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居坐落在大别山腹地的一个小山坡上,山坡海拔大约600米,山居离坡顶还有几十米,海拔大约550米,如此山居在山坡这面是最高的房子,以前上面更高一些还有两家人,后来都搬到下面的老屋边了。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以前是尽量往高处搬,搬到更高的地方吃水都困难,肩挑背扛的,所以现在又都搬回到下面来了,反正大约就是喜欢折腾吧,不过对于刚刚过上好日子的中国人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房子都是最重要的资产,即使最重要的资产,如果没有好的居住功能体验不佳,也还是会被废弃的。而无论哪里折腾房子的不在少数,当然有些有经济头脑的就不能算折腾了,是倒腾,作为一种商品赚取利润的,能倒腾房子做买卖的这是城镇的人,农民还是不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村人,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我其实更应该算是一个安静的人,是一个自然主义的人,是一个极简生活的人,自己觉得深受老庄自然无为主义思想影响,也很受近代大儒(指学者不一定是儒家)钱钟书的《围城》中“流浪汉”(这是有些评论家这样归属围城中的主角的词,我并不认可但是也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无政府主义者?好像更不行,现时环境也不合适),还有一个影响者是西方大儒(当然更不是儒家)让·保罗·萨特,“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奖励”,这话说得多硬气,要是我可能是拒绝不了的,特别是诺奖那高额奖金我是更拒绝不了,权力倒有可能拒绝,但是我喜欢这个硬气,其次他和西蒙娜·波伏娃之间的自由主义或者自然主义或者虚无主义的婚姻关系,也很不一般。虽然不喜欢折腾但是我还是把老家农村房子折腾了一下,在原有的宅基地上重新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了房子,不折腾一下也不行,老屋是黄泥巴砖青瓦建筑,日子久了不牢固且容易漏水,翻瓦换新不易,而且整个结构有一些自己遮挡自己的阳光,院子只能算一个天井,太小了,所以也必须重建。重建时的理念是小的休息空间大的活动空间,功能够用,自然主义,能够满足三五亲朋好友小聚,喝点小酒打点小牌,然后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如此而已。房子重建以及装修(都是最简单的)也是耗费精力,而且自己在异地不容易指导监管,所以过程和结果也都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吧,不过总算重建完成了,也没啥好说的了。</p> <p class="ql-block"> 自认为是一个文人(其实算不上,但是自己认为是就是吧,我用自己的标准),所以重建的房子总要有个名称,像政府机关下发的某某村某某组某某号我是不愿意的,既然坐落在大别山区,那就叫大别山居吧,但是这个“大别山居”并不是简单的“大别山里一居室”而应该分解成几个意思:大器天成,其实“大”气算不上,其实就一小四合院,还只有一层,别人家的是大家闺秀,我这只能算小家碧玉,当然这都有自嗨的成分,小家碧玉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山里的一个小丫头,天成算