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葆婴妈妈:43.一张图,一架桥

玉露生金@小九九💎

<p class="ql-block">43.一张图,一架桥</p><p class="ql-block">十年前初来葆婴的时候,发现在各个部门的各种会议上总会出现一个矩形图,即后来印在公司手册上的《葆婴母婴需求发展模式图》。</p><p class="ql-block">这张图让我们对母婴所处的不同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一览无遗。而当时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把母婴从孕期、婴儿期、幼儿期等各个阶段生理、心理变化的细节加以描述和确认。因为做了多年的儿科医生,可以说对这张图里的内容都是十分熟悉的,不觉得有什么需要特别强调的,所以对公司如此重视这张图感到有些困惑。</p><p class="ql-block">明明是一家营养保健品公司,为什么不让我了解产品内容而要对这张图做如此细致的研究?坦言说,那是一份十分枯燥的工作。有时为了确认一个数据,要翻数本国内外的专业著作,查找,对比,甚至咨询其他专家等等。</p><p class="ql-block">一天,当我正核对着这张图上的有关数字时,总裁Matthew Estes先生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的身后。“Winnie,辛苦了。”每次和总裁的接触都能感受到他真诚的关爱和鼓励。也许他从我的眼神中感觉到了我的困惑,接下来他用当时并不熟练的中国话说:“这张图很重要哦,它能让我们帮助更多中国的爸爸妈妈。”他认真的表情和坚定的语气促使我开始重新审视面前的这张图表。</p><p class="ql-block">当我放下儿科医生的身份,让自己以一个普通妈妈的心态重新面对这张图时,我突然感觉枯燥的图表变得鲜活起来,随着图表中横竖坐标的延展我似乎看到了儿子当年日新月异的成长岁月。</p><p class="ql-block">利用休息日,我翻箱倒柜地找出儿子小时候我给他记的日记、照片甚至当年的病历本,那里有儿子快乐的成长故事和爸爸妈妈的幸福回忆。在当年儿子的一个体检本上我发现一页《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过程》表。记得刚看到那张表时我是那样的如获至宝,因为那上面列有孩子各个阶段肢体动作、语言、社会适应能力等行为标准。比如说几个月开始牙牙学语、几个月开始认人、几岁能自己穿衣服、多大能自己讲故事等等。这样,父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参照。我当年就是用这张《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过程》表,对比着儿子的成长,发现他的哪项技能发展超前,哪项滞后,并有意识的对滞后的地方加以关注和引导。这样不但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直观认识,对儿子的培养也有了明确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孩子的潜力和特长,让养育孩子的过程更主动、更轻松。</p><p class="ql-block">如同走出沙漠的人必须有罗盘一样,妈妈养育孩子也要有方向。</p><p class="ql-block">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公司各部门的工作都会关注这张《葆婴母婴需求发展模式图》了。企业产品和资讯服务的研发都是基于模式表中母婴各阶段的需要,总裁的用意也是不遗余力地满足孩子和父母的需要,这是做事业的出发点和创办企业的初衷。</p><p class="ql-block">现在,这张模式图已经成了所有营养顾问关注母婴和家庭健康的工作指南,成为很多父母孕育孩子的参考,更成为企业联系母婴健康需求的桥梁。可能模式图的内容会随时间的变化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葆婴关爱母婴、关爱家庭健康的不懈努力和对客户的责任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