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运河我的家(第203集)

贾传军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六 月 行 大 运</b></p><p class="ql-block"> 六月,骄阳似火,但这风风火火却远不能掩盖季节的丰富内涵,运河上、运河两岸的人们,他们忙碌的身影,以五颜六色的衣妆,汇成横亘天地间的彩虹,描绘着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般的工作与生活!</p><p class="ql-block"> 数年本人每天都坚持行走在运河边,用镜头记录运河两岸人们忙绿的身影,这也是我简单的生活方式和摄影活动中行走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  6月1日,雨中的台儿庄古城夜景,宛如一幅诗意而梦幻的画卷,美得动人心弦。</p><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内6000多盏灯具和800多个大红灯笼一同亮起,瞬间连成一片璀璨灯海 。在细密雨丝的笼罩下,五颜六色的灯光朦胧而又柔和,映照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泛出微微的水光。那些古色古香的地标性建筑,在水中和路面积水处呈现出迷人的倒影,雨景与实景相互映衬,轮廓毕现,虚实交融,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空灵的梦幻之境。</p><p class="ql-block"> 水街水巷是台儿庄古城的一大特色,在雨夜更添韵味。一艘艘挂着红灯笼的摇橹船,缓缓地在被灯光渲染得五彩斑斓的河面上前行,船桨轻轻划动,水波荡漾,雨滴打在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船女身着古典服饰,一边摇橹,一边用轻柔的嗓音吟唱着家乡小曲,那又酥又麻的声音在河道中悠悠回响,为古城增添了几分温婉与柔情。每当拐弯处,船女还会喊着“有船…有船…”,警示对向船只,这独特的声响也成为雨中古城的一抹别样记忆。</p><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的建筑风格多样,中国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在这里融为一体 。在雨夜灯光的映照下,它们显得更加古朴典雅又各具风情。比如位于古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古色古香,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城门雄伟庄严,黑乎乎的青砖在雨夜里更显沧桑厚重,乾隆爷御赐的牌匾“天下第一庄”也在灯光下变得尤为醒目 。</p><p class="ql-block"> 街道两旁的商铺灯火通明,服务员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顾客。游客们撑着各式各样的雨伞,漫步在古街巷中,有的驻足欣赏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有的被精美的非遗作品所吸引。酒吧也是古城夜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有着粗狂开阔、细腻伤感、热闹繁杂等各种不同风格,或激情四射,或致青春忆校园,无论是与恋人相伴,还是独自前来,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氛围,享受一段惬意时光 。</p><p class="ql-block"> 整个台儿庄古城在雨中的夜晚,既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浪漫的烟火气,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与往昔的繁华,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图为雨中拍照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6月2日,邳州境内铁路桥、复线铁路桥、高铁桥与大运河十字交叉,这一独特的交通景观具有重要意义,使中运河段邳州成为一个集铁路运输(包括普通铁路、复线铁路)、高铁运输以及水路运输为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铁路和高铁运输能够快速、高效地将货物和人员运输到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大运河作为重要的内河航运通道,可实现大批量货物的低成本运输,尤其适合煤炭、建材等大宗商品运输。</p><p class="ql-block"> 这种多式联运的交通格局,极大地提升了邳州的交通便利性和物流运输能力,加强了邳州与周边地区以及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和交流。</p> <p class="ql-block">  6月3日,台儿庄古城打铁花,这是一项极具震撼力的传统技艺表演,也是古城的一大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源于明清时期的冶铁行业,最初是铁匠们祭祀祈福、庆祝丰收的民俗活动,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艺术,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表演者先将生铁烧成1500℃左右的铁水,然后用木板将铁水击打至高空,铁水瞬间绽放成漫天金色“花雨”,与夜空交相辉映。表演时通常还有舞龙环节,一条10余米的红色巨龙在舞龙者的操控下飞舞,龙的每个关节也会冒出火花,形成“人在龙中舞,龙在火中飞”的壮丽奇观。</p> <p class="ql-block">  6月4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烈士们献花的小女孩。</p><p class="ql-block"> 台儿庄大战是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台儿庄地区与日军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又称台儿庄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华北、华东部分地区,企图沿津浦铁路南北夹击,夺取徐州,打通南北战场。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是徐州的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日军第十师团主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以川军、西北军等部队为主力,依托台儿庄的街巷、工事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和拉锯战。