有一些,房子的高低错落是根据背山的走势的;别具一格,这个可以算吧,因为本地农村建的房子或者是原来的老式房子,或者新建的就是方盒子混凝土房子,我这房子融合了徽派建筑风格,但是做了简化更简约一些,也有四合院的结构,但是根据自己需要做了修改,我都不敢用“改进”这个词,因为“进”有进步前进的意思,我这看不出进步前进其实只能算两合,北边正房厅堂和左边厢房,右边厢做了通透式的玻璃房廊,这和房子的坐向有关,这样不遮挡自己的光线一些,而且因为宅基地的进深不大,南边传统倒座房就是一道围墙了,这里的南边和北边也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南北,只是中国传统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即使房子不是真正南北朝向的,但也还是把房子正向大门那边称作南边,正房厅堂这边称作北方,左边为东右边为西,我这山居实际地理上是坐西南朝东北向,所以说的北方其实是西南方,南方其实是东北方,以前农村办宴席讲究席位,左边为东,新客稀客安排左边上首,这就是主人把自己做东的权力交给了客人,反客为主,客随主便的让位了“就像自家一样”,当然年尊辈长的客人可以直接安排在正北面席位,就是中堂下的位置,主要是体现尊敬的意思,因为中堂是“天地国亲师”;山里人家,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别山腹地,海拔虽不高五六百米,但是前后左右都是山峰林立层峦叠嶂的,无论哪个方向出山最少都有一两百里;居得其所,这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意思了,有年春联就有一对“大别山居幸福久,小聚会所欢乐多”,不讲究韵律,还算切合实际吧。可是看来就是“大”最不切实际无处安放,所以我更喜欢“别山居”的名字,有一年春联就有“闲情逸致远闹市,鸟语花香别山居”,这个我喜欢,后来写春联一般都带上别山居了。</p> <p class="ql-block"> 山居门前是一条横穿道路,外面是菜园,菜园外边有一个小池塘,池塘周边是空隙地,栽植了一些花果树木。</p><p class="ql-block"> 有院子,有园子,有池塘,有果林,不养一些家禽那简直是暴殄天物啊!家畜是养不了的,主要是家畜长得都比较大,所以消耗也比较多,因此排泄物也比较多,而且因为食物和消化不同,排泄物也和禽类不一样觉得更脏一些,这样卫生想搞好就不容易了,而且家畜大一些养殖设施也不一样,更需要花费精力,还是只养家禽吧。山居重建之后养殖的第一只家禽是一只老母鸡,这是一只有来历的老母鸡,一只贫困户送的老母鸡。其时我正在远离老家几百里外的一个乡村搞扶贫工作,有一对年老的贫困户夫妻没有儿子,寄居在女儿还是侄子家我记不清了,老人在主房边搭建了批屋居住,所以建筑的质量不是很好,雨天屋顶有些漏水,老人想把屋顶翻修一下,所以看到我这个驻村的帮扶干部,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很多贫困户都是这样的,不怎么相信本村的村官,可能一方面村官比较了解实情而且承诺比较多,另外一方面有些村官确实更愿意先解决相对关系好一些或者亲近一些的贫困户的困难,但是作为一个外来的驻村帮扶工作者并没有完全的决定权,而且主要的工作还是当地村官做。所以在我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时,他们就抓了一只鸡送给我,我是坚辞不受的,老人就声音颤抖得几乎说不出话,从眼神中看得出明显的失望情绪,特别是女老更是眼中含着泪水央求着我收下这只鸡,其实我都想用“哀求”这个词,我觉得我还是很同情且愿意帮助贫困户的,所以用“央求”好一些吧,而且我看不得别人痛苦流泪,我只好收下了这只鸡,当然后来老人的房子也维修了,但是并不是我的功劳而只是按照进度计划完成而已,收下这只鸡于我而言主要是我觉得能够给予老人一种心里安慰和期待。