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美好“食”光

待续

<p class="ql-block">课程意义</p><p class="ql-block">在学前教育阶段,一日生活皆课程。饮食不仅关乎营养均衡与卫生,更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孩子们得以拓展认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思想与情感。以食物为基点开展教育,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也以最自然的方式滋养他们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课程来源</p><p class="ql-block">课程来源于种植活动的亲身参与,以及幼儿在饮食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同时,二十四节气的更迭也为食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让孩子们在季节变化中感受食物与自然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设计课程时,我们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水果沙拉”“糖拌西红柿”“鸡蛋韭菜煎饼”展开活动。这些内容不仅贴近生活,也注重动手能力与健康饮食意识的培养,让孩子们在操作中收获快乐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1.能认识常见水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了解简单的烹饪方式对食物的影响。</p><p class="ql-block">2.能熟练使用儿童安全工具完成切、撕、搅拌等动作,提升手部控制能力。</p><p class="ql-block">3.尝试独立完成食物制作,培养任务意识和条理性,并在合作中增强社交能力。</p> <p class="ql-block">课程实施</p> <p class="ql-block">我们将食育与种植活动相结合,是一种融合自然教育、劳动实践与健康饮食的综合性课程模式。孩子们从播种、养护到收获,再到亲手烹饪,全程参与食物的“生命旅程”。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翻土、挖坑、埋种、浇水等基础农事操作。他们弯下腰,用小手轻轻拨动泥土,将种子埋入土壤,再小心翼翼地浇上水。阳光洒在他们稚嫩的脸上,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努力鼓掌。</p> <p class="ql-block">在种植活动中,我们不仅讲解食材的生长周期,还带孩子们参与清洗与加工,让他们了解“从田地到餐桌”的全过程。他们亲手触摸泥土中的蔬菜,观察它们的变化,也逐渐建立起对食物的珍惜与尊重。</p> <p class="ql-block">通过绘本《爱吃水果的牛》和加餐小课堂,孩子们了解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他们知道了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水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而在亲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他们也更直观地感受到食材的外观、质地与味道,进一步加深了对食物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主动清洗案板和工具,认真整理桌面。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自我服务与责任意识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本次食育活动围绕水果沙拉、糖拌西红柿和鸡蛋韭菜煎饼展开,从食材认知到动手实践,再到健康饮食理念的传递,整个过程充满了趣味与教育意义。活动亮点之一是内容的多元融合,既有冷食也有热食,既有简单的切配也有稍复杂的煎制过程,孩子们在不同环节中体验了多样化的烹饪乐趣。</p> <p class="ql-block">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色彩鲜艳的水果和蔬菜充满兴趣。在制作水果沙拉时,他们兴奋地触摸香蕉、按压草莓;在糖拌西红柿中,糖粒融化、汁水渗出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热烈的讨论。这些感官体验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食材的特性。</p> <p class="ql-block">课程优化与创新</p><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还将加强家园合作,鼓励家长与孩子在家中一起制作美食,并通过照片或视频分享成果。让食育不仅停留在课堂,更延伸到家庭生活中,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美好陪伴。</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也将在课程中更注重个体差异,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适合的任务,确保每位孩子都能安全、自信地参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相信,通过不断优化与创新,食育课程将成为孩子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他们在亲手制作中理解食物的意义,在分享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我们的美好“食”光,正从这一道道小小的美食中,悄然展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