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洋湖志》编写第十四次推进会

程制荣,浙江台州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7日上午,《鉴洋湖志》编写第十四次推进会,在“鉴洋湖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召开。</p> <p class="ql-block">会议由台州市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广星老师主持。</p><p class="ql-block">湖志第14次推进会主持词</p><p class="ql-block">彭主任,各位编友,上午好:</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这一次推进会开始,要走向鉴洋湖畔广袤的土地,今天我们第一站就走进指挥部,感谢指挥部,感谢蔡主任和彭主任的周到安排,特别感谢彭主任今天亲自到会指导。</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来指挥部,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指挥部报告下我们这近两年来的工作推进情况,听取指挥部领导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建议。</p><p class="ql-block">在会议议程正式开始之前,我还是将今天参会人员再一次向彭主任做个介绍。</p><p class="ql-block">再介绍彭主任,</p><p class="ql-block">下面先请彭主任致欢迎词吧</p><p class="ql-block">上午的议程主要是四项:</p><p class="ql-block">1,向指挥部报告湖志编写至今的情况;</p><p class="ql-block">2,大家通报交流下上次推进会以来的编写进展情况;</p><p class="ql-block">3,重点讨论一些议题;</p><p class="ql-block">4,现场参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展馆。</p> <p class="ql-block">壹、鉴洋湖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副主任彭艳艳同志致欢迎词:热忱欢迎《鉴洋湖志》编写组各位老师再次莅临鉴洋湖开展调研探讨,共同推进湖志编写工作。鉴洋湖志是记录鉴洋湖区域人文、地理等历史情况的重要载体,编撰湖志工作非常有意义,各位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开展现场踏勘调研、走访各届历史研究人员和当地百姓、到各部门查找翻阅史集资料,我对各位老师辛勤的付出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我平时忙于面上工作,对湖志编写工作参与较少,深感惭愧,下阶段要一定多用心多参与,谢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然后彭主任介绍鉴洋湖项目规划及当前主要工作推进情况,包括生态修复、公园内配套设施建设、征迁工作、安置房和过渡房建设情况等,并介绍了鉴洋湖宋韵水街(一期)项目建筑和策划运营相关方案。</p> <p class="ql-block">贰、向指挥中心报告前期工作</p> <p class="ql-block">张广星老师代表编写组,向湿地公园报告工作</p><p class="ql-block">下面先开始第一个议程,由我向彭主任报告下编写情况,请各位作补充。</p><p class="ql-block">这两年来,我们各位编友埋头分块先做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编写工作,到了现在,2025年半年快要过去的时候,我们的第一阶段工作,也就是材料的收集和各块初稿的编写,都已大致完成。现在正转入材料的深度整理和编写的完善阶段、提高阶段。我们计划十月份之前,各块完成初稿的编写。十一十二两个月,大家重点探讨全志稿的框架和结构,这个问题很关键,很重要。当然,我们一开始就有了框架和结构的计划,大家的各块编写责任就是结构解构以后的责任落实。但是,在具体资料搜集和编写的过程中,我们搜集到的资料,我们拓展出的一些重要而又精彩的内容,如大家对鉴洋湖畔九年制教育办学情况的回顾,对下乡插队知青生活的回顾,对卫生院和文艺宣传队业务开展情况的回顾,金也的古今名人和鉴洋湖的故事,郑晶的走访回忆录等,都需要对原先的结构和框架进行微调,突破和完善。二是编写的元素组合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图配合问题。作为志书,自然是以文字为主,但我们这部志书不是藏之名山的馆藏著作,而是要面向大众的兼具可读性的著作。而可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尽量要贴近群众生活,要有乡土性和烟火气。所以我本人特别欣赏金也的名人故事,缪老师提供、蔡士达编写的民间故事,蔡士达编写的民间习俗,以及关于当年鉴洋湖畔生活的回忆文章。二是在语言上,我们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志书过于拘谨严肃的文风,而要从内容出发,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文图配合。现在是读图时代,我们要做到图文并茂,但配图要配到什么程度,也要事先商定。我想今年年底这两个月,我们的责任也很重。</p><p class="ql-block">明年的上半年,主要是全书的合龙和通稿工作,以及向各界人士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臭媳妇见公婆见公众的阶段,目的是根据公婆和大众的意见,然后将新媳妇打扮得越来越俊俏。我们最后是要以文质彬彬的美好形象提交出版社的。</p><p class="ql-block">这个过程可能半年不够,现在暂定半年。明年下半年书稿要提交出版社。</p><p class="ql-block">我要报告的内容大致这些,重点谈下阶段的工作,至于各人两年来的编写情况,还是大家自己谈吧。一定要简洁,每个人三五分钟,不超过五分钟,因为我们后面还有不少内容。</p> <p class="ql-block">叁、专题讨论部分</p><p class="ql-block">一、张广星老师就人物编写报告。</p><p class="ql-block">古代人物部分,素材都是金也先生从各氏族的族谱中读取出来的,其中断句和释文、电子文本的生成,黄晓慧和小林,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关于古代人物的编排,我考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简单些的,就是直接拿这些古文来编排,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就是古文有些古奥,不通俗,很多人读不通,那就势必像金也现在做的一样,给古文加注释。但志书的体例又不允许文本中出现词语注释。而且古人用古文,现当代人物用白话文,语体风格上就不一致。</p><p class="ql-block">如果不能这样,就要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再加以编写。但这样做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也有个问题:我们对古文的词意和文意的理解是否都准确、到位?当然我们现在可以请AI或DEEPCEEK来帮忙翻译,但它翻译的准确性的基础是我们给它的文本,也就是我们的点读是否准确无误。</p><p class="ql-block">所以到底古代人物部分是直接用古文,还是用现代文,这是首先要确定的。</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问题是现当代人物,上次提交给大家的,是详传人物和简历人物放在一起,我自己看着也不舒服,友宝兄专门来电,说这样不行,看着很乱,长短错落,即使是简历人物,有的还是比较长,有的则很短。