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华古水城台儿庄游记(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续前篇)</div> <b>刀楼:</b>曾为关帝庙中的观戏亭,现内置青龙偃月刀,为一整块灵璧石材,长4.5米,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为关羽使用的兵器。 <b> 赤兔马:</b>高2.3米,紫红色,可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初为吕布坐骑,继之为关羽坐骑,关羽卒后,为马忠所得,因念旧主,遂绝食而亡。 <b>鲁班祠:</b>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木工巧匠和发明家,他的智慧和技艺被后人广为传颂。设立鲁班祠,是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工匠的敬仰和纪念。 鲁班祠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融合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祠内陈列着鲁班的生平事迹、发明创造以及对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贡献。 <b>奚仲祠:</b>奚仲,东夷薛国人(今山东省枣庄市),夏朝时期工匠,相传其发明了两轮马车。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 <b> 天齐坊:</b>俗称“东岳庙”。清代曾重修缮过,后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战火,台儿庄古城重建时,对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11年按照明代建筑风格在原址恢复了天齐殿、阎罗殿、三星殿等建筑,天齐庙主奉东岳大帝,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是其进香日。主殿进深1间,面阔3间,建筑面积86.25平方米,供奉东岳大帝,因唐玄宗封其为“天齐王”故称天齐殿。 <b>东岳大帝:</b>盛传为《封神演义》中的黄飞虎。兴周灭商一战中,战死于渑池,武王评价黄飞虎“威行天下,义重四方,施恩积德,人人敬仰,真忠良君子”。姜子牙特封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人间吉凶祸福。 <b>五色神牛:</b>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兽,也叫五彩神牛,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坐骑。据说五色神牛是一匹神骑,具有五色毛发,力大无尽,不惧凶兽,可以托云走路。 <b>阎罗殿:</b>2011年重建天齐庙时原址恢复,系该庙西配殿。进深1间,面阔3间,建筑面积54.72平方米,供奉阎罗王。 <b> 三星殿:</b>2011年重建天齐庙时原址恢复,系天齐庙的东配殿。进深1间;面阔3间,建筑面积54.72平方米,供奉福星、禄星和寿星等蓬莱三仙。 (福星) (禄星) (寿星) <p class="ql-block"><b>泰山行宫:</b>俗称泰山庙,里面主供奉的是碧霞元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泰山奶奶”,在台儿庄的历史上,泰山庙是香火最旺盛的一座庙宇,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四月十八都是泰山行宫传统的庙会,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前来进香祈福。</p><p class="ql-block"> 泰山行宫2011年在原址上进行了重修,门口两座石狮子威严端庄,推开红色正门,墙面上的彩绘活灵活现,左青龙右白虎,中间是王灵官,抬头往上看去,一盏六角灯笼高高挂着与顶上的图案相映成趣。</p> <b>碧霞宫:</b>2011年原址重建,主供泰山娘娘,也就是东岳大帝女儿碧霞元君,左右配祀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 (碧霞元君) (眼光娘娘) (送子娘娘) <b> 观音殿:</b>2011年重建泰山行宫时原址恢复,系泰山行宫东配殿、进深1间,面阔3间,建筑面积62.6平方米,供奉观音大士。 <b>财神殿:</b>2011年重建泰山行宫时原址恢复,系泰山行宫西配殿、进深1间,面阔3间,建筑面积62.6平方米,供奉文、武财神及文昌帝君。 <b>如来佛殿遗址:</b>该遗址为原泰山行宫的后大殿,如来佛殿的(又名“佛爷殿”)旧址。