收下这只鸡我没法处理只好在周末回老家时带回了山居,放养在院子中,院子里有草坪有虫子,而且我离开山居去上班时也撒了不少的米和玉米等食物,即使我不在家,一周内它应该也不会饿死,水更没问题,鸡本来就不怎么喝水,而且草露也足够了。这是一种平原地区的三黄鸡,比我们这里的土三黄鸡要长得壮实,大约有四五斤重,我们本地的土鸡一般也就三斤左右。养了估计有一两个月吧,都好好的而且也很亲人了,但是有个周末我回到山居的时候并没有听到咯咯的鸡叫,仔细找也没有找到,后来才在水池中发现已经淹死了,我想它大约是失足落水的,它太胖了掉水里就很难爬起来,幸亏其时是冬天,否则大约会腐烂发臭了,捞起来埋在了一株树下也算死得其所吧,第一只鸡就养成了这样。</p> <p class="ql-block"> 回到老家上班后就可以养更多的家禽了。必须要给它们建个安身立命场所,就加紧的自己施工做了一个鸡窝,我们这里叫“鸡畴”,“鸡畴”并不是简单的鸡窝,一般是用砖砌的小房子,可以在墙角墙边靠墙共用也可以独立砌成,有个小门也可以开个有窗户通风,门上一般过年时也粘贴对联,联语“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虽然畜一般是指兽类如猪牛狗羊等,但是农村六畜却是包括禽类的,关于“鸡畴”我一直不知道应该是怎样写法,这个“畴”是田畴的意思,显然作为鸡窝是不对的,或者应该是方言读法变化,本是鸡囚,鸡的囚笼,这倒也说得过去,而且囚读作chóu是可以的,譬如“仇”在姓氏里也读作qiú。鸡囚做在户外路边的坎上,一个完全独立的小建筑,半边悬空,钢筋水泥硬化打底,上下两层,下层是鸡窝,上层中间开一孔方便抓鸡周围还可以放杂物。墙体用水泥预制砖砌成顶盖从老屋拆下的老青瓦,看起来也有点像土地庙,古色古香的,自己花了大约两三个周末完工了,不是专业瓦工,墙体砌得有点歪斜,但是却很坚固。网上买了几只芦花鸡,说是两公六母,开始饲养,养大了大约四五只却都是公鸡,这几只鸡有一只养了时间最长有四年多,期间有朋友来山居小聚宰了一只,我自己是不会杀鸡的,有人疑惑发问,我答曰“我手无缚鸡之力”。其中有一友自告奋勇抓鸡杀,几个人协助,一通鸡飞狗跳的抓住一只放血之后,鸡却并没有立即死去还在地上扑腾了一段时间,再补刀才死去,退毛去内脏,切块架油烧制,味道还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养过大白鹅,第一次网络买了五只小鹅,开始也放在院子中,有小朋友来玩,把五只小鹅全部放到了院中鱼池里看游水,憨态可掬可爱确实可爱,但是捞起来却都全身绒毛湿淋淋的,阴雨天气温度不高湿度高一时半会都干不了,最后全军覆灭,自此才知道了家禽脱温苗(脱温,脱离保温,就是不需要保温了,绝大多数鸟类刚出壳时都是无毛或绒毛状态需要保温,包括自然保温和老鸟保温或者人工保温,一般要到开始长出硬羽毛才可以脱离保温状态)的概念。继续买来小心照顾,有三只长到大约一斤重了,一天不知怎么回事一只突然倒地不起挂了,最后成活了两只大白鹅,一公一母,养了四五年,第二年起母鹅每年大约能下3/40个蛋,每个蛋重量大约二两,越往后来就少一些20个左右吧,公鹅就完全没事可做,常常的欺负其他鸡和鸭子,两只鹅可能是有些老了,于是宰杀之后送人了。后开有买了五只雁鹅,长大了两只一直到前不久。</p><p class="ql-block"> 买鸡养鸡,买鸭养鸭,买鹅养鹅,一个孤零零的小鸡窝只能让鸡鸭鹅晚上容身,白天都在外面散放,因为山居坐落在山这边的最高处,所以农闲时节就几乎整天没有人的活动,于是提防弃养的流浪猫狗以及地上的走兽黄鼠狼等野生动物、还有爬行动物乌梢蛇山蟒蛇以及天上的飞鸟如喜鹊、山喜鹊甚至鹞鹰等的侵扰就是一件很让人费心的事。