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刻红心 印传薪火”——胜利农场中心学校版画社团活动总结

苏宇婧

<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胜利农场中心学校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新路径,构建“作业辅导+社团活动”双轨并行模式,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在此背景下,学校木刻版画社团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以艺术创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美、传承美,在弘扬红色精神与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一、本学期工作成果</p><p class="ql-block"> (一)深化红色主题教学</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以“红色传承”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将革命历史故事、经典战役、红色地标融入教学内容,通过讲解与赏析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让红色精神成为艺术表达的核心内涵。</p><p class="ql-block"> (二)夯实专业技能培养</p><p class="ql-block"> 系统开展木刻版画实践教学,从木板选材、图案设计到刀法运用(平刀、圆刀基础技法及阴刻、阳刻复杂工艺)进行分步指导。通过阶段性训练,学生熟练掌握版画制作流程,作品完成质量显著提升。</p><p class="ql-block"> (三)丰硕的创作与展示成果</p><p class="ql-block"> 学生围绕红色主题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涵盖革命人物、军民生活、红色建筑等题材,通过凌厉的刀痕、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展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并成功举办美术社团成果展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将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倾注于作品之中。有的作品刻画了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姿,凌厉的刀痕勾勒出坚毅的神情与挺拔的身姿,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有的描绘了革命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温馨场景,细腻的线条传递出深厚的情感;还有的聚焦红色地标建筑,用独特的构图,展现出红色文化的庄严与厚重。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同学们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更彰显出新时代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p> <p class="ql-block">  二、存在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1. 教学形式创新性不足:课程以传统讲授和实操训练为主,缺乏多媒体技术、互动体验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未充分调动。</p><p class="ql-block"> 2. 红色主题呈现方式单一:作品多以写实刻画为主,在红色文化的创意表达、现代元素融合方面探索较少,未能完全展现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p><p class="ql-block"> 三、未来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建立“红色文化+地方特色”双主题创作机制,努力将北大荒开发历史、农场创业故事融入教学,丰富红色文化表达维度。</p> <p class="ql-block">  一学期的教学成果精彩纷呈。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红色主题创作,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更多学生在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中,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以刀笔镌刻信仰,用艺术点亮成长之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