如来佛殿始建于北宋时期,坐北朝南,进深1间,供奉如来佛祖,曾因遭珈河水溢之灾、郯城地震之劫及台儿庄大战战火而多次重修。 <b>观音堂:</b>俗称“百子庙”,位于台儿庄古城安澜岛西部,占地400平方米,有大殿三间,供奉送子观音。观音堂始建年代无考,毁于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战火,2012年重建。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日(观音诞辰)、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证得果位)、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为观音堂进香日,远近数十里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求子、祈福。 <b>马神庙:</b>该庙供奉灵官马元帅(俗称“马王爷”),传说马王爷长有三只眼,又称“三眼灵光”、“三眼灵曜”。 <b> 月老庙:</b>始建于明朝末年,清初花、郁两家出资重修,是祭祀“媒神”月下老人。1938年毁于台儿庄大战战火,于2012年重建,每年二月十二花朝节为月老庙香火日,善男信女终日络绎不绝。 月下老人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牵红线的红喜神,又称“月老”,也就是媒神,月老庙前有一个永结同心的大钟。 <b>汉画像石:</b>素有“绣像的汉代史”之称的汉画像石,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先民刻划在墓室、祠堂等建筑上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它的存在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以及建筑、绘画、书法和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b>清真古寺:</b>俗称北大寺,位于台儿庄古城城区东部中正门西南约200米,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阿訇李中和主持兴建,占地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为台儿庄最早的寺院之一,建有礼拜殿25间,大、小讲堂8间及配房、门楼、过厅等,整体建筑庄严肃穆,典雅辉煌,布局紧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台儿庄大战遗址参观线上的重要景点,也是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属人文资源范畴。 <b>清真寺大殿:</b>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琉瓦红墙,金碧辉煌,为回民做礼拜的地方,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b> 望月楼:</b>为7层建筑共28米高,瓷砖绿瓦,翘檐走廊,四面展角,雕梁画栋,巍峨耸立的飞檐走壁,为古色古香的清真古寺平添几分清幽壮丽,精致的牌坊与清真寺建筑风格一致。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中,清真寺是186团一个指挥所,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单是来回拉踞战就打了七天七夜,当时殿堂寺外尸体遍地,血流成河。日军溃逃时,放火烧毁寺内的楼堂并殃及两棵苍柏,现存讲堂、房舍、古柏、门楼及墙壁上仍弹痕累累,满目疮痍,寺内遭受战火幸存的两棵苍柏一枯一荣,仍傲然挺立,象征中华民族威武不屈之精神。 <b>天主教堂:</b>欧式建筑,始建于清末,原由德国籍神父传教,信众最多时达 200 多人。在台儿庄大战期间毁于战火,2010 年重建。天主教堂是典型的流行于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正立面朝向西方,尖塔高耸,整座建筑呈直升线条形,屋顶是哥特式建筑特有的尖屋顶,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这种高耸的屋顶会让他们离上帝更近。 清清古运河的水,静静地依偎在小城身旁,以她独特的秀美和灵气装扮着小城的春夏秋冬。人们常会把江南形容为烟雨江南,而江北水乡台儿庄既有北方的豪迈爽朗,又兼备江南水乡的富丽秀美,形成了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运河文化。古城内运河小船浆声吱吱呀呀,笑语欢声回荡在运河两岸人家,听那声声古筝悦耳琵琶,幽宅深巷传唱出人间繁华,一条运河,流淌着千年文化,倘徉在台儿庄古城,似如四季婉转在梦里。 