需要编写相对规范。虽然不能做到整齐划一,但也要有一定的尺度。我认为友宝的意见很有道理,跟我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一是把详传人物和简历人物分开来编排;二是简历人物要从简,有些简历人物不够简洁的,要消肿。大家对现当代人物的编写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也请大家发表高见。</p> <p class="ql-block">二、程制荣同志就第一编——鉴洋湖地情(鉴洋湖海陆嬗变;群山,古道;村落)前三章的编写修改作了发言</p><p class="ql-block">两年来,在院桥镇党委政府和湿地公园保护中心的关心支持下,争取今年合垅,明年报审。</p><p class="ql-block">第十三次推进会以来,颜研究员提出了修改意见。我着重在修改。</p><p class="ql-block">第一章鉴洋湖区域的海陆嬗变与文明印记”</p><p class="ql-block">海侵 海退</p><p class="ql-block">落海殿</p><p class="ql-block">泥炭</p><p class="ql-block">附录:《落海殿记》</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群山 古道</p><p class="ql-block">第一节群山</p><p class="ql-block">第二节古道</p><p class="ql-block">西泽古道</p><p class="ql-block">台温古道</p><p class="ql-block">附录《张先之墓译文》</p><p class="ql-block">第三章村落</p><p class="ql-block">第一节概况</p><p class="ql-block">第二节村落</p><p class="ql-block">十个行政村户数,人口数统计到,2024年底。</p><p class="ql-block">原村庄及自然村户数、人口数统计到2014年底。</p><p class="ql-block">意见:编写组的同志对真实性有意见,专家对规范性有意见。</p><p class="ql-block">“回忆文章”中小学收集很难,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距离很远。</p><p class="ql-block">天道酬勤</p><p class="ql-block">地道酬德</p><p class="ql-block">人道酬诚</p><p class="ql-block">以此自勉和共勉[微笑]</p> <p class="ql-block">三、路桥区诗词楹联协会原会长蔡士达老师就鉴洋湖诗词歌赋搜集整理情况作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四、路桥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友宝同志就第二编水情(水系,河道,桥梁,水闸,航运)的编写修改作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五、台州市永宁书画博物馆金也馆长着重就鉴洋湖古代人物传编写作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六、台州水务集团、滨海水务总工程师郑晶同志发言</p><p class="ql-block">6月快要翻篇,这一月以湖志写稿为中心,完成了五篇初稿编写任务,时间过得十分充实。其中鉴湖历任书记、乡长(主任)稿子的尾部还需下阶段再核实。</p><p class="ql-block">在采访中,有我孩童时认识的长辈再相约,也有一面之交老同志,追忆往事都显格外亲切。当然,有个别老人对往事不堪回首,增加编写难度,我也只好理解。</p><p class="ql-block">通过湖志的编写搜寻,延伸了自已对当地历史和跨行业的认知,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p> <p class="ql-block">七、温岭报资深记者黄晓慧老师作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八、院桥镇文化站原站长缪新岳同志就几个小学的情况采集整理作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九、黄岩历史学会潘学源先生作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十、黄岩区上郑乡原党委书记陈新国同志作了书面发言</p><p class="ql-block">大家好!近期我主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现向大家作简要汇报。</p><p class="ql-block">一是协助郑晶老师采访鉴湖公社邮电所材料。我积极配合,主动做好前期沟通与资料收集准备,与郑老师共同梳理采访重点,顺利完成采访工作,为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素材。</p><p class="ql-block">二是考察、协调、收集洋岙路廊相关资料。我及时与桐村村副书记陈仙法沟通对接,多次跟进催促,确保洋岙路廊文字材料按时提交。同时,与梅建群同志一同前往实地踏看,对路廊的地理位置、建筑现状、周边环境等进行了记录和分析,为后续该路廊的撰写工作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三是考察、协调、收集山北尤路廊相关资料。我与梅建群同志走访了山北尤村老同志尤国银,围绕山北尤路廊一事进行深入交流。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耐心倾听老同志讲述路廊的历史变迁、文化故事,收集到了一些的口述资料,虽然资料不多,但也有一定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十一、梅建群同志作了书面发言</p><p class="ql-block">程老师,单位临时有事,我参加不了今天的会议了,实在抱歉,很是遗憾。</p><p class="ql-block">现把我的近期工作发给您,请您审阅:</p><p class="ql-block">梅建群近阶段工作内容:</p><p class="ql-block">一是洋岙路廊调研。陪同陈新国书记到洋岙路廊调研,收集了一些资料。仙高老师前期在洋岙路廊拍摄了很多图片,两次影印了图片,尤其是《茶坊石碑》的主体部分的文字依稀能辨认,这为该路廊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二是山北尤路廊调研。陪同陈新国书记前往,但是现场并没有路廊已经不存在了,被采访人尤国银的口述资料也非常有限。</p> <p class="ql-block">湿地公园保护中心金俞辰同志参加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肆、参观了鉴洋湖生物多样性展览</p> <p class="ql-block">附一</p><p class="ql-block">鸡笼山山门两副楹联</p> <p class="ql-block">上鸡🐔笼山。山门上有一副楹联</p><p class="ql-block">玉皇殿山门</p><p class="ql-block">一片山光十里鳞波收薄雾</p><p class="ql-block">数声鼓韵半天楼阁耸云霄</p> <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一路松声时疑雨至</p><p class="ql-block">半空岚气忽见云飞</p> <p class="ql-block">附二</p><p class="ql-block">神秀鉴湖,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照片由国家一级摄影师程仙高拍摄和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