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中小学“考试命题”专项课题中期检查汇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考试命题中的应用研究》

李牧晨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考试命题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汇报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如期举行。课题组以科技为笔,教育为墨,系统展示了ChatGPT等智能工具在英语命题中的创新实践——从精准的提示词设计到严谨的试题优化,探索着人工智能与教育评价融合的新路径。陈昕、刘清杰两位专家莅临指导,为这项兼具技术深度与教育温度的研究注入了专业洞见。</p> <p class="ql-block"><b>一、中期检查基本信息</b></p><ul><li>时间:2025年6月25日 9:00-11:30 </li><li>地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图书馆五楼会议室 </li><li>主持人:学校科研处张小云主任 </li><li>参会人员: 课题组成员:郭艳、甘曼甜、李牧晨、黄政、朱晞铭、戴思怡 </li><li>评审专家:陈昕老师、刘清杰老师 </li><li>会议流程:</li></ul><p class="ql-block">‍1.主持人介绍课题基本情况(9:00-9:15)</p><p class="ql-block">2.课题负责人郭艳作中期汇报(9:15-10:00)</p><p class="ql-block">3.专家提问与课题组答辩(10:00-10:50)</p><p class="ql-block">4.专家合议并反馈意见(10:50-11:20)</p><p class="ql-block">5.主持人总结(11:20-11:30)</p> <p class="ql-block"><b>二、评审专家信息</b></p><p class="ql-block"> 1. 陈昕老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高中数学教研员,海南省数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命题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省级重点课题。</p> <p class="ql-block">  2.刘清杰老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海南省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专家,在学科命题和评价改革方面有深入研究。</p> <p class="ql-block"><b>三、汇报过程图文记录</b></p><p class="ql-block"> 课题主持人郭艳老师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详细演示了ChatGPT、Deepseek、豆包APP等AI工具在英语命题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流程。郭老师向专家展示了利用AI工具命制的七年级英语试题集和获奖的完形填空原创试题。两位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并详细记录,不时就关键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会议现场布置简洁专业,课题组成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p> <p class="ql-block"><b>四、专家意见详细记录</b></p><p class="ql-block"> 1.刘清杰老师指导意见:</p><p class="ql-block"> 建议将课题名称调整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考试命题中的应用研究",以更准确地反映研究内容,当前"信息技术"的表述过于宽泛,未能突出研究的核心是生成式AI技术在命题中的具体应用,而非一般性的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内容要应重点呈现各类AI工具在命题各环节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命题前如何选择适当的AI工具(如ChatGPT、Deepseek等),选择依据和标准;命题中详细记录工具的操作流程、参数设置、提示词设计等关键技术细节;命题后建立AI辅助评价的标准化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议建立AI工具应用案例库,对每个工具:明确适用场景,记录操作步骤,评估使用效果,总结优化经验;研究成果应以实践案例为主,论文和研究报告要突出典型应用场景、具体操作流程、效果评估数据和经验总结反思。</p><p class="ql-block"> 2.陈昕老师指导意见:</p><p class="ql-block"> 研究方向需要优化,建议聚焦"AI辅助命题"这一核心,重点研究AI技术在命题各环节的应用路径和AI生成内容的优化策略;建议整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官方资源中的AI工具应用经验,构建更加系统的技术应用框架;建议建立"AI辅助命题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的技术选用标准和质量监控节点;可借鉴其他学科AI命题经验,构建跨学科的命题技术应用体系。</p> <p class="ql-block"><b>五、课题组反馈与改进措施</b></p><p class="ql-block"> 针对专家意见,课题组作出以下回应和改进计划:</p><p class="ql-block">1. 工具应用规范化 </p><p class="ql-block"> 将编制《生成式AI英语命题操作手册》,详细记录ChatGPT等工具的参数设置、提示词工程等关键技术细节。</p><p class="ql-block">2.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p><p class="ql-block"> 设计《AI命题质量评价量表》,从语言准确性、难度适宜性、新课标契合度等维度建立三级评审机制。</p><p class="ql-block">3. 典型案例开发 </p><p class="ql-block"> 以获奖试题为蓝本,制作3-5个AI命题典型案例,包括工具选择、生成过程、人工优化等完整流程。</p><p class="ql-block">4. 工具对比研究 </p><p class="ql-block"> 对3种主流AI写作工具进行对比实验,形成《英语命题AI工具适用性分析报告》。</p><p class="ql-block">5. 应用场景拓展 </p><p class="ql-block"> 开发AI在作业设计、自动批改、学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案例,丰富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 课题组将按照专家建议,聚焦生成式AI在英语命题中的具体应用,突出技术操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确保课题研究更加深入、成果更具推广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场摄影:课题组成员 甘曼甜,李牧晨 </p><p class="ql-block"> 会议记录:课题组成员 甘曼甜,李牧晨</p><p class="ql-block"> 材料整理:课题组成员 李牧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