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载与党同行 七十年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  在亲爱的党七一生日来临之际,也是我入党五十周年之时。虽说我一直奉行“好汉不提当年勇”,“退休了就不去回忆过去”。但是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五十年来与党同行的点点滴滴,总是不断在眼前浮现,似有不吐不快之感。我也走过了七十三个春秋,生命之歌也进入了尾声,趁着头脑还清醒。就破个戒吧,为自己的大半生做个总结。</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想到了五十年前那个庄严的日子。那天上午,阳光灿烂,天气晴好。沙湖区组织委员的办公室里,几十位新党员济济一堂,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男性。他们大多来自农业战线,各机关单位只有几人,教育系统就我一人。没有女伴没有熟人的孤独感,瞬间被区组织委员语重心长而又振聋发聩的话语而赶跑:“组织上入党只有一次,思想上入党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p><p class="ql-block"> 晚上,沙湖镇大剧院灯火辉煌,容纳六七百人的剧院座无虚席。区、公社、生产大队三级的干部们齐聚一堂,见证我们这批新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们站在剧院的大舞台上,面向党旗,背向台下,举起右拳,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剧院的上空。那一刻,满满的仪式感,光荣感,使命感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不知疲倦、不惧困难、意气风发的自己。从十八岁踏入教师岗位,到二十三岁光荣入党,到提拔为中学领导;从教小学一年级到教小学毕业班,再到教中学,管理中学。这些成长进步离不开党组织及学校领导的培养教育,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支持,同时也是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懈努力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这五年里,我除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外,还兼任着学校出纳,团支部组织委员工作,工作量比一般老师多,但我任劳任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这五年里,我在文化学习,教研教改,政治思想各方面也都有着突出表现。 其一是:1973年暑期教师集训期间,区文教组领导组织全区教师进行了一次文化考核摸底,结果全区整体成绩不佳,我却考了95.5的高分,给了领导们一个惊喜。区文教组领导危老师和公社指导员瞿老师,都分别给予我高度赞扬和鼓励。其二是:从教五年,领导安排我上了三次公开课。这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还没完全肃清,钻研业务还可能被戴上走白专道路的帽子,讲错话还可能有被揪住不放,而且当时教辅资料严重缺乏,备课也是困难重重之时,我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敢为人先,接受公开课教学任务。为了上好公开课,每次公开课前,我都会一遍遍认真钻研教材,撰写教案。在与老师们讨论教案时,我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不断地修改教案,力求完美。为了保证在45分钟内刚好完成教学任务,既不会剩余时间又不至于拖堂,我一次次模拟课堂教学实况,掐时间,准备预案。每次公开课,我都得在油灯下熬几个夜晚,因为只有夜深人静时,做这些事才能事半功倍。三次公开课,我教过散文也教过诗歌。有公社级有区级,学生有时用的本班学生,有时是借用镇上沙湖小学的学生。课堂形式也不拘一格,根据领导的任务要求,我甚至尝试了与解放军同台上课的创新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公开课的反响都很好,赢得了广泛赞誉。其三是:每年暑期的全区教师集训,大会上讲话的发言的,无论是领导还是区里的资深教师,也几乎全是男性。我两次在大会发言,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次是批判“当教师是入错门、选错行”的消极论调,表达自己要为党的教育事业终身从教的决心与信心。一次是担任保丰中学教导主任期间,受胡校长委派,代表她在全区各中小学行政饮导会上,和其他公社的校长一起,交流各校新学期规划。我校的工作规划则是我俩前一晚挑灯夜战,反复讨论,然后胡校长执笔我誊写而成。</p><p class="ql-block"> 一次次的重压锻炼,让我在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方面逐渐成熟起来。1975年六月,也是我申请入党三年之时,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暑假,我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尤拔中学副校长。这个时期,虽然常被人夸赞“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但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认真做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的思绪又飘到了1980年。那一年,我随军调到福州市小学,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正如诗句所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根据福州市教育局有关政策规定,我从中学调到小学,从校长变成了普通教师。在湖北十年的奋斗仿佛被“清零”了,这是作为军嫂的一种无奈。</p><p class="ql-block"> 我重新开始了新征程,除了教语文