首先是流浪猫狗,因为曾经被人驯化过,所以智商要比野生动物高一些,胆子大一些,它们甚至是在眼皮子底下抢夺咬死鸡鸭了,最多被咬死的一次是大约一个秋冬的早晨,大约是头天晚上没有关鸡囚门,鸡出来的早,就有三只鸡被咬死,最远的一只鸡被拖行上百米远,想来是流浪狗的杰作,猫是没有那么大力量拖行那么远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鸡儿被狗吃,零零星星被咬死的鸡就不计其数了,有一段时间我和下屋的邻居清早起床开门就看到成群结队的流浪狗沿着大路呼啸而过,撵得鸡飞狗跳的;也没有看到过流浪猫抓鸡,猫一般行事都是小心翼翼或者说鬼鬼祟祟的,在人前很少抢着抓鸡,而是看到人就匆匆躲过;黄鼠狼可能是名声太坏了,都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是我却没有看到过现代的黄鼠狼抓鸡,有一些鸡不知所踪,但是我没有亲眼看见,所以不能把这个罪行安到黄鼠狼头上,而且民间黄鼠狼是很邪魅的,农妇一般都不直接称黄鼠狼,而是叫黄姑,一种很有仙气的尊敬的称呼,或者叫黄大仙,这就更直接封仙了,据说如果直接喊黄鼠狼,它就会认为你不敬它而报复你抓你养的鸡鸭,所以没证据的事情怎么能怪罪黄大仙人呢;更以前的1980年代还有豺狗和毛狗,豺狗大约就是豺狼,长得和田园犬差不多大小,头部高七八十厘米,身长或者坐着的时候有一米,我没有见到过,听别人描述的,毛狗大约就是狐狸,个子不大和现在的小型流浪狗差不多大,尾巴比较蓬松,也是抢抓鸡的好手,我曾经远远的看到过甚至撵过偷鸡的毛狗。其次是蛇类,对家禽有影响的蛇类就两种,都是比较大型的蛇类,一种乌梢蛇,我们方言叫“乌蚣蛇”,和蜈蚣没有什么关系,身体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一种蟒蛇,方言叫“山蟒蛇”,身体背部灰黑色带着土黄色纹路,腹部也是白色的,这两种蛇都能够长得比较大,大的一般能长到两米左右,蟒蛇可以长得更大一些,所见蟒蛇最粗处有成人手腕粗,乌蚣蛇更纤细流线一些,相比蟒蛇的腹部要细一些,蛇类差不多都是脖子很细的。其他的蛇基本对家禽没有影响,都是长不大的,多数也就一米以内,不过小蛇多数毒性也大一些,譬如竹叶青方言叫“青竹标”,譬如蝮蛇方言叫“野鸡项”,还有“桑叶树根”学名不知道叫什么,这些都是比较毒的小型蛇类,它们不像乌梢蛇和山蟒蛇微毒甚至无毒,咬一下和毒性强的蚊子差不多,肿个小包而已,所以小蛇不会去偷鸡禽蛋,蛋对于它们太大了吃不下去,但是却容易伤害到人,小毒蛇咬一下可能就要大病一场甚至危及生命了。大型蛇类就不仅偷家禽下的蛋了,甚至对家禽本身都构成威胁,特别是山蟒蛇。我就数次在鸡窝看到山蟒蛇对家禽和蛋下口,还有人在山居边看到身体鼓起来一部分的蛇正逃跑,鼓起来的地方当然是囫囵吞下的禽蛋了。一些小鸡小鸭圈养着却突然不见踪迹,连毛都没有留下,这也是被蛇吃了,只有蛇是囫囵吞下不留痕迹的。曾经有一只番鸭,方言叫“豚(古语指小猪但确实没有对应的字词)”的,在窝里孵着,有一天开门看时已经死了,拉出来看,肩胛以上脖子和头部都黏满了涎液,想来是蛇缠死了它然后从头部开始想吞下去,但是确实太大不得不放弃了。鸟类的喜鹊或者山喜鹊主要是偷吃禽蛋和食物,所以有段时间在山居周边的竹林就看到蛋壳基本完整但内容物一空的鸡鸭鹅蛋,蛋壳上有个小孔,就是被啄破吸食的。在只看到空蛋壳没有亲见蛇之前,我以为就只有鸟偷蛋,于是用一个大鸟笼做了一个机关,放了一个蛋在里面,只要蛋动一下鸟笼的门就会自动落下关闭,放了数次蛋都不翼而飞却没有关住一只鸟,后来才知道蛋是被蛇吃了,蛇身体长进入笼子身体后半部分还在外面,笼门落下来也关不住它,这个机关只得作罢。