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墩曾侯乙墓遗址——走进随州3

坐忘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穿越千年时空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在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坡上,曾侯乙墓穿越千年时光静静沉睡,向来到这里的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大门宛如一扇通往古代的时空之门,推开它,便开启了这场穿越之旅。</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惊喜。1977年9月,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城郊擂鼓墩的一支驻军部队在扩建营房时,意外发现地下有大量异常规整的褐色泥土。这一不寻常的现象立即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注意。经过初步勘探,考古人员确认这里存在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墓葬。</p><p class="ql-block">1978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时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谭维四担任队长的考古队正式开始了对这座古墓的发掘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座呈“卜”字形的墓葬,于红砾岩中开凿而成,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无墓道,南北向延伸。墓坑南北长16.5米,东西宽21米,深13米,面积达220平方米 ,犹如一个巨大的历史容器,封存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站在墓坑边,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能看到当年工匠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感受到墓主人下葬时的庄重肃穆。</p> <p class="ql-block">曾国,作为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其始祖是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曾侯乙墓的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礼器,不仅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更是古人信仰的寄托。随葬的九鼎八簋、编钟、编磐等礼乐器,静静地陈列着。本该属于天子的九鼎八簋出现在诸侯之墓,这不仅是先秦社会礼乐制度裂缝的显现,更体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礼崩乐坏。</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的发现,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它不仅以其恢弘气势和精美工艺征服了世人,更以其卓越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p> <p class="ql-block">64件青铜双音编钟,十二律俱全,它们是墓中当之无愧的明星。轻轻敲击,那穿越千年的旋律仿佛唤醒了沉睡的灵魂,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诉说着古代王朝的兴衰荣辱,传递着先人们的喜怒哀乐。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p> <p class="ql-block">这组编钟气势恢宏,错落有致地悬挂着,宛如一座古老的音乐城堡。它们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金光闪闪的钟体上,精美的纹饰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音乐的虔诚追求。想象着在两千多年前的宫廷宴会上,乐师们敲击着这些编钟,激昂的乐声在殿堂内回荡,诸侯们在乐声中举杯畅饮,那该是怎样一幅繁华盛景啊!</p> <p class="ql-block">尊盘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纹饰和细腻的工艺,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无限创造力,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而完整书写着二十八宿名称的衣箱,宛如夜空中璀璨星辰的忠实记录者,见证着先秦时期中国在天文领域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除了编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也令人叹为观止。那些造型各异的青铜鼎、簋、壶等,每一件都彰显着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它们的表面,或刻着神秘的铭文,或雕着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描绘着神话传说,有的展现着生活场景,生动而细腻。我仔细端详着一件青铜鼎,鼎身上的纹饰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我忍不住去猜测它的主人是谁,它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艺术品,它们承载着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中,不仅有精美的器物,更有那些被迫殉葬的二十一位妙龄女子,她们正值花季,却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想象着她们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不甘,以及亲人们的肝肠寸断,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悲哀。这些鲜活的生命,被统治者的残忍无情所吞噬,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残酷的一面。</p><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是岁月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用沉默诉说着过去,用存在昭示着未来。它让我们在时光的交错中,领略到了永不磨灭的绚烂与伟大。这座墓葬,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见证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励着我们不断去追寻、探索、传承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曾侯乙和他的时代。曾侯乙,这位战国时期的诸侯,他的墓葬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的风貌。从这些文物中,我们能看到古代的战争与和平,能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曾侯乙墓的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让我们对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让我们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着怎样的审美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遗址,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地方,它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这些古老的文物,虽然已经沉默了千年,但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却永远不会消逝。</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是岁月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用沉默诉说着过去,用存在昭示着未来。它让我们在时光的交错中,领略到了永不磨灭的历史与文化。这座墓葬,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见证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励着我们不断去追寻、探索、传承那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遗址,让我们在现代的喧嚣中,去聆听历史的声音,去感受文化的脉动。在这里,我们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同行。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将继续在这里静静守护,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感受研究,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p><p class="ql-block">2025.6.30.于擂鼓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