</p><p class="ql-block">​ 中国军队将士奋勇抵抗,逐街逐屋争夺,战况极为惨烈。至4月初,中国军队完成对日军的包围,发起全线反攻,最终击溃日军,收复台儿庄。</p><p class="ql-block"> 此战中国军队共歼敌1万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规模胜利。</p><p class="ql-block">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力量,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台儿庄大战彰显了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如今台儿庄古城内仍保留有多处战役遗址,成为纪念和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6月5日,运河逐梦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  6月6日,机械化收麦。</p> <p class="ql-block">  6月7日,麦草打梱机。</p> <p class="ql-block">  6月8日,稻苗田,田间管理。</p> <p class="ql-block">  6月9日,机械插秧。</p> <p class="ql-block">  6月10日,邳州运河湿地公园,大运河里人员落水救援演练动员会。</p> <p class="ql-block">  6月11日,邳州首届“玉见佳人”选拔赛以“玉润千年,光耀邳州”为主题。</p><p class="ql-block"> 邳州有着深厚的玉文化底蕴,活动将古玉文明与现代选美相结合,是对中华玉脉的深情回望,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悠久的玉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玉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推动玉文化的复兴。</p><p class="ql-block"> 为邳州及周边地区年满18岁的女性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无论参与者是气质型、才艺派还是文化达人,都能在此绽放舞台魅力,展现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魅力和风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6月12月,船,船,船,船。</p> <p class="ql-block">  6月13日,运河里正在收拾网厢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6月14日,邳州运河湿地公园里上午正在健步走的市民。</p><p class="ql-block"> 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邳州市,依傍京杭大运河而建,是邳州重要的生态与休闲场所。</p><p class="ql-block"> 2018年,邳州市委市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和传承运河文化,启动建设该公园,2021年底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  6月15日,运河边正在捞杂草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6月16日,夕阳下运河上玩摩托艇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6月17日,运河里最小的“打捞船”,他们以打捞船员不慎落水的物件、生活用品和水上的漂浮物为生,船主大都是江苏苏北里下河两岸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6月18日,窑湾古镇南码头是窑湾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和旅游方面都有着重要地位,窑湾古镇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明清漕运鼎盛时期,是南北水陆要津,往来船只南达苏杭,北抵京津,而南码头作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是苏北鲁南重要的商品货物中转基地,曾呈现出“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的繁华景象,给窑湾古镇带来了三百余年的商业繁荣 。门楣上方还有乾隆皇帝御书的“窑湾码头”鎏金四字,两边撰联“船中争日月”“水上度春秋” ,尽显其昔日的辉煌与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6月19日,江苏省第25届摄影艺术展在南京现代艺术馆展出,一观展者在《一泓碧水重生记》组图前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  6月20日,图中是南京南站的“辟邪”雕塑,辟邪是南京的城市象征之一,源自南朝萧景墓辟邪石刻 。南京南站设置此雕塑,既传承南京本地历史文化符号,展现地域文化底蕴,也以独特艺术形象,成为车站文化景观,给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彰显城市文化标识。</p><p class="ql-block">‌ 萧景墓‌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甘家巷西,是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景的墓地。萧景(477-523年),本名萧昺,字子昭,是梁武帝萧衍的堂弟,曾任郢州刺史,因功绩卓著被追赠为侍中、中抚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p> <p class="ql-block">  6月21日,运河边正在织网厢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6月22日,运河边丰收的毛豆。</p> <p class="ql-block">  6月23日,运河船员自修小划子。苏北、鲁南运河上无水上修理厂,船舶出现漏水只有自救自修,管理部门应积极调研,批建小型运河船舶修理场所。</p> <p class="ql-block">  6月24日,江苏省刘山船闸位于邳州市宿羊山镇境内,隶属于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徐州航务中心,是京杭运河苏北段自下而上的第九梯级水上交通枢纽,也是连接江苏和山东两省的重要水运通道 。