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久以来,针对中国GDP数据真实性的国内外质疑声始终不断。</p><p class="ql-block"> 6月6日,美联储发布了<b>《中国真的在以5%的速度增长吗?》</b>,似乎是给中国说“好话”,这也许是我们能看到的这个报告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检验中国GDP数据的真实性,研究采用Barcelona(2022 )的方法,基于工业生产、零售额、房地产市场数据以及其他国家报告的对华出口等大量反映中国商业周期的指标,使用动态因子模型从这些序列中提取一个共同因子,并利用这个共同因子构建中国实际GDP的替代指标。</p><p class="ql-block"> 如下图所示,红色实线为替代指标,黑色虚线为官方数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出,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替代指标的波动较官方数据更为明显。</p><p class="ql-block"> 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2010年代后期,中国官方GDP增速变得极为平稳。这一时期的中国,不仅出现了对金融稳定的担忧和对增长潜力看法的转变,还见证了股市的大幅回调、持续的资本外流以及大幅度的汇率波动。替代指标显示,中国GDP增速从 2014年初到2015年初下降了5个百分点,随后出现了类似幅度的反弹。相比之下,官方GDP则平稳回落。</p><p class="ql-block"><b> 2020年以来,中国官方数据的过度平滑现象则有所减弱,替代指标与官方数据走势接近。这表明近年来官方GDP并未被夸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是什么支撑了中国经济5%的持续增长?</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研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全球对中国商品的持续需求以及促进自力更生的产业政策。但同时,国内消费从未完全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关键的是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2020年8月“三条红线”出台以来,全国住宅建设和地产销售额分别下降了40%和70%。由于中国家庭四分之三的财富与房地产挂钩,房地产市场崩盘不可避免地给消费带来压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综上,中国官方近期并没有夸大GDP增长。但是,随着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制造业产能过剩等问题持续发酵,刺激国内消费将成为维持5%经济增长的必选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