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诗笺雅韵

<p class="ql-block">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著名词人。他是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p><p class="ql-block">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康熙十二年(1673年),他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纳兰性德补考殿试,赐进士出身,后被任命为御前侍卫,多次随康熙游历四方。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奉旨出使梭龙,归来后晋升为御前一等侍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纳兰性德病重离世,年仅三十岁。</p><p class="ql-block"> 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一生创作了348首词作,著有《侧帽集》《饮水词》,后人将其合编为《纳兰词》。其词题材广泛,包括悼亡词、边塞词、爱情词等,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长相思·山一程》等都是经典之作。他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在清初词坛占据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此外,纳兰性德还擅长书法,是藏书大家,编有《通志堂经解》,在当时创造了自由的文学气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熙帝对江南汉族文士的态度,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