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寻味会友南疆轻松游(一)

<p class="ql-block">六月,趁时光正好,老同学相约,共赴南疆,开启一场寻味会友的轻松之旅。与好友同行,共赏壮丽山河,是人生中难得的惬意时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们彼此分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在欢声笑语中,留下了一段段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三日,我们各自从家乡出发,目的地明确而令人期待——乌鲁木齐。这是旅程的起点,也是我们重逢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和田印象</p><p class="ql-block">和田,这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以和田玉、沙尘暴、沙漠公路、夜市美食与当季水果闻名。初到此地,便感受到它独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和田,古称“于阗”,藏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我们第一站便直奔玉龙喀什河,期待一睹玉石之源的风采。然而,眼前的景象却略显荒凉——没有喧嚣的拾玉人群,也没有晶莹剔透的玉石,只有灰蒙蒙的堤坝与布满碎石的小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寂。</p> <p class="ql-block">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气候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仅35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480毫米。这里雨雪稀少,沙尘天气频繁,全年超过220天都有沙尘,春夏尤为密集。我们抵达的前一天,恰逢一场沙尘暴,天地间尽是尘土弥漫。</p> <p class="ql-block">到新疆怎能错过烤羊肉?朋友接机后,直接将我们带入一家清真风味的餐厅,桌上早已摆满丰盛的美食,香气扑鼻,令人垂涎。</p> <p class="ql-block">和田的日照时间极长,全年超过3000小时,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强烈的阳光与漫长的白昼,使得这里夜晚的生活格外热闹。晚上十点多,太阳依旧高悬,夜市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仿佛整座城市都在夜色中苏醒。</p> <p class="ql-block">每到一个地方,我总喜欢走进博物馆,去聆听历史的回响。和田博物馆中,一件名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锦护膊复制品尤为引人注目。虽为复制品,但其原型为汉代织锦精品,展现了古代丝织技艺的高超与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喀什</p><p class="ql-block">“不到喀什,就不算真正到过新疆。”喀什,这座充满异域风情与历史底蕴的古城,一直是我的向往之地。它像一颗镶嵌在西域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从和田前往喀什途中,我们顺路探访了莎车县的阿曼尼莎汗陵墓。她是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十二木卡姆的整理者。陵墓蓝白穹顶的设计被誉为“南疆小泰姬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抵达喀什古城已是午后,我们入住古城对面的酒店。黄昏时分登上高台,整座古城在夕阳中化作流动的黄金。远处昆仑山的雪峰染上玫瑰色的光晕,晚风送来手鼓与都塔尔的旋律。高台上的耿恭祠下是喧嚣的酒吧街,转过街角,便是热闹非凡的夜市。</p> <p class="ql-block">喀什的巴扎(集市)充满异域风情,琳琅满目的商品与香气四溢的美食令人流连忘返。烤馕、水果干、香料……每一样都散发着浓郁的西域气息。白天的茶座宁静悠闲,夜晚的餐桌却热闹非凡,仿佛时间在这里也有了不同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为了观看古城的开门仪式,我们九点半便赶到东门,却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烈日下,人头攒动,我们只看了半场表演便退出来,寻一处清凉之地,打开手机直播,轻松而清晰地看完了整场仪式,别有一番趣味。</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分为东区与西区,我们乘坐观光车穿行其间。城中那些砖瓦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依旧错落有致。维吾尔族民居的雕花门窗精致神秘,色彩斑斓的招牌与土黄色墙体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幅立体的民俗画卷,徐徐展开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层层叠叠,被誉为“立体的博物馆”。土黄色的房屋依山而建,仿佛天神随手堆砌的积木。每一扇雕花木窗后,似乎都藏着《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斑驳的砖墙被岁月摩挲得发亮,葡萄藤从二楼阳台垂落,在石板巷道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转角处有一家小茶馆,坐在绿荫下的藤椅上,泡一壶热茶,任弄堂风轻拂,暑气顿消,心境也随之宁静。</p>

喀什

和田

古城

我们

夜市

美食

南疆

寻味

仿佛

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