有几次在池塘边看到蟒蛇,我就用长竹竿将它赶到水中,围着池塘驱使它游动,最后累的筋疲力尽再把它抓上来在铁皮桶里养几天其实也是关禁闭,然后又放了,这样抓过几次放过几次,差点就七擒七纵了,但是它一点记性都不长,还是来偷蛋和幼禽,大约或者偷蛋的竟然不止一条蛇,这个不是专业人士还真确实是认不出来的。喜鹊和山喜鹊只对禽蛋和食物有兴趣,对家禽本身是没有影响的。而祸害家禽的飞鸟里有一种小型猛禽,就是鹞子,厉害得很,鹞子不是老鹰,老鹰已经很少见到了,鹞子要比老鹰小得多,大约也就和斑鸠差不多大小,也不能像老鹰一样高飞,鹞子都是在居民区矮树林里面飞,空旷处好像都少见,但是它的瞬时飞行速度非常快,走在路上,忽然间一道灰黑影闪过,这黑影够快甚至有拖尾现象,就只听见路边竹木混杂的林中鸡叫声一片,混杂着翅膀的扑腾声,鸡们慌不择路只钻往低矮灌木丛中躲藏,这就是鸡们躲避鹞子的袭击和抓捕。我没有看到鹞子抓捕到鸡的情况,但是看到过鹞子抓捕到斑鸠的情景,一方面鸡相对鹞子来说个头太大了,即使鹞子一下飞速击中击晕了鸡也拖不动,而且另一方面有人看到鸡飞听到鸡叫,就会大声驱赶的,驱赶的方式就是大声shuǒ,“呵斥呵斥”,意义和声音都可以用这个词,呵要拖长音节,斥就戛然而止,鹞子听到人声或者看到人迹立时就飞走逃之夭夭了,晕了的鸡也会醒过来,所以很难看到鹞子抓鸡的大场面。</p> <p class="ql-block"> 因为要保护家禽,一间小小的鸡囚是达不到效果的。于是想以小池塘为中心,以周边果林隙地外围为边界,用围栏网沿边界围一圈,然后在大银杏树下面重新搭建鸡窝,这样就不怕流浪猫狗了,这是整个围网养殖工程的第一期,工作量不大,已经两年前就完成了,这样养殖了鸡鸭鹅,果然就再没有被流浪猫狗咬死过。不过蛇和喜鹊和鹞鹰还是偶尔光顾,特别是蛇基本无解,但不过毕竟来的次数少而且主要是偷吃蛋,蛋捡走就来得更少了,所以也就不考虑它了,但是喜鹊山喜鹊不但抢吃食物还偷蛋、鹞鹰偶尔飞临搞得鸡飞鸭叫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只养殖一些家禽并不是我的目的,记得小时候就喜欢养鸟,那总要搞一些非家禽的其他禽鸟养一养,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搞养殖工程的第二期,天罗地网,将整个的果林隙地和天空全部用网罩起来,这个工程要砍竹子立桩,要将网拉过果树顶部,数十棵大毛竹,砍伐截断有些还要破开,挖坑树桩加固,这些都还是简单的工作,只是比较花费时间和劳力,拉网就是一个技术活了,果树有些高达四五米,要将网从树梢拉过,既要有力气更要讲技巧方法,去年一年的周末基本都在做这些事,开始几个月后虽离完工还早但总算可以放养禽鸟了,只是整个二期工程到现在都没有结束,还在修正整改,以使整个养殖环境更方便更完备无漏洞一些。这样一来总算不再担心流浪猫狗和野兽了,也不怕喜鹊灰喜鹊鹞鹰光顾了,每天捡蛋蛇也很少来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买来了孔雀、山鸡养殖,养了近一年也一直平安无事。没有流浪猫狗野兽能够破网侵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喜鹊鹞鹰等也不能从天而降了,蛇类估计偶尔光顾看无蛋可吃也就灰溜溜的又走了,反正我是很少看到它们了。但是不久比流浪猫狗野兽蛇类鸟类更可怕的东西来了,这是我第一次亲自经历这么厉害的东西,尖嘴类的禽鸟如家鸡野鸡孔雀等等基本一窝端全军覆灭,扁嘴类的大灰鹅大白鸭赘头鸭也是大受影响甚至也有死亡。