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咚咚咚,咚咚咚……”开场的大鼓已经响起来,合肥市老年大学两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前一天的那场大雨,把校园地面冲刷的干干净净,树叶也洗得发亮,不到七点已经有许多同学在各自的教室里化妆了。灰白的发丝或被高高束起,或松散垂落,发丝间偶尔夹杂着几缕未曾褪色的深色,在晨光中倒像是一件柔美的发饰。“小美女,我们是第六个节目,你得抓紧点,别耽误事了。”言语中透露出些许的紧张。</p><p class="ql-block">大礼堂里已经坐满了前来观演的同学和助力团。有人轻声交流着节目,更多的人举着手机的相机,为伙伴们拍下舞台上精彩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觉得蛮可爱,蛮可爱的……”你听,朗诵者吴勇大姐正深情演绎。这是我们文学班的节目--散文诗《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的遗作之一,是革命家用赤子之心描绘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礼赞,以文学为载体传播对光明未来的坚信。吴姐从接到任务就深入了解了文章的创作背景和内涵,又有深厚的播音功底,虽然我人在后台,并不能看到到吴姐的表情,但仅凭声音就能感觉到她的专业,从容,自信。语气时快时慢,低沉时仿佛古琴余韵,高亢处又似惊雷破云而出。让我这领队不由得报以掌声并脱口喊了声“好”。</p> <p class="ql-block">换服装的空隙,在大厅听到两名中年女子在跟志愿者聊天,“昨晚都被邻居在小区群里投诉了,他(她)平时都在小公园练习,昨晚估计想加深印象,就在家里练了会,结果被提了意见,只能跟邻居解释、道歉。哈哈。”看来这是不放心,陪着父(母)亲一起来表演的子女。</p><p class="ql-block">舞蹈来了。</p><p class="ql-block">古筝、钢琴也上台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三月的江南,是一幅被春雨浸润的长卷,处处流淌着温婉与诗意,请听合唱《杏花春雨走江南》。”主持人话音一落,合唱团的姐妹们优雅的双手轻提红色长裙,微笑着走到台前,自然地按高、中、低音站成弧形。随着指挥老师的一抬手,清亮的音色便缓缓传向礼堂大厅。三个声部层次分明,和声饱满,之前那个半音总跟不上趟,几次排练后也掌握了技巧,“咦呦”,“咦呦”,“咦呦”,三个声部此起彼伏,过渡的非常自然。此刻的空气里,悬浮的不仅是音符,还有我们交换的的默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来人老了,也还是需要舞台的。只不过年轻人的舞台在诗和远方,而我们的舞台,就在这小小的礼堂里,在儿女们的目光中,在自己终于敢于释放的、压抑了大半辈子的那点念想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