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行的第三天,我们一大早从大同古城出发前往悬空寺游览。到达景区后,我们乘坐景区大巴前往悬空寺入口,到悬空寺登临排队处,因登临票已提前预约好了,直接到现场排队,我们耗时约一个多小时,开始登临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 1500 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 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 491 年),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了悬空寺。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是与比萨斜塔等齐名的世界四大奇险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Xuankong Temple),原叫“玄空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南4千米恒山磁窑峡(亦称金龙峡) 翠屏峰西侧,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群。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文物建筑物面积472平方米,寺前平台面积72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921平方米,文物保护区总占地面积约8.83公顷。</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中国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站在远处,你会发现悬空寺仿佛只有几根单薄的木棍支撑着悬崖峭壁上的重檐高楼,这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诗仙李白也曾为之赞叹,称其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这个被誉为世界十大危险建筑之一的瑰宝,用它的“悬空”之美,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整座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以“奇、险、巧”为基本特色,体现了悬空寺建筑之奇、结构之巧、选址之险,建寺初衷可谓超常脱俗,实为世界一绝。德国的一位建筑专家说: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的“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真正含意了。</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寺门向南,以西为正,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呈南北走向多层次的横向布局,总体布局为 “一院二楼”,南端为一座悬空寺院, 北边为两座悬空飞楼。</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院包括了大雄宝殿、太乙殿、关帝殿、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等,南楼有纯阳宫 、 三官殿和雷音殿,北楼有三教殿、四佛殿、三圣殿。</p> <p class="ql-block">走进悬空寺,你会被它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它巧妙地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与传统建筑格局,半插飞梁为基,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每一处都充满了匠人的智慧与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长线桥作为连接南楼和北楼的纽带,其设计巧妙而独特。长约10米的桥身上建有楼阁和殿堂,使得整个悬空寺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桥上供佛的设计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严感,让游客在漫步其间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超脱世俗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南楼内高三层,布局紧凑而精致,每一层都供奉着不同的神灵。纯阳宫,又称吕祖庙,是道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传说故事广为流传,深受民间信仰。三官殿则以面积宏大著称,殿内供奉的三官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明代的泥塑珍品,展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塑技艺。三教殿则是悬空寺中体现“三教合一”思想的重要场所,将儒、释、道三教文化和谐地融于一殿之中,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雷音殿作为南楼的最高处,其命名源自佛教经典,象征着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的威严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寺内佛像众多,铜、铁、石、泥,八十多尊佛像,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虽然寺庙不大,但每一处都显得巧夺天工,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建筑构造更是别具一格,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让悬空寺在外观上呈现出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建筑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凌空相望,宛如仙境中的楼阁;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站在悬空寺上,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下来后,浏览了一下周边的景点。下图是“北魏栈道”遗迹石碑:</p> <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被确定为“五岳”之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五岳中的北岳,以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为主,主峰海拔2016.1米。</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和北岳恒山并非同一个景点,但同属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的恒山景区范围内。悬空寺是恒山景区内的著名古迹,而北岳恒山则是五岳之一的山岳主体。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翠屏峰的悬崖峭壁上,两者直线距离约2公里,虽同属恒山景区,但需分别游览。本次仅游览了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悬空寺后,我们乘车前附近的景点,浑源永安寺。</p> <p class="ql-block">浑源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遭火毁。元延祐二年(1315年),重建浑源永安寺。明、清之际,浑源永安寺屡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浑源永安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传法正宗殿,两侧东西配殿有观音殿、伽蓝殿、达摩殿、雷神殿及关帝殿。</p> <p class="ql-block">传法正宗殿内四壁布满了巨幅元代工笔重彩壁画。壁画环绕于殿内四壁,高3米,长56米,共计170平方米之巨。