</p><p class="ql-block"> 因为养的灰鹅白鸭豚鸭可能是在林间隙地太久了,所以即使我给它们挖了一个穿过池塘边小路的隧道,希望它们能够由此进池塘戏水,但是它们却全都无动于衷,没有一个愿意进池塘的,甚至过路隧道有积水都不愿意涉足,好像怕水的样子。而自从以前的大白鹅被宰杀之后,“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美景就再无重现,而且鹅鸭怕水甚至把它们赶进池塘它们都慌不择路的往岸上扑腾就更让人恼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哈哈哈哈哈。但总要让池塘里面的水活动起来呀,于是网上买了几只小泼鸭来养,小泼鸭泼皮破落户么,好像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泼”是方言,“泼子”半大不小的意思,半大不小的鸭子养起来简单更能够成活一些,即使我是比较喜欢从小养起的,小的养大这样好像有成就感一些,不过也更麻烦一些,小家伙很难照料的,无论人畜都是这样,我都有尽心尽力从小养到大的经历因此是深有体会,所以鸡鸭鹅多数是买幼小的但偶尔也买一些泼子。网上说鸭中颜值担当是绿头鸭,就买这种了,看图片成熟的大鸭子确实长得漂亮,有点鸳鸯的样子,当然鸳鸯其实也是一种鸭子。六只鸭子快递到了,出乎意料的丑,全身灰不溜秋的,说黑色也不是黑色,精神上看起来活泼还算活泼,可能丑小鸭变白天鹅吧。</p><p class="ql-block"> 场地用围网隔离了一块地方开始养起来,小泼鸭第一天看起来都很正常,第二天就发现有一只小鸭子经常性摇头摆头,以为是吃什么东西卡住了也没有在意,第三天这只小鸭子能看出来明显不正常了,头剧烈摆动,精神萎靡,第四天这只小鸭子不知道就怎么从围网钻出来了,伏在地上,腿脚不时的伸伸缩缩的抖动推开了一些泥土,看起来就不行了,于是给它喂土霉素,让它就呆在网外,又发现另一只小鸭子开始出现异常也赶紧喂了土霉素片。同一天发现有一只野鸡没有现身,因为看到过野鸡在鸡窝中下蛋,以为是在窝中孵化也就没有认真关注。第五天发现那只小泼鸭已经掉到池塘里死了,我都不知道它是怎么掉下去的,因为头天就已经伏地不起了,想来是在病危阶段剧烈的痛苦导致它不停扑腾的越过了两三米距离掉下去的。在这最近两天发现鸭子和鹅和鸡们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次日第二只小泼鸭也死了,看鸡窝里面那只未露面的野鸡伏在地上一动不动,拉出来发现已经死去多时。立即将土霉素化水拌食同时加入饮水中,鹅和鸭因为是扁嘴且喜欢在水中觅食,鸡们就不同了,只吃干的,而且食欲明显很小所以药量更少,但即使精神萎靡想进场地抓它们喂药却又飞跑抓不到。不几日先从平原地区的大型三黄鸡到本地的小型三黄鸡都逐一死去,前后不到一周时间,有些有喂药但是毫无用处,甚至连延缓作用都没有。食物和饮水加药后,鹅和鸭状态开始好转,余下的四只小泼鸭也没有再现异常。但是平常沿着围网蹦蹦跳跳跑来跑去、咯咯噗噗和网外真野鸡约架叫唤的公野鸡突然不愿意跑动也不叫唤了,但是想抓来喂药却抓不到,一天之后公野鸡在围网一个角落的石头边躺下了,赶紧喂药土霉素和阿莫西林,喂肉类和维生素C等有营养的食物增加抵抗力,但是全无作用,两天后也痛苦的蹬着双腿然后耷拉下脑袋西去了。期间有一只孔雀也明显发病起来,孔雀是有一对的,这对孔雀还未成年,应该有15个月到岁半左右大小,而孔雀成年需要两到三年。我就有些心急了,约一岁半的孔雀很贵的,虽然买来时几个月大的一对也花了五百多元啊。而且精心照料喂养了大半年时间,虽未成年但已经会开屏了,三不知的竖起它的小短尾巴橛子展示开来,让人忍俊不禁心情大好。