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升对习作教学的把握能力,推动教学经验交流与专业成长,6月12日,红旗小学四年级语文组开展了以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为主题的集体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活动流程</p><p class="ql-block"> (一)教材剖析与目标明确</p><p class="ql-block"> 教研起始,备课组长围绕教材展开深度解读。指出《我的“自画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习作,清晰、生动地向他人介绍自己 。需达成的核心目标为:学生能抓住外貌、性格、爱好等关键特点刻画自己;学会运用具体事例支撑特点,让“自画像”鲜活立体;同时,借习作深化自我认知,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 </p><p class="ql-block"> (二)教学策略研讨</p><p class="ql-block"> 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踊跃分享策略。在导入环节,提议用趣味游戏,如“猜猜我是谁”,呈现含自身特点的描述片段,激发学生兴趣与表达欲 。指导学生抓特点时,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描写,让学生发现突出特点的重要性,像对比“喜欢看书”与“一拿到书就沉浸其中,忘记吃饭”,感受细节与事例的作用 。对于难点突破,建议搭建“特点 + 事例”写作支架,结合班内同学实例示范,降低写作难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学情分析与对策</p><p class="ql-block"> 经研讨,明确学生常见问题:一是特点提炼笼统,如仅说“我很开朗”,缺具体表现;二是事例选取平淡,难体现独特性;三是语言表达平铺直叙。针对这些,教师们提出:课堂上强化“找独特”训练,鼓励学生挖掘专属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小事选事例,以小见大;开展片段仿写、好词好句积累活动,丰富语言表达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活动成效</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教师们对《我的“自画像”》习作教学达成共识,梳理出清晰教学路径:从趣味导入激活热情,到分步指导抓特点、选事例,再到针对性解决学情问题 。后续教学中,教师们将把研讨成果落地,优化课堂,助力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温度的“自画像”,提升四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质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