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p><p class="ql-block"> 刘山船闸为双线船闸:</p><p class="ql-block"> 一号闸:于1961年建成通航 ,为Ⅱ级通航建筑物,船闸建设规模为长230米×宽20.4米×门槛水深5米(也有闸室有效尺度为230m×20m×5m的说法 ),设计年通过量2100万吨 。</p><p class="ql-block"> ​二号闸:于1997年12月建成(也有1997年12月27日建成通航的说法 ),闸室有效尺度为长230米×宽23米×深5米,设计船型为2000吨级 。两闸均为短廊道对冲消能式输水系统,钢质横拉闸门,平板直升式阀门,采用液压启闭机启闭,电气控制为plc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船闸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29.2米,最低通航水位26米;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28.5米,最低通航水位20.5米,最大水级差8.7米 。</p> <p class="ql-block">  6月25日,新沂窑湾马鞭草里直播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6月26日,邳州华夏玉器城,第一次业主大会。</p><p class="ql-block"> 邳州玉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历经岁月变迁,如今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名片和经济支柱,未来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p><p class="ql-block">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邳州先民就在梁王城遗址留下了玉斧、玉璜的印记。大汶口文化的神秘符号与龙山文化的古朴玉琮,也昭示着这片土地与美玉的深厚渊源。战国时期,邳州凭借泗水黄金水道,成为诸侯争相抢夺的“玉石走廊”。汉代时,邳州玉作坊的砣机轰鸣,这里诞生的玉器沿着驰道北上长安,南下广陵。隋唐时,邳州玉器随漕船远播四海;明清时期,玉雕作坊在邳城街巷重焕生机。</p><p class="ql-block"> 邳州享有“中国玉雕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貔貅加工交易基地,全国90%的貔貅都产自邳州。目前邳州市从事玉雕加工行业的人员达10万之众,商户3600多家,年营业额达50多亿元。邳州玉雕已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玉雕产业形成了多个集中的生产加工和交易场所,如华夏玉都,同时,邳州玉雕还积极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开发出了系列文创产品,并通过线上展销平台远销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邳州可依托深厚的玉文化底蕴,进一步加强文化挖掘与传承,讲好邳州玉文化故事。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和宣传途径,提升邳州玉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邳州玉文化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  6月27日,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骆马湖湿地生态系统愈发稳定和健康。湖面上,大片的水生植物如绿色的绒毯铺展,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场所。 一群苍鹭在浅滩和枯木桩附近或静立、或展翅,姿态优雅。它们或专注地寻觅着食物,或悠闲地梳理羽毛,成为湖面上灵动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当地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实施退渔还湖、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为鸟类营造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此栖息、觅食,不仅丰富了骆马湖的生物多样性,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鸟、拍摄。</p><p class="ql-block"> 市民们在欣赏鸟类优美姿态的同时,也自觉遵守文明观鸟的准则,不打扰鸟类的正常生活。 骆马湖已然成为了人、鸟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典范,展现出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美好景象。</p> <p class="ql-block">  6月28日,新沂窑湾运河岸边的“马路上。</p> <p class="ql-block">  6月29日,正在吊装集成房的师傅们,(拍自新沂窑湾古镇)。</p>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骆马湖边正在戏水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让世界了解运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让运河走向世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本篇人、物是行走运河时抓拍,如有不当请联系作者撤下,本篇部分介绍文字来自拍摄地或场馆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贾传军,江苏省邳州市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约摄影师,邳州市民俗摄影协会会长。出版了《我的运河》个人专集图书并被浙江大学等图书馆收藏。作者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旁、工作在运河上,对这条古老文明的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坚持拍摄运河的点点滴滴,曾三次全程走完京杭大运河及浙东运河,行程万里之多拍摄数万幅运河题材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