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谈及“死亡”,语出惊人!他说:“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不是怕死的时候的肉体的痛苦,死亡意味着唯一无二的自我将永远消失,万劫不复,这才是对虚无的真正的恐惧。”</p><p class="ql-block">被称为“哲学王子”的王德峰,在复旦大学授课的主场,最早是50人的小教室,换成了100人的大教室。最后换成了复旦著名的第三教学楼5301室,一间能坐200多人的阶梯教室。</p><p class="ql-block">假如有天,这个教室看到除了座位以外,走道,空地坐满人,甚至连窗外都有人,那多半就是王德峰教授在授课。</p><p class="ql-block">王德峰上课的时候充满激情,语出惊人,有一次他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怕死的民族之一,可是国人又有不怕死的,这个问题很哲学,值得好好研究。”</p><p class="ql-block">当时他这话一说出来,全场学生一片哗然。</p><p class="ql-block">然后学生就说,那中国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王教授脱口而出两个汉字:牵挂。为什么呢?王教授进一步解释。</p><p class="ql-block">他说中国人面对死神威胁的时候,都不愿意走。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人牵挂着。你牵挂着别人,别人牵挂着你。</p><p class="ql-block">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假如你已经做父母了,肯定是舍不得孩子的。这也是为什么孑然一身的人,反而好像了无牵挂。</p><p class="ql-block">每当说到生命的意义这类命题,就好像很宏大,没有答案,原来不是的。王教授就有说过,怎么去寻找生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王德峰首先问大家,我们对死亡的害怕,怕的是什么?他说:“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不是怕死的时候的肉体的痛苦,死亡意味着唯一无二的自我将永远消失,万劫不复,这才是对虚无的真正的恐惧。”</p><p class="ql-block">“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的这句感慨,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我们在这世间走过,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哭泣、每一份热爱与执着,都构成了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然而,死亡的阴影悄然逼近,它将无情地抹去这一切,仿佛我们从未存在过。</p><p class="ql-block">死亡,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读懂了死亡,才能懂得好好活着,人理解了死亡,就容易三观正确。</p><p class="ql-block">了了生死,你就不会执着于任何人和事,就会懂得一切皆流,无一物永驻,就会明白人这一辈子,就是个过程。过往终会遗忘,明天多想无益,活好当下才最重要。</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曾说:“这个世界只是一场梦,你一辈子执着的子女,亲人,只是你的一个缘。你一辈子放不下的家庭,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驿站。</p><p class="ql-block">你所追求的感情和名利,只是自我意识的幻影。当你梦醒来的时候,空空如也,满世界都是你的,整个世界又都是空的。”</p><p class="ql-block">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心无挂碍,人生才得自在。若是一味执着,不肯放手,人生只能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王德峰教授这番对于“死亡”的理解,真是字字珠玑。</p><p class="ql-block">王德峰教授这样深入浅出、让人醍醐灌顶的哲学内容,早就成了王德峰课上的常态,也正是他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模式,让他成为了”知识型网红”,深受学生和粉丝的喜爱。</p><p class="ql-block">对他的哲学导论课,学生们总趋之若鹜,就连上海弄堂里大字不识一个的很多老头子、老太太,也经常跑到复旦大学听他讲课。</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当他走在弄堂里时,被邻居老太太拦住了:“王教授,我天天都在听你的课呢。”</p><p class="ql-block">王德峰感到惊讶之余,也被感动了。</p><p class="ql-block">在挑战不断的今天,如何寻找目标和意义,寻找动力,也成为大多数普通人面临的人生课题。</p><p class="ql-block">王德峰写的这本《寻觅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换一个别样的思考维度,指出生活中那些被轻易忽略掉的现实,从而引起内心的反思。</p><p class="ql-block">在书中,王德峰通过对读书、教育、生活等话题的探讨,讲述一些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由此深入浅出地谈哲学问题,讲虚无、讲得失 、讲人性,教导人们踏踏实实地,在现实生活中寻觅意义。</p><p class="ql-block">《寻觅意义》这本书收获了很多读者的首肯:</p><p class="ql-block">网友说:“王德峰教授的语言真的很能引人思考,我想这种老师才配得上称为大学教师,是实实在在帮助学生去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以及良好的三观,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p><p class="ql-block">王德峰教授在《寻觅意义》中写道:</p><p class="ql-block">“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时常感到不安,而所有的不安,都源于两个字——‘意义’。我们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如果能够解决这些疑问,那么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在《寻觅意义》中,王德峰教授结合生活中的各个案例,深入剖析了教育、哲学、生活、工作、学习等多个方面的难题,用风趣幽默的文字,为当代人解开重重疑虑,寻觅到开释心灵的“良药”。</p><p class="ql-block">有读者说:“每一个迷茫、内耗、陷入精神困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王德峰!”</p><p class="ql-block">好书不贵,不过一顿饭钱!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够平静你的心灵,让你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归属感的书籍,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