</p> <p class="ql-block">踏入永安寺的殿堂,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虽无佛像的直观震慑,却因壁画的存在而弥漫着浓厚的宗教与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浑源永安寺十大明王壁画是山西省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内水陆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密教曼荼罗法为核心题材,融合了佛教教义与艺术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先看那不动尊明王,作为大日如来的变化身,他呈现出一种威严而坚毅的姿态。其形象庄严肃穆,身姿挺拔,怒目圆睁,仿佛在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守护着这片神圣的空间。从绘画的笔触来看,线条刚劲有力,每一处勾勒都彰显出画师精湛的技艺,色彩的运用虽历经岁月却依然鲜艳夺目,红与黑的搭配,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凸显出不动尊明王的神圣不可侵犯。</p> <p class="ql-block">降三世明王,为东方阿閦佛变化身。他的造型别具一格,多臂的形象展示出其无穷的力量与神通。手中所持的法器,在壁画中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或为利刃,或为宝珠,象征着其降伏三界的伟大使命。仔细端详,能发现其表情的丰富性,既有愤怒的威严,又似蕴含着对世间众生的慈悲与怜悯,这种矛盾而统一的情感表达,无疑是画师对佛教教义深刻理解后的艺术呈现。</p> <p class="ql-block">甘露军咤明王,宝生佛变化身,周身散发着一种祥和而神秘的气息。他的体态较为优雅,身姿微微前倾,仿佛在向信众播撒着甘露,润泽世间万物。壁画中的色彩层次分明,从浅黄到深褐,过渡自然,如同阳光洒在大地上的光影变化,巧妙地烘托出甘露军咤明王的神圣光辉,让人不禁沉浸于这种宁静而又神秘的艺术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焰发德迦明王,文殊菩萨变化身。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那如火焰般飘动的头发,在风中肆意飞舞,给人一种灵动而不羁的感觉。他的眼神深邃而炽热,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妄。绘画细节之处尽显匠心,明王身上的服饰纹理清晰可见,每一道褶皱都仿佛在诉说着元代的服饰文化与艺术审美,那飘逸的衣袂与飞扬的发丝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极具动感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马首明王,观音菩萨变化身。以马首人身的奇特形象示人,马首的造型栩栩如生,耳朵竖起,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聆听着世间的疾苦。他的身体部分则展现出人体的优美线条,肌肉的纹理若隐若现,体现出力量与柔和的完美结合。在色彩上,以淡雅的色调为主,却在关键部位,如马首的鬃毛和明王的法器上,点缀以鲜艳的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步掷明王,普贤菩萨变化身。他的动作幅度较大,似在大步向前,掷出手中的法器,有一种勇往直前、破除一切障碍的气势。壁画中对于其动态的描绘十分精妙,从腿部的发力到手臂的挥动,每一个关节的转折都恰到好处,让人仿佛能看到明王在眼前鲜活地行动。背景的处理也独具匠心,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风云变幻的景象,衬托出步掷明王的超凡力量。</p> <p class="ql-block">大力明王,阿弥陀佛变化身。身形魁梧壮硕,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他的面部表情严肃而庄重,双眉紧锁,口中似在念诵着降魔的真言。在绘画技巧上,对于明王的肌肉和骨骼结构把握精准,通过光影的变化表现出立体感,使得大力明王仿佛要从壁画中跃然而出,彰显出其强大的力量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大笑明王,虚空藏菩萨变化身。与其他明王的威严形象略有不同,他面带笑容,然而这笑容却并非寻常的温和之笑,而是蕴含着深意与神秘。他的笑容仿佛在嘲笑世间的贪嗔痴,又似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启示众生。壁画中的大笑明王,在人物比例和表情刻画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眯起的眼睛,将其独特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大轮明王,弥勒菩萨变化身。周身环绕着巨大的轮盘,象征着佛法的轮回与无尽。他的坐姿端正,双手结印,眼神平静而深邃,透露出一种洞察世事的智慧。在壁画的构图上,大轮明王位于中心位置,周围的装饰图案和线条都围绕着他展开,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突出了其在佛教教义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无能胜明王,地藏菩萨变化身。以一种慈悲而坚韧的形象出现,他的面容祥和,却又带着不容侵犯的威严。其服饰简洁而大气,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却更显其质朴与深沉。壁画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无能胜明王的神态和气质,让人感受到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伟大宏愿。</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浑源永安寺,我们乘车前往五台山景区,该景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5A级旅游景区。我们计划将游览五台山最著名的三大寺庙,殊像寺,显通寺、五爷庙;下午四点左右到达我们入住的酒店,五台山云龙酒店(五爷庙店),在办理了入住手续后,因临近景区闭馆时间,计划先游览殊像寺、显通寺,第二天一早约5点左右赶到五爷庙朝拜。</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等。</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殊像寺被公认为文殊菩萨的祖庭。由于寺内供奉着重要的文殊菩萨像,使其在佛教信徒心中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是众多信徒朝拜文殊菩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与修缮,见证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各朝代的皇帝多有前来参拜,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遗迹,如康熙皇帝题写“瑞相天然”。寺内的建筑、塑像、牌匾、条幅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殊像寺位于山西省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在山西五台山怀镇西南 1 公里处,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也是青庙十大寺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公元 317 - 420)初年,唐代(公元 618 - 907)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 - 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p> <p class="ql-block">航拍五台山景象。</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的大白塔在维修中。</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首。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内的重檐庑殿顶前,伸出优雅的卷棚顶抱厦,为这座古刹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显通寺,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寺庙,不仅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吸引着游客,更因其中蕴藏的众多美丽传说和故事而令人心驰神往。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感受佛国的宁静与庄严,欣赏院寺的壮丽景象,以及不同风格和造型的建筑与造像艺术。</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亦被称作万佛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龙王庙,坐落于五台山台怀镇的万佛阁内。该寺庙自明代创建以来,便由文殊殿、五龙王殿、古戏台这三座古朴而庄重的建筑构成其主体。尽管在五台山众多寺庙中,五爷庙的规模并不宏大,然而其旺盛的香火与显赫的名声却令人瞩目,使之成为五台山香火最鼎盛、名声最为显赫的寺庙之一。五爷庙内所供奉的五爷,实为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号,同时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正因如此,这座寺庙在五台山众多寺庙中脱颖而出,成为香火最鼎盛、名声最为显赫的寺庙之一。五爷,即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同时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有三座大殿:五龙王殿、文殊殿、万佛阁,与其他传统的佛教寺庙不同的是,这里还别具特色的建了一座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迈步进入五爷庙,迎面看到的一座大殿,就是五龙王殿,创建于清代, 1917年重建时,在殿外又建抱厦过庭,雕刻富丽堂皇,图案细致精湛。过庭两侧置半副銮驾各15件:龙头杖、三尖两刃刀、飞龙两刃刀、青龙偃月刀、飞龙刀、朝天镫、蛇盘长矛、竹节金笨篱偃云棒、提镂枪、荷包大枪、万字枪、莲座荷凤锤、平字禅杖、莲座禅杖。銮驾是古代礼仪制度中对各种仪仗器物的最高称呼。过去皇帝和重臣外出巡视往往使用数十件,由众仪卫名执一件,排列在前后左右,造成一种威严而隆重的气氛。五龙王殿内供金脸龙王老五,俗称五爷。他背后的塑像,从左到右依次为:大爷、二爷、龙母、三爷、四爷、雨师。</p> <p class="ql-block">位于五龙王殿东边的大殿叫万佛阁,建造时间较早,系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创建,三间两重三檐四出廊歇山顶,上下两层共供万尊三寸高泥塑贴金的小佛像,干姿百态,无一雷同,因名万佛阁。上层殿台正中供地藏菩萨,左右两侧的立像是闵公父子。地藏菩萨的左右两侧,各排列五尊塑像是“十殿阎王”,构成“十殿阎王朝地藏”的布局。殿内梁间悬挂明代大铜钟一口,重7000斤。下层供毗卢遮那佛,塑像身高约三米多,塑工传神,色彩鲜艳。此殿设计新颖,站在下层却看不见上层,可谓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的后院是新建的五间文殊殿,将原万佛殿底层的“三大士”供于殿中,主尊文殊骑狮,左为普贤驾象,右为观音坐朝天吼,三尊像均为明代脱纱塑造,高有3米,手法细腻,着彩鲜艳。其中尊文殊右手搭于狮头,横坐于狮背,神态自然安详,展示了这位智慧、威猛具足菩萨博大的内在情怀。</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距今已有 1500 余年的历史。然而,真正让它名扬四海的,是寺中那座唐代建筑 —— 东大殿。</p> <p class="ql-block">走进佛光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雄伟的山门。山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 “佛光寺” 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让人不禁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大殿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其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院内的芍药花盛开,增添了院内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院内一组荷包牡丹开的特别漂亮。</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前的台阶坡度较陡,据实地描述超过45度,需手脚并用攀爬,这一设计与其依山而建的高台结构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建于三面环山的坡地,东大殿位于最高处的高台上,台阶的陡峭坡度与山体开凿形成的高台结构直接相关,通过地形落差烘托建筑的雄伟。</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坐落在寺院的中心位置,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殿内的木结构采用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柱子粗壮有力,斗拱硕大精美,梁架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与大气。殿内还保存着唐代的彩塑、壁画和墨书题记,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与建筑本身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的明五间开间是等开间的,对应主佛坛上,一共有五组塑像,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两边分别是阿弥陀佛和弥勒佛,每组塑像以主佛为中心。这个布局说明在一千多年前,工匠就已经注意到了人眼的视线与佛像高度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的建筑布局也独具匠心,整个寺院以东大殿为中心,其他建筑如文殊殿、普贤殿、伽蓝殿等环绕四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落。这些建筑在风格上与东大殿相互呼应,又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佛光寺独特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有四绝:木构、塑像、绘画和墨迹。一绝是木构;二绝是塑像,佛坛以唐塑为主,沿墙以明塑为主;三绝是绘画;四绝是墨迹,主要存于梁下门后。</p> <p class="ql-block">寺庙周边风景秀丽,林木葱茏,山径深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以地方特色为基础,以中国杂粮之都、东方佛教之都、晋北温泉之都为支撑,复现明清时期忻州古城商贸繁盛、休闲安逸的社会生活画卷。云集上百家当地及全国名优小吃、主题餐厅和特色民宿,文创小店、酒吧、咖啡馆等应有尽有,为游客呈现丰富多样的旅居体验。</p> <p class="ql-block">四座城门是重要出入口,东门 “永丰门”、南门 “景贤门”、西门 “新兴门”、北门 “拱辰门”。每座城门建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南门城楼最壮观,登楼可览古城内外景色。城门外设瓮城,设计巧妙,敌军攻入可 “瓮中捉鳖”,增强城门防御能力。</p> <p class="ql-block">非遗手工艺品店展示剪纸、葫芦烙画、核雕等,体现丰富的地方非遗文化。</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融合山西传统美食精髓,有独特地方特色。美食以面食和炖菜为主,口味浓郁,注重食材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大街小巷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展现出古城的热闹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辣子坊店门口的石磨辣子粉。</p> <p class="ql-block">小吃街提供荞面河捞、莜面栲栳栳、卤猪蹄等几十种地道美食,价格亲民且明码标价。</p> <p class="ql-block">品尝古城内的各种特色美食,让味蕾也沉浸在古城的独特韵味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