立即捉住喂药,很明显捉时的力量都比刚快递过来时小很多,快递过来时从包装盒中放出来,捉它们要很大的力量很有野性,现在温驯得很,基本没有什么反抗,喂药喂食物喂肉类,它都很温驯的服从了,但是三四天后也是无力回天,这只孔雀应该是母的。因为另一只孔雀也很快患病,但是却不让我捉它喂药,相对来说野生动物公的比母的抵抗力更强也更具有反抗性,无法喂药喂食物,隔一天再看它时已经卧在乱树枝间随它的伴侣而去了,可能母孔雀的死亡的惺惺相惜也加速了它的死亡吧。随着两只小泼鸭的死亡,六只三黄老母鸡(网购种四只本地种两只)、两只成年野鸡(一公一母)、两只半成年孔雀(未成年孔雀难分公母,卖家说是一公一母)都先后感染瘟病死去,但是还没有结束,扁嘴的小母鹅也突然发起病来,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扁嘴的家禽在家鸡死亡期间都可见的恢复了食欲看起来正常了,赶紧补喂药品,但是没有任何作用,很快就归西了。这时又有一只母野鸡感染了,从精神萎靡到卧地不起,我很快的将它隔离出来赶紧给它喂药,喂土霉素喂清瘟胶囊喂阿莫西林,喂食物补充营养增加抵抗力,喂玉米喂白米喂肉类喂糖水,有几天看起来好一些,能够抬头看着我眼神中满是求生的欲望,因为死了这么多的禽鸟,我也总结了一下,于是我去挖蚯蚓喂它,精神是好一些了但是还是站立不起来喂钙片也不行,我每天早晚喂食物喂药物希望能够救活它,甚至因为卧地不起腹部羽毛都脱落了,如此迁延了大约十天之久在一个雨天还是不治了,这也是患病禽鸟中活得时间最长的一只也是此次瘟疫死亡的最后一只,至此总共死亡了十四只禽鸟,其中只有一只是扁嘴的灰母鹅,尖嘴的禽鸟只剩下一只母野鸡,这也是一个例外,可能是母鹅替代它死了吧。总结经验来说,扁嘴禽鸟容易治疗一些,因为他们喜欢吃水里的食物,所以水中加喂药品就相对容易一些,其次未驯服的禽鸟比已驯服的家禽抵抗力强一些,这可能和它们比较喜欢吃杂草树叶果实以及在土里刨食有关系,水土都是有自净化功能,所以最后的母野鸡我挖蚯蚓喂它,而一些野草树叶可能有抗菌作用。</p><p class="ql-block"> 剩下一鹅一鸭三豚鸭一野鸡,再无死亡,但是看得出它们都战战兢兢,心慌意乱的有点无精打采。我用过硫酸氢钾溶液连续两天喷雾消毒,一周后再次喷雾消毒,毕竟建了这么大养殖场地,禽鸟总还是要继续养殖的。</p> <p class="ql-block"> 我并不喜欢养宠物,养这些禽鸟也不是当宠物养,只是养禽鸟比较简单有事情做,我也不喜欢吃肉,蛋是吃一些。即使不做宠物养殖也不赚取利益,但是我还是尽心尽力的养它们,我于它们基本无所求,它们也没有心思不会不识好歹不辨是非善恶不会忘恩负义不会以怨报德,它们也不贪婪自私虽然抢食但吃饱了就好,看着饱食终日的鹅鸭腆着肚子昂首挺胸悠然散步,鸡们或者躺在沙土中晒着太阳或者树枝草丛间忙忙碌碌怡然自乐,如此而已,如此甚好。我也不懂一些人养宠物的心理;我也做不到如邻居农妇那样认识自家的每只家禽,甚至在一大群散养的家禽中还能认出其他人家的鸡鸭,问她们怎么辨认,她们答曰“自己家看的鸡都认不出”的否定质疑,并无其他理由,我只得作罢;我也不喜欢吃肉也不敢宰杀,像农妇红着眼睛烧一锅开水给悉心照料数月的家猪洗一生唯一一次的澡,我也没这个经历;梅妻鹤子,那是诗人的癖好也就是风雅吧,我一个自认的文人粗鄙得很是做不到的,甚至觉得是不是“没妻和子”啊。</p><p class="ql-block"> 这文本来是准备写这次恐怖瘟疫而禽逝的,一写禽逝就想到“书稿未成而芹卿已逝”,不知道什么脑子。然后背景又写得太多了,还是禽事吧。</p><p class="ql-block"> 写完了,一个月三次杀毒病毒应该没有了,继续买禽鸟养殖吧。</p> <p class="ql-block">(所养殖禽鸟都是从合法养殖机构购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