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奥地利</p><p class="ql-block">沿途的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得里亚海</p><p class="ql-block">进入斯洛文尼亚地界</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有一半的国土被森林所覆盖</p><p class="ql-block">森林覆盖率在欧洲仅次于芬兰和瑞典</p><p class="ql-block">位居第三</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共和国"</p><p class="ql-block">位于欧洲中南部 巴尔干半岛西北端</p><p class="ql-block">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位于阿尔卑斯山、多瑙河平原以及亚得里亚海的交汇处,属于欧洲的南部及巴尔干半岛的北部。阿尔卑斯山区、布莱德湖、斯科契扬溶洞是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国旗"</p><p class="ql-block">白蓝红色,左上角是国徽,中间三座白色山峰是海拔2864米的"特里格拉夫峰",下方波纹代表二条河"流萨瓦河和德拉瓦河", 蓝色天幕上三颗象征独立自由光荣的黄色六角星熠熠发光。</p> <p class="ql-block">境内最高峰"特里格拉夫峰"海拔2864米</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西接意大利,北邻奥地利和匈牙利,东部和南部与克罗地亚接壤,西南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46.6公里。</p> <p class="ql-block">国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2024年统计人口约213万</p><p class="ql-block">首都"卢布尔雅那"</p> <p class="ql-block">"卢布尔雅那龙桥"是一座石桥</p><p class="ql-block">建于1901年 是卢布尔雅那的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四个桥头装饰有青铜的翼龙</p> <p class="ql-block">卢布尔雅那的标志性建筑是龙桥 </p><p class="ql-block">桥上每根柱子都有一尊青铜翼龙雕塑</p> <p class="ql-block">"首都卢布尔雅那"在斯洛文尼亚语中意为“心爱的地方”。这是一座不太为人知、充满小众情调的城市,拥有众多文艺咖啡馆和酒吧。</p> <p class="ql-block">"卢布尔雅那城堡"</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公元11世纪,最初为木制防御工事,15世纪哈布斯堡皇室为抵御土耳其人进攻重建为石砌堡垒,并增建哥特式教堂及壁画装饰。</p> <p class="ql-block">17和18世纪时,城堡增加了哥特式教堂和精美的壁画;19世纪初至1945年城堡被用作监狱关押意大利与德国战俘。在数个世纪的时间里,城堡也一直在经历多次重建和修缮,直至今日仍在修复之中。</p> <p class="ql-block">现在展示中世纪文物的博物馆,保留有城墙、瞭望塔及圣乔治教堂等建筑并设有观景平台可俯瞰卢布尔雅那全景。</p> <p class="ql-block">"观景塔"</p><p class="ql-block">1845至1848年间,这座石制塔楼取代了之前作为烽火台的木制塔,作为火灾预警之用;1982年人们给这座塔楼增加了1.2米的高度,使其瞭望台的高度精确到海拔400米;2009年,塔楼再次经过翻新 不再承担火灾预警的职责,而是作为城市观景塔对外开放,让游客们能欣赏到卢布尔雅那最壮观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建于15世纪的"火药库"被认为是城堡最古老的房间之一,它采用典型的哥特式风格进行设计,建在城堡城墙的一角。类似城堡的其他地方,火药库在19世纪也曾被用作监狱,底层是男工车间,上层是女工车间</p> <p class="ql-block">"城堡葡萄酒吧"</p><p class="ql-block">参观葡萄酒吧是能了解城堡葡萄酒故事的最佳方式,在拱形酒窖和露台上,可以通过这些醇香的美酒感受到斯洛文尼亚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监狱"</p><p class="ql-block">在宫殿下方,城堡设有保存完好的监狱,里面展示了原始的建筑和家具,很多著名的斯洛文尼亚人都曾在这个监狱服刑,斯洛文尼亚最伟大的作家伊万.坎卡尔、著名画家兼漫画家欣科·斯姆雷卡尔等等。</p> <p class="ql-block">"五角塔"</p><p class="ql-block">从16世纪起这座塔楼就是城堡庭院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是抵御南面进攻的防御工事。城堡居民通过护城河上的两座吊桥与外界相通,塔楼城墙上较大的洞口供马车和马匹通行,较小的洞口则供居民出入,塔楼上层则是城堡看护人员的居所。现如今翻新后的塔楼上层已被改建为开放式阁楼,用于举办展览、小型音乐会和戏剧表演。</p> <p class="ql-block">"城堡武器展"</p><p class="ql-block">得益于优越的战略位置,卢布尔雅那城堡在数个世纪中一直扮演着城市守卫者的角色。在厚厚的城墙内,各种武器、大炮、弹药及武装设备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堡武器展出了这些中世纪晚期的武器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于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独立,2004年加入北约和欧盟,2007年启用欧元并加入申根区,经济以服务业和工业为主,2024年人均GDP达3.1万欧元。