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欧洲D31:因特拉肯少女峰、伯尔尼老城、日内瓦河畔

天外来客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6日 雨转晴。早上起来天阴沉沉的,下着大雨,看着窗外被云雾遮住的少女峰,感觉登少女峰无望了,打算用过早餐后乘列车游览瑞士。</p><p class="ql-block"> 青旅的自助早餐格外丰盛,现烤的牛角包、切片面包、香浓的咖啡、牛奶、各种水果、冷肉拼盘……在氤氲的香气中,我们放慢节奏,细细品味这悠闲的早餐时光。</p><p class="ql-block"> 雨不知何时悄然停歇,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远处的山峦之间,云雾开始消散,少女峰若隐若现。我们兴奋地把行李寄存在青旅,向少女峰出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英特拉肯前往少女峰需从英特拉肯东站出发,常见乘车路线:</p><p class="ql-block">路线一:从英特拉肯东站乘坐R61火车到格林德瓦尔德(Grindelwald),在格林德瓦尔德换乘火车到克莱纳谢德格(Kleine Scheidegg),最后从克莱纳谢德格乘坐火车到达少女峰。全程约2小时15分钟,总距离29.6公里。</p><p class="ql-block">路线二:先从英特拉肯东站乘火车到劳特布龙嫩(Lauterbrunnen),再从劳特布龙嫩换乘火车到克莱纳谢德格,最后从克莱纳谢德格前往少女峰。这条路线全程耗时约2.5小时。</p><p class="ql-block">路线三:从英特拉肯东站乘坐R61火车到格林德瓦尔德,接着从格林德瓦尔德乘坐艾格快线(Eiger Express)缆车到艾格冰川站(Eigergletscher),最后从艾格冰川站换乘火车到少女峰。此路线是最快的,大约1.5小时就能到达少女峰。</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因特拉肯西站出发到因特拉肯东站,选择路线二方案,在少女峰Wengen小镇下车</p> <p class="ql-block">晨雾如轻纱掠过少女峰的雪冠,将山脚下的小镇轻轻拢入怀中。目之所及,漫山遍野的草甸在湿润的晨露中舒展腰肢,深浅不一的翡翠色铺陈开来,与远处黛青色的山峦相接,勾勒出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错落有致的木质房舍点缀其间,尖顶屋檐挂着的花篮,艳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少女峰巍峨的身影刺破云层,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与生机勃勃的绿意形成奇妙的呼应。耳畔传来清脆的铃声,羊儿悠闲地啃着青草,仿佛一幅会呼吸的油画在眼前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Wengen小镇</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于小镇间的小径,向着劳特布龙嫩悠然前行。苍翠山林间,每一口呼吸都沁润着超高浓度的负氧离子,路旁溪涧潺潺,瑞士的水,清凉甘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山间小径幽静,少有路人,我们像挣脱束缚的孩童,忘却了岁月痕迹,踏着轻快的步伐一路小跑,欢声笑语与山风、溪流交织</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从劳特布龙嫩再次坐上列车,窗外又下起雨来。我们决定先去日内瓦,坐着火车游瑞士</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瑞士,没有晴天的明艳夺目,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浪漫与宁静,每一处景色都像是从诗中走出</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脉,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此刻被薄雾轻轻遮掩,山腰的森林在雨水的冲刷下愈发苍翠,深浅不一的绿色层层叠叠,偶尔有雾气缭绕其间,恍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20分我们抵达日内瓦,游览了日内瓦老城、日内瓦卢梭故居,喷泉、花钟、大喷泉、勃朗峰桥等。联合国万国宫和断腿椅子和我们走的线路相反,时间关系只能放弃。</p> <p class="ql-block">象征瑞士是钟表业中心地的花钟,放置于日内瓦湖畔的英国花园内,是世界上拥有最长秒针的植物钟,它的秒针长达2.5米,各秒点的距离为27厘米。表面的倾斜度在钟表的精密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钟表周长为15.70米,直径为5米</p> <p class="ql-block">大喷泉位于日内瓦湖上,能喷射出140米高的水花。是日内瓦的象征,也是当地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卢梭博物馆2025年5月因装修处于闭馆状态</p> <p class="ql-block">卢梭</p> <p class="ql-block">日内瓦火车站有商家在发放雪糕</p> <p class="ql-block">从日内瓦驶向伯尔尼的旅途,宛如展开一卷徐徐铺陈的田园长卷。成片的葡萄园、错落有致的农场、蜿蜒的田垄勾勒出大地的脉络。广袤草场上,牛群悠然踱步,在阿尔卑斯山麓的怀抱里,绘就一幅宁静祥和的瑞士风情画。</p> <p class="ql-block">到达伯尔尼已接近晚上8点,天色还是很亮</p> <p class="ql-block">伯尔尼是瑞士首都,意思是“熊出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伯尔尼最富想象力的景物是那些建于16世纪的街心喷泉,有的表现的是英雄人物,有的则是恐怖的魔怪。这些喷泉形象多样,每个泉都有泉柱塑像,泉水从雕塑的柱石中潺潺流出,而这里的每一个雕塑都讲述着一个传说、一个童话</p> <p class="ql-block">伯尔尼著名的天文日历钟</p> <p class="ql-block">伯尔尼这一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德语中熊一词的发音是“拜尔”,后渐变为“伯尔尼”。传说12世纪末,统治瑞士中东部的扎灵根公爵要在伯尔尼这个地方建立要塞,为给城市取名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名,结果打死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城命名。因为这个历史的渊源,伯尔尼人对熊仍特别偏爱,熊的形象处处可见。无论是街道中心的喷泉中,还是那些古老的建筑物上,几乎都有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阿勒河边上的伯尔尼大教堂全名为MUNSTER ZU ST.VINZENZ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造型宏伟壮观。建筑工程开始于1421年,历经一个多世纪才建成,中堂大殿前后修建了150年。19世纪末,在教堂顶上修建了尖塔,塔高100米,成了瑞士最高的教堂。1611年在教堂里铸造了一个重10吨的大钟,这个大钟颇具传统特色,声音洪亮。它至今仍是瑞士最大的钟。这座教堂最伟大的艺术品,是15世纪末由明师ERHART KUENG创作的浮雕《最后的审判》。</p> <p class="ql-block">欧洲晚上10点天色已朦朦的暗下来,我们回到因特拉肯已经是10点30分,来不及取行李,匆匆前往再次预定的青旅。青旅环境不错,我们三人一个房间,洗漱后美美的睡一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