台儿庄内亭台楼阁遍地,小桥流水人家,溪泽环绕街巷,扁舟摇曳入画,苍松古柏葱翠,听观鸟语花香,没齿难忘之美,大运河台儿庄段历经了气象万千的繁盛和战火的更迭,仍然充满着朝气蓬勃,伴随运河源远流长的文脉,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愧为东方水城威尼斯、水上古镇的“天下第一庄”……台…儿…庄。 轻松漫步在台儿庄景区的石板路上,或是静静地站在石桥的廊坊上,欣赏小河中的船来船往。游客可以坐画舫畅游于古运河上,逛累了可找一家安静的茶馆或临河的咖啡馆、酒吧坐一坐,看看书、发发呆、听听音乐,享受各种各样的闲情逸致,感受生活是如此的惬意与雅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不及台儿庄的灯火辉煌。”踏着青石板的巷路,一路走到了熙熙攘攘的美食街,酒吧喧嚣热闹,霓虹灯放肆闪耀,乐队在小舞台上尽情的表演歌唱;打着非洲手鼓的店老板,和着电吉他的音响唱着欢快的歌曲,引得路人驻足观看,拍手称好。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不及台儿庄的灯火辉煌。”台儿庄的夜景美的让人无法想象。 枣庄人民也是比较讲究吃的,比较特色的有当地的菜煎饼、煎饼果子、煎饼卷大葱、黄花牛肉面、辣子鸡等。 黄花牛肉面,确实是好吃,面条劲道,里面少许牛肉,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不要奢求太多牛肉,但的确是牛肉、牛骨熬的汤,咸而鲜美。从台儿庄停车场下车后往北走,过了一座桥,左拐,过一个路口,你就会看到路北边有很多小吃,其中那里有一家黄花牛肉面,做的味道美极了,牛肉面店面不大,里面也就五六张桌子,却坐满了人,老板和老板娘热火朝天的忙活着,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来吃面的游客。牛肉面馆的东边有一个肉夹馍店,还有一个馄饨店,据说这里的馄饨是牛肉馅的,可惜客满了,未能品尝牛肉馅馄饨。 黄花牛肉面原是回民的斋节主食,除夕夜家人欢聚一堂守岁,汉民包饺子,回民就炖黄花牛肉汤,文火炖煮一夜的牛肉大骨头汤,和着金针黄花菜及“浇圈儿面”,就着年糕一起吃更美。<br> 台儿庄的辣子鸡更有名,到台儿庄,饭店都主打辣子鸡菜,品尝一下,果真名不虚传,确实是台儿庄的一大名吃。枣庄有句老话说得好“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枣庄”,可见枣庄人民是多么爱吃鸡,晚上吃鸡,大吉大利! 菜煎饼、煎饼果子是以各种时令蔬菜,用当地的特殊做法将熟菜卷在煎饼里的一种做法,外酥里嫩、味道咸适、鲜美、好吃又营养! 煎饼卷大葱,没敢去尝试,煎饼卷大葱有一种有趣的吃法叫“甩头吃”,就是你从这边咬一口煎饼,面部要甩到另一侧才能把煎饼咬下来,或者撕下来。关于煎饼卷大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有一个外地人第一次来到枣庄这里,中午去了一个饭店吃饭,看到人家点的煎饼,他也要了一份,结果没咬动,便质问服务员:“服务员,你是不是看我是外地人,给我上的煎饼跟他们的煎饼不一样?为什么人家一下就咬下来,我这费了半天劲没咬下来?”哈哈一笑。 酒吧一条街,灯红酒绿,个性十足,是抒发着多少俊男靓女澎湃与激情,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情感驿站。一打啤酒、一对笑涡、一双流眸,伴着运河中的桨声船影儿,闪闪烁烁既近又远。 中华古水城,历经千年的风霜雪雨,她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座桥梁,都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漫步行走在历史古城的石板路上,欣赏那一条条古色古香的街巷,仿佛似穿越那种魂牵梦萦的时光隧道,古街水巷沧桑历史的痕迹若影若显,似乎是彰显古城文化底蕴的缩影…… 夜深了,小船在河道内悠悠前行,穿过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巷,享受着如梦如幻的感觉,两岸的红灯笼温柔地映在水上,宛若一幅绚丽的水彩画,夜越深四周愈发安静,灯光照亮整个夜晚,更显出台儿庄水乡独有的韵味。 台儿庄,一座英雄的城市,一个值得敬仰和慢慢品读的地方。(全篇完)(整理记录於2025年6月20日) <b>摄影、文字、编辑:</b>张永胜<br><b>网名:</b>佛 缘 <b> 美篇号:</b>17317369<br>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台儿庄的景点真的很多,由于是两次游台儿庄,为了多整理与景点贴切的照片,照片的背景就呈现了冬与夏的不同,有些照片用手机拍摄,像素有限,聊作到此一游以记录为主吧)!喜欢我的作品请在下方点赞、点评、关注,欢迎欣赏、收藏和分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