</p> <p class="ql-block">9-20世纪初受奥匈帝国统治,1918年加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宣布独立。</p> <p class="ql-block">政治体制为议会制共和制</p><p class="ql-block">现任总统: 娜塔莎·皮尔茨·穆萨尔</p><p class="ql-block">总理: 罗伯特·戈洛布</p> <p class="ql-block">2024年GDP为670亿欧元,服务业占比56.4%,旅游业发达,2023年接待游客619万人次,工业以汽车制造、制药、电气等为主。主要贸易伙伴为德国、意大利等。</p> <p class="ql-block">通常看似不显眼,斯洛文尼亚却是南斯拉夫中较为发达和繁荣的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在南斯拉夫解体后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发展环境,没有经历战争。</p> <p class="ql-block">它曾是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解体后,它加入了北约、欧盟、欧元区及申根区。</p><p class="ql-block">欧盟国家的支持虽然是一个积极因素,但最多只能视为外部助力。</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的工业基础坚实</p><p class="ql-block">尤其是轻工业和制造业为全国提供了30%的就业机会</p> <p class="ql-block">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出生在斯洛文尼亚,她精通多种语言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斯洛文尼亚语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p><p class="ql-block">NBA明星球员卢卡·东契奇也是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土生土长。</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的旅游业很发达,大部分游客都来自德国、奥地利、克罗地亚和意大利等邻国。</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的医疗服务免费药品种类繁多且先进,拥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生育、医疗和教育等基本上均由政府负担,斯洛文尼亚注重提高人口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早已取消了强制兵役制度</p><p class="ql-block">现役军人不足一万人预备役有数百人</p> <p class="ql-block">葡萄酒亦是斯洛文尼亚的特色之一,该国葡萄酒文化深厚,拥有3个主要葡萄酒产区和14个葡萄酒产区。这些葡萄酒通常与当地的火腿和咸猪肉搭配食用,深受当地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布莱德湖"</p><p class="ql-block">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南麓</p><p class="ql-block">是由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地质移动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是1万4千年前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湖泊 </p><p class="ql-block">湖的水源来源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融雪湖水清澈透明被誉为“冰湖”</p> <p class="ql-block">夏季水温在22℃左右,是人们划船、游泳、钓鱼的理想场所。</p><p class="ql-block">冬季多雪,气候寒冷,湖面结冰达40厘米,所以又是冰上运动的绝妙去处。</p> <p class="ql-block">形成时间</p><p class="ql-block">大约14000年前</p> <p class="ql-block">这里夏季水温在22℃左右 是人划船、游泳、钓鱼的理想场所。冬季多雪,气候寒冷,湖面结冰达40厘米,所以又是冰上运动的绝妙去处。</p><p class="ql-block">这里曾多次举行过欧洲和世界性的水上与冰上运动比赛。布莱德早已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度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长2.1千米、宽1千米、最深处为30米的小湖,湖畔密林浓翠,悬崖下明镜般的湖面以及湖中阿尔卑斯山雪白的倒影,构成梦幻般的冰玉奇镜,故人们称布莱德湖为“山上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公元1004年,德国亨利二世在布莱德修建了城堡和教堂,其风格独特的建筑与碧绿无暇的湖面构成人与自然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相传在16世纪时,一对富有的青年夫妇从外乡游玩到这里,并陶醉于布莱德地区的湖光山色,定居于此。他们笃信基督教,用自己的积蓄修缮了破旧的教堂,过起了幸福、甜美的生活。但不久后,为抗击奥斯曼土耳其人大举入侵,丈夫应征入伍,走上了保家卫国之路。然而,离家已经几年的丈夫没有给相思断肠的爱妻任何音信。</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妻子坚信他会履行承诺,一定会回到美丽的布莱德湖,一直在默默等待和苦苦思念中度日。9年后,终于传来了丈夫已战死疆场的确切讯息,伤心欲绝的妻子变卖所有家产,花钱铸了一口大钟捐给湖心岛上教堂,以寄托哀思并祝福所有和她丈夫一样“为美好生活”而抗争的人们。但就在大钟装上船,从湖边往湖心岛运送时,突然狂风大作,船倾斜致使大钟沉落湖底。</p> <p class="ql-block">后来痴情的妻子离开了布莱德湖区,最终去世在意大利的罗马。今天湖心教堂里有一口重达178公斤的大钟,是那位妻子死后,当时的大主教捐给湖心教堂的。缘于那个美丽的传说,年轻的游客特别是情侣们都不忘敲钟许愿,祈祷爱情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直到今天,人们还能隐隐听到来自湖底的钟声当然,巨钟沉入湖底只是传说,但是主人公则却确有其人。</p> <p class="ql-block">湖心有座高出水面40米的小岛,岛上有一座依然弥漫着古老神秘气息的巴罗克式教堂。</p><p class="ql-block">这座昔日教徒祈祷的圣地,现已辟为教堂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湖四周葱绿的树林、明镜般的湖面、湖中给人梦幻般感觉的阿尔卑斯山雪白的倒影,构成了布莱德湖迷人的自然风光,也使它无愧于那“山上的眼睛”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从地质学角度看,它是由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湖泊,山顶积雪融水、山间清泉不断注入湖中,故有“冰湖”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三头山”顶部积雪的融水不断注入湖中,故有“冰湖”之称。是由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地质移动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附近有特里格拉夫(Triglav)峰国家公园。湖畔布莱德镇有历史名胜。湖岛上有圣玛利亚古教堂。湖岸峭壁上有布莱德城堡。</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多次举行过欧洲和世界性的水上与冰上运动比赛,布莱德早已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度假。</p> <p class="ql-block">14000年前的冰川地质移动造就了它“冰湖”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湖面倒映着雪山的圣洁 </p><p class="ql-block">宛如一双眸含春水的眼睛 </p><p class="ql-block">凝视着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布莱德湖区在奥匈帝国时代 </p><p class="ql-block">是著名的皇家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布莱德湖像个镶嵌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宝石 是大自然最温柔的馈赠 </p> <p class="ql-block">这里每一缕风都带着山间的清冽</p><p class="ql-block">每一道波光都诉说着地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这份来自远古的浪漫之中</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一个以爱命名的国度,第二大城市马里博尔,被誉为欧洲的文化之都。 这座城市与中国的济南南昌结为友好城市,坐落在美丽的德拉瓦河畔,与奥地利相邻。</p> <p class="ql-block">"马里博尔"</p><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国东北部,毗邻奥地利边境,人口约10万,面积147.5平方公里,是下施蒂里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p> <p class="ql-block">马里博尔位于德拉瓦河畔,距首都卢布尔雅那约100公里,北接奥地利,是斯洛文尼亚东北部的门户城市。</p> <p class="ql-block">这座德拉瓦河畔的明珠,不仅是该国第二大城市,更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天然桥梁,与奥地利仅一步之遥。</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254年,曾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领地,1918年归属南斯拉夫,1991年随斯洛文尼亚独立。</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马里博尔的老城区,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尖顶直刺云霄,仿佛能听见往昔的钟声在耳边回响。</p> <p class="ql-block">十五世纪的要塞静静诉说着过往的烽火岁月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在马里博尔的老城区许多拥有300到500年历史的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马里博尔教堂和十五世纪的要塞壁画等古迹。</p> <p class="ql-block">马里博尔市在2012年同葡萄牙的吉马良斯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2013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办城市</p> <p class="ql-block">许多斯洛文尼亚年轻男女选择同居</p><p class="ql-block">结婚时他们不重视繁复的仪式,通常在教堂举行简单的婚礼。父母更关心他们是否和谐相处,而不是订婚礼物、豪华排场或购买车房。</p> <p class="ql-block">远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