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光荣的成长》(43)•过无人区

老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小就见过《光荣的成长》这本书。为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解放军零九三六部队即26军于1957年8月1日编印了这本文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拿到近70年前有些泛黄的《光荣的成长》这本书时,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是26军战争年代艰苦奋战的真实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了它,会让人想起:26军部队是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旷古未有的各种艰险,战胜了多少难以忍受的困难。有多少英雄的战士,以非凡的勇敢与智慧,为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奇迹;有多少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贡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集中有26军前辈胡克勤《过无人区》的文章,我仔细阅读了英雄前辈的回忆文章,深受鼓舞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吴化文的功与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克勤《过无人区》里提到抗战时期吴化文把鲁中一些地方清剿成无人区。</p><p class="ql-block">  吴化文于1904年出生于山东,民国5年他开始读小学,后来加入西北军,成为军阀冯玉祥勤务兵,并担任过排长等一系列职务。冯玉祥爱惜人才,送他去北洋陆军大学读书,结果他却背叛恩师投靠韩复榘,随着韩复榘加入了国民党。不过他在抗日期间表现突出,在与日军的战争中,重创日军。但是在他39岁时他却突然投靠汪精卫,成为日伪军,对共产党员痛下杀手,丝毫不顾同胞之情,甚至在鲁中一带制造无人区,对中国同胞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和驱赶。之后,汪伪军失败,日寇投降,他又一次投靠蒋介石。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脚踏两条船,在国民党阶段,一方面又暗中与共产党偷偷联系。在国民党不敌共产党时,他率部队解放南京,用功绩来换取生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动了济南战役。面对势如破竹的人民解放军,吴化文心中恐惧不已。在强大求生欲的控制下,他甚至让妻子林世英想想办法。吴化文小舅子李昌言就是中共地下党,以前总是来劝他起义,但是蒋介石给他升官之后他就与小舅子断了联系。他只好让妻子去联系小舅子。8月4日,李昌言终于抵达济南,吴化文赶紧对他说:“我深感自己之前的错误,现在我想弃暗投明,你能不能向陈毅军长传达一下我要起义的愿望。”李昌言点了点头。几天后,李昌言告知吴化文:“我们对你的起义表示欢迎,但你以前做了不少坏事,在解放济南中立功或许才能得到人民的谅解。”吴化文连忙同意,还将自己的电台密码交给了李昌言,约好到时候电报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9月19日的夜晚,吴化文正式领兵起义,敞开了济南城的大门,打了个国民党将领王耀武一个猝不及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解放军与吴化文的里应外合下,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部队10万余人。同月24日,济南解放,王耀武等人被俘,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9日,吴化文的部队被改编为解放军第35军,南下奔赴淮海战役,并且在淮海战役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49年2月,解放军35军参加了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的气势一路打到了南京。国民党军仍想负隅顽抗,经过几天的战斗后,守城国民党部队全部被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4月24日,吴化文率领部队成功打进了南京,还占领了总统府,在南京上空升起了鲜艳的红旗。谁也没想到,竟然是曾经的“国民党将领”最先打进了南京,怪不得毛主席说他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大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第35军番号被撤销,并入了华东海军之中,吴化文也因为身体原因提出了退伍的请求。转业后,吴化文担任浙江省交通厅厅长一职,此后一直与妻子林世英在杭州生活,为人民做了不少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2年,吴化文因病在上海病逝,结束了他复杂多变的一生。去世时,周总理与各大军区都为他送来了花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化文此人,一生中多次倒戈,好在最终选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吴化文功大于过,有人说他过大于功。但无论如何,他确实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胡克勤《过无人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的感情就是这样,谁都爱自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九四四年的春天,我们鲁中四团的同志,听说去临胊参加讨吴化文战役,家是临朐的同志就拉开了:那里曾经是我们八路军解放过的抗日根据地。重重叠叠的丘陵地,在蓝天的笼罩下,一直伸开,与朦胧的远山御接。四五月里,满山的甜桃、红果,真引人咽唾沫。每到早晨,墙头的花公鸡拍打着翅膀,叫醒了我们,我们就随着老乡们上山种茶、锄苗……。可是,这次上级在战斗动员时却说,吴化文匪徒投降日本以后已把临朐搞成“无人区〞了。“无人区”的惨景到底怎样呢?我们都不敢想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月的一天早晨,我背着药箱,跟着部队来到临朐五井东南一带。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可是,一路上看到的却是干裂的豆地、苞米地;该是春耕的时候了,可是,见不到犁耙翻起的新土,到处像是经过了燎原大火一样。乌鸦麻雀,一群一群在田野上空飞掠而过,忽地落下来,啄啄,找不到粮食,又忽地飞往远方。我看到大大小小的村里净是破砖乱瓦,房子东倒西歪,房梁上的枯草迎风乱抖。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长满了锨把粗的蒿草,乱树稞子密集的覆盖着大街,到处碰不到一个人。我们奇怪:老乡都到哪去了呢?心里酸溜溜的。我们沿着屋前屋后仔细的瞅,看到院里、屋里有狼狗、黄鼠狼翻起的黄渲渲的鲜土。老狼把小狼生在炕底下,散出一股难闻的粪便的臭味。站在门口,朝黑洞洞的屋里一望,简直森人。大家都气呼呼的,不知是谁忍不住的骂:“只要抓住这些狗娘养的,非点他们的天灯不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找点水给病号喝,便走进一个看起来满像样的人家。刚跨进门槛,一阵风夹着黄蒿的臭味迎面扑来,叫人呕吐。我拨开蒿草,慢慢挪动着两腿,朝北屋望,只听到嗡嗡的一阵乱叫,我一愣,这里不是没有养锋的吗?我索性闯进去,屋里“黑古龙洞”的,隐隐约约地看到有一具死尸躺在炕下,密密麻麻的绿头苍蝇在上面翻腾,打架,臭哄哄地简直待不下去。我拍着自己晕乎乎地脑袋想:畜生!畜生!这些匪徒简直失去了人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了几天山沟,我们到了李家庄子,这是一个不大的山庄。为了做好战斗准备,我提了六斤小米煎饼,准备烘干它,搓碎搓碎,装进袋里。找了半天,找不到老乡,后来看到一家房顶的烟囱里冒着微弱的炊烟,我高兴极了,拔腿跑去,一看,屋里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用一个小砂锅煮树叶,两个五六岁的孩子紧蹲在锅子旁边,贪馋得瞅着。他们穿的简直遮不住身,浑身皮包骨头,脸色发紫发青,头发直竖着,眼深深地凹下去了,睁得很大,显然,他们饿的已经不死不活了。我看到这位老大爷用三个手指捏了一点盐粒和糠皮放进小锅里。树叶煮好,老大爷将树叶分成三碗,在那里硬咽。我越看心里越不是个味。这位老大爷罗锅着腰,头抬也不抬。我禁不住问了一句:“老大爷,光吃这个怎么能行啊?〞他这才抬起了头,脖子挑着几条青筋,高高的,望了望了我,有气没力地说:“不行?这个下顿还不知从哪里来呢!”我望着他,望着两个瘦巴巴的孩子,心里又是沉痛,又是气愤。接着老大爷上下打量我,还直盯着我胳膊上的符号,他用嘶哑的声音哭诉着:“俺这地方,可叫吴化文那些狗娘养的糟塌苦啦。同志,两年啦,连一粒粮食也没捞着吃。”他边说边指着自己的大肚子:“喏,光吃树叶不行啊,可这有什么办法!保长老爷天天领着人,拿着皮鞭,挨门挨户来搜,糠皮都要去喂马,藏在葫芦头里的种子也给翻腾出来,还指望什么种地呢?没有粮食,不吃树叶怎么办?可是,我这把年纪,拉着两个孩子,饿得走都走不动,树,又爬不上去,只好在树下拾点落叶,扒点树皮吃。一到冬天,树叶树皮都吃光了,就吃草种,草种吃光了,只好等死。同志,你瞧,俺庄原来六十多户人家,可是现在呢?年轻力壮的人被抓去当兵了,剩下的老人饿的饿死,吊的吊死;死在屋里,烂了,发臭了也没人管,一家家的死啊,狗都吃红了眼……路过的人都不敢进村!”说到这里,老大爷的眼泪扑扑的流下来,我也忍不住泪水盈眶,停了不大一会,他又哭着说下去:“俺是十一口家,两个儿子和大媳妇去年吊死了,二媳妇摘树叶从树上跌下来,摔死了,两个孙女和老伴连饿加病才死了不到一个月,剩下的这几个孩子饿的光哭。上个月叫外地人把一个小的领走啦,换了一块苞米饼。同志啊!你们八路是不是把咱老百姓给忘了!我老汉成天偷着磕头拜菩萨求你们来啊。〞我连忙对他说: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消灭这帮家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听说我要借锅烘煎饼,就急忙帮助我烧火。我解开包袱,老大爷和两个小孩直瞪着煎饼,还用指头沾上唾沫去沾掉在锅上的饼渣,孩子们望着我呜呜地哭。我马上明白了,拿了三个煎饼卷起来送给老大爷,我还不住地安慰孩子,不要哭。可是等我把煎饼烘好,回头一看,真想不到,老大爷竟把三个煎饼狼吞虎咽地吞下去了,连一点煎饼渣也没给孩子吃。两个孩子越哭越凶,我怎能受得住呢?可是,上级已经说过,一定要节省粮食,在无人区里是没有办法弄出吃来的,我剩下的煎饼顶多够吃两顿,给他吧,到打仗时咋办呢?可是不给吧,两个孩子又紧紧搂着我的腿。我望了望孩子,又看了看煎饼,宁愿自己挨着点,也不能眼看着孩子活活地饿死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两个煎饼塞到孩子的手里,头也不回,揣着满肚子怒火走了,迎着炮声和火光的地方走了,迎着大进军的征途走了……。</p><p class="ql-block">老马</p><p class="ql-block">2025.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