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严重伤害团队与公司发展的“12种”管理做法

健康平安人生•韦韦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管理的使命是为了让团队变得越来越优秀,以带领团队持续实现预期的结果,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公司下达的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管理者,带领团队过程中,不仅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更要保证管理方法符合团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重视团队的成长与提升,更要关注团队的利益,才能让团队变得越来越优秀,持续实现预期的目标,确保团队在公司的地位与尊严,为公司的发展强大优添砖加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管理者,不论是负责公司哪一个版块的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业务管理、人资管理、采购管理等等),在带强团队,做好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遵循“务实”的原则,防止因不切实际的管理做法给团队、公司的发展带来伤害,尤其是以下“12种”管理做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一,管理想法不切实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管理的目的通过各种“适宜”的措施(方法)全心带强、带优团队,以持续拿到预期的结果,实现管理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多想办法、常想办法、勤想办法,以充分调动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工作内驱力,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技能,以扶正团队的思想认知;不仅要善于维持团队的现状,还要善于改善团队的现状,又要确保管理策略符合团队的实际情况,还要保证管理策略的落地性。所以,管理者的想法必要从团队的实际情况出发,防止管理想法好高骛远或过于理想化导致不接地气、不落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管理目标好高骛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团队共同奋斗的方向,是团队共同前进的灯塔,是团队共同追求的结果。作为管理者,要想带强团队,就要善于运用目标管理的策略,让团队明白管理者的追求、让团队清楚管理者的期望,让团队看清奋斗后的收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调动起团队的工作激情与内驱力,带领团队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都知道,目标的建立需要遵循SMART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目标要具有可实现性,即目标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定得过低,更不能拿同行的目标作为团队的目标,更不能为了面子而定团队的目标;确定团队的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多角度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切忌好高骛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管理做法不合要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做管理,不仅要有想法,更要有做法,心动+行动,才能带好团队,实现向管理要效益,让管理创造效益;其次,不论是管理的想法,还是管理的做法,都要符合团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接地气、才能确保落地化,所以,管理者,不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做法,务必要认真思考“做法”符合不符合团队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先进管理做法”,更不要盲目引进“先进管理做法”,毕竟所有的“管理做法”的落实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若“管理做法”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即使再先进的管理做法也是无效的,也是废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四,管理制度过于理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管理确实需要建章立制,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人人都知道,前提是保证所建立的规章制度符合团队的实际情况,否则,管理规章制度就会悬空而不能落地,管理规章制度就会成为摆设品,形同虚设,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管理者建章立制,既要考虑团队的硬件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团队的软件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过于追求管理制度过于理想化,让管理规章制度看似“高大上”,实则是“废纸一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五,管理要求过于苛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家都知道,管理并非越严越好,而是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团队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要求,不论是对人的要求,还是对事的要求,否则若要求过于苛刻,不论对公司,还是对团队,都是一种灾难而非幸事,毕竟,公司聘用的人才与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想匹配的,若聘用的人才不符合公司发展的阶段,对人才、对公司都是一种浪费,自然提出的管理要求就要符合实际情况,因为要求毕竟是需要人去落实的,若要求过于高大上超越了人才的能力,不能实现的要求就是废话一堆,正所谓“小公司不要犯大公司的病”。所以,作为管理者,确定管理要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否则给公司带来的不是什么先进的理念,而是一场发展性的灾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六,工作结果不容出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任何团队的发展、任何公司的发展都是在错误中变得越来越强大优,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所以才会汲取教训,才会有了不犯错的经验;之所以在工作中会出错,大多数是因为对工作有想法、有思考、想改善、想创新,这对团队来说,是好事,作为管理者,千万不要在带领团队过程中定下“不容许出错”的管理规则,否则就会遏制了团队的思考活力、创新活力,让团队变成了一潭死水。当团队不再有工作活力、不再有思考活力、不再有创新动力,团队还能发展?团队还能保持竞争力?公司还能有发展活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七,轻视管理过程跟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真正的管理,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没有合规的过程,岂会有合规的结果?若管理者只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就很难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错误,不仅得到预期的结果,还会因为过程中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偏纠正而导致更大的损失或伤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八,漠视团队思想引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在管理中,是最难管的一个要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认知;其次,人的思想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是如此,给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所以说,管理,重在管理人,管理人,重在管理人的思想,因为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了结果,若下属的思想认知与管理者的理念不一致,如何能保证获得预期的结果?没有结果的管理,无论付出再多、再辛苦,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都是在做无用功。大家都知道,人在一起叫团伙,心在一起才是团队,何谓心在一起?最关键的体现就是思想认知保持一致,若思想认知不同频,行为必然产生偏差,结果必然产生不符合,何以拿到预期的管理结果?表面上看似团队,实则是一盘散沙。所以,真正的管理,一定是非常重视团队思想工作的管理,因为思想决定了结果,所以,真正的管理者,不仅会重视团队的思想工作,更会在团队的思想层面下功夫、投时间、花精力,思想对了,一切就对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九,疏忽团队发展利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下熙熙皆为利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理,就是要管好团队,只有管好了团队,才有结果的保障。管好团队的前提,是要先满足团队的利益需求,否则一切都是扯淡,因为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同时还要关注团队的利益变化需求,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利”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管理者要想带好、带优、带强团队,就要持续关注下属的“利益”,尽可能让下属的付出与收获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匹配,否则,是很难实现“人尽其才”的管理效果。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只谈情感不谈利益、只谈任务不谈物质、只谈未来不看当下,把下属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试想,如何能持久留住下属的心?心不在团队,团队何谈发展?正如马云所说“人才为什么辞职?一是利益不满足,二是心委屈了”,不论是利益不满足,还是心委屈,都是没有得到内心追求的“利”。没有了人才,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强大优?所以,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下属的利益需求,还要为下属争取可能的利益,千万不要忽视了“利益”,看似为公司的发展“节省”,实则是为公司的发展“添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十,忽视下属内心需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属在执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希望能得到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希望能得到领导的关注与肯定✅希望能得到领导的指导与鼓励✅希望在能力上得到成长与提升✅希望在知识方面得到丰富与进步✅希望领导能给予学习提升的机会✅……。之所以管理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原因就在于此,满足了下属的需求,就等于激发了下属的内驱力,就等于预期的结果有了保障。凡是优秀的管理,一定是一位懂得人性的管理者,原因就在于此。凡是优秀的管理,都懂得“真正人才的需求不只是一份工资而已”。没有凭空而来的结果,只有懂得人性的过程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十一,缺乏团队人才培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管理,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识别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善用人才,因为一切的管理成果都来自人才,没有了人才,一切的管理成果都是零。任正非说过“公司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永远都是人才队伍的竞争,没有人才的公司,一切都是零”。真正的管理者,一定会在管理过程中,重点培养人才,不仅是为公司、为团队,更是为管理者自己,因为管理者没有人才,还谈什么管理?还谈什么尊严?还谈什么价值?管理的价值与尊严就是带领人才拿到预期的结果,所以,人才是管理的基础、是结果的保障。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管理者,一定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因为团队的发展、公司的发展,永远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只有保持了人才梯队不断档,团队、公司的发展才能永续,否则只会是昙花一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十二,盲目引进管理理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管理,确实需要学习,确实需要改善,确实需要提升,确实需要创新,因为没有哪一种的管理方法或理念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更没有哪一种的管理方法或理念可以是一招吃遍鲜。永远要谨记一个原则“管理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凡是合适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所以,学习、改善、提升、创新,前提是永远保证“合适”,凡是“不合适的方法、理念”,对团队、对公司,不是好事,而是灾难,所以,做管理、带团队,需要引进理念,但不需要盲目引进理念,因为理念最终需要落实、实现,落不了地、变不了现的理念就是废品,没有任何的存在价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