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夜北京 雷暴雨雨后天气很凉爽 穿梭在各个胡同间 从帽儿胡同、豆角胡同到烟袋斜街 </p><p class="ql-block">初夏的荷塘 已有朵朵莲花盛开 垂钓的老人 被碧绿的荷叶覆盖 盛开的小白莲更像是点睛之笔 装点着这幅自然画卷</p><p class="ql-block">前天在书店看完了皮囊 对书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刻 “我现在住的地方是王府井旁边的小胡同,从大路走过来还是流光溢彩,突然一拐就是吊嗓子的老大爷,开做茶馆的四合院,蹲着吃东西的大妈,在路边摆棋的老人。” 而北京未被商业化、充满生活气的胡同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p><p class="ql-block">从什刹海拐个弯进了一个不知名的小胡同 还能看到上个世纪的理发店 白色的门框近乎掉色 店里的老人用着老式的剃刀一点点给客人剪着头发 远处依稀传来“卖糖葫芦啰,5元一串” 于是去买了一串 但里面是坏的。</p><p class="ql-block">接近七点半的时候 落日余晖笼罩着后海 沿街是酒吧一条街 女郎在舞台跳着21世纪的流行舞 而一墙之隔的老街里 老人穿着白色的背心 扇着蒲扇悠悠地哼着小曲悠哉悠哉地散着步</p> <p class="ql-block">在雨后的六月末 想和你在胡同散散步🌄🌳</p><p class="ql-block">炎热了很多天的北京终于迎来了一天阴凉天</p><p class="ql-block">下班后一刻都不敢耽误 坐着巴士 迎着晚高峰 晃晃悠悠来到了妙应寺白塔</p><p class="ql-block">其实地铁理应是最快的交通工具 可我一直偏爱巴士 喜欢看着窗外的行人 大树 来往的车辆 小鸟 地铁反而像在黑暗里张着大嘴的吃人怪物 运送一批批班味十足的 无精打采的打工人在暗无天日的隧道里高速运行</p><p class="ql-block">我不喜欢拥挤 匆匆的晚高峰 更想静静地坐在大爷大妈的身旁 坐在窗户旁边 或者听听歌 或者看看小说</p><p class="ql-block">妙应寺白塔旁边有一个胡同 但因为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看白塔 胡同往往处于一个透明的地位 于是慢慢走在胡同里 有在书店里开着的火锅店 撸猫的小店 巷子深处的卖老北京酸奶的无人看守的小铺 还有吃漂亮饭的cafe和bar</p><p class="ql-block">做出人意料的是 邂逅了胡同旁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公主之家” 公主之家是个小女孩爸妈开的店 主要是收养流浪猫 小女孩的手工作品 一些小猫的吧唧 胡同的文创 象征着童年的泡泡水 就这样摆在店里的门口 依旧无人售卖 小铺子旁边有个书架 书架上放了十本厚厚的留言本 都是和我一样 被小店吸引 进而驻足的游客留下的 封面是小女孩的手绘 里面的每一页 写满了游人的故事 一只被公主收养的流浪的小猫在我身边坐下 看到远处飞过的鸟 便像猎豹一样冲出去 可是小猫不会飞 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鸟飞远 于是小猫又回到我身边 偶尔蹭蹭我 陪这个公主之家唯一的客人度过了短暂而幸福的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而临行前 看到小铺旁边不起眼的小牌子-收入全都捐给流浪猫 便选来选去 选到了这样一个可爱的文创</p><p class="ql-block">“白塔是地标也是信仰,萝卜是食物也是收获,胡同是人文,流浪猫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爱。家是港湾也是阵地,多数人要围绕着家度过一生。小公主当然是可爱的“你们”和可爱的“我们”。我们希望孩子们茁壮成长。我们希望人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我们呼吁人们热爱大自然与小动物。”</p> <p class="ql-block">前门旁的老式散步</p><p class="ql-block">比起小岛连绵不绝的雨天和湿湿的 黏黏糊糊的雨后 北京的暴雨来得急、来得快、来得大、走得早 夏日的燥热丝毫没有被几次的暴雨所影响和左右</p><p class="ql-block">前不久就想去前门打个逛 可惜被懒细胞吞噬 选择在出租屋吹着空调度过一天</p><p class="ql-block">但在今天下班后 便搭乘着终点站是前门的巴士 悠哉悠哉地心安理得地享用着靠窗的位置 不用在因拜托身边人起身而感觉愧疚</p><p class="ql-block">前门的旁边是一家闹中取静的Muji Hotel 有一个小小的展览 驻足 不自觉被主理人的创意所震惊 麻制的拖鞋形成的纹路可以是脚下的大地 绿色系的全棉衣服可以折叠形成一座大山 分成三格的黄色餐盘可以是待耕种的土地… …坐在窗边 随机摸出一本书 是《年轻就开始怀游世界》 作者是台湾人 会说十余种语言 周游了大半个世界 而这本薄薄的书便是其眼中世界的微缩景观 于是想到自己 常常想写一本游记 里面要贴上当地的邮票 要写有当地人的际遇 还要用水彩笔画出当地的风景 但每次出行 总会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纸质的邮戳便被电子的朋友圈所取代</p><p class="ql-block">暑假到来 北京便成了很多人的北京 放假孩童的北京、带老人来逛的家庭的北京、旅游爱好者的北京、像我一样的实习生的北京 总会震惊 北京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麻布袋 能装下好多好多人 不知道它容量的极限在哪 前门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但前门的旁边 只是一类人的北京-老北京的北京 尽管与前门只有一街之隔 人流量却骤然减小 留下的只是老式的三轮车、扇着蒲扇的老奶奶老爷爷、用来装点屋子的盆栽、看门的小黑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