4—1)魏晋南北朝杂裾垂髻女服。《洛神赋图卷》中描绘的洛水神女身着杂裾垂髾服,腰间系扎帛带。</strong></h3></br> <h3><strong>▲ 2012年,《丝绸之路》特种邮票,小型张“交流”,图案由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图》《张骞出使西域图》组合而成。</strong></h3></br><h3>相关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利用蚕茧抽丝、并用原始腰机织出各种织物。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其品种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到了秦汉时期,中国丝绸生产的古典体系不但得到极大发展,而且随着汉代中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h3></br> <h3><strong>▲ 2011年5月10日,2011-12 (T)《云锦》特种邮票,全套3枚。(3—2)一品鹤补,以大花楼织机、意匠图等为辅助元素。</strong></h3></br> <h3><strong>▲ 2013年4月13日,2013-8T,《捣练图》特种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一枚。刻画了唐代妇女扯拉丝绢、捣练缝衣的场面。</strong></h3></br> <h3><strong>▲ 1987年11月18日,香港,《中国古代服饰 》邮票一套4枚。(4—2)隋唐五代襦裙。</strong></h3></br><h3>尤其在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中国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进而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h3></br> <h3><strong>▲ 2025年5月18日,2025—7T,《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1套4枚,(4—1):汉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它是汉代精湛的丝绸制作技艺的绝佳反映,见证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strong></h3></br><h3>后来,从唐中叶至明清近1000年间,中国丝绸生产融汇了西方纺织文化,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也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经济和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响亮名片。</h3></br> <h3><strong>▲ 2022年11月4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发行的《中乌丝绸之路考古》邮票邮折,乌兹别克斯坦邮政公司发行的7枚邮票,展示了中乌丝路考古及西北大学东天山考古队考古成果。</strong></h3></br> <h3><strong>▲ 2022年11月4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同以中乌联合考古研究成果为题材,发行的《中乌丝绸之路考古》邮票邮折,纪念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交30周年。</strong></h3></br> <h3><strong>▲ 1958年,波兰,《纪念波兰邮政创办400周年》,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蚕丝绸小型张。图案是“一辆古老邮驿马车”的波兰名画。</strong></h3></br><h3>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48克和49克的重量惊艳世人,其轻薄如蝉翼的质地,展现了汉代高超的纺织技艺。</h3></br> <h3><strong>▲ 1989年3月25日,T135,《马王堆汉墓帛画》特种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3-3) 地下。</strong></h3></br> <h3><strong>▲ 1989年3月25日,T135,《马王堆汉墓帛画》特种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strong></h3></br><h3>中国丝绸的精美、轻薄,让那些西方的贵族们开始尝试仿制这种华丽的织物,这也在无形之中推动了西方纺织技术的进步;而我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养蚕、缫丝和丝织技术,以及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也逐渐成为世界人民的一项宝贵文明财富。</h3></br> <h3><strong>▲ 2022年9月22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邮票一套4枚,同时推出普通小型张及特别印刷效果小型张各1枚。</strong></h3></br> <h3><strong>▲ 2011年5月10日,2011-12 (T)《云锦》特种邮票,全套3枚。(3—1)真金团龙。</strong></h3></br><h3>在古代,丝绸是裹在身上的文明密码;而今,它成了我们链接古今中外的文明密钥。在那一经一纬的交织中,这条流淌了五千年的东方文明之河,正以科技为舟,承载着人类对美与可持续的永恒追求,驶向那更久远的星辰大海。</h3></br> <h3><strong>▲ 1987年11月18日,香港,《中国古代服饰 》邮票一套4枚。(4—3)宋大袖罗衫 。宋代大袖,原是皇嫔妃的常服。</strong></h3></br> <h3><strong>▲ 2013年4月13日,2013-8T,《捣练图》特种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一枚。刻画了唐代妇女扯拉丝绢、捣练缝衣的场面。</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UkKtyU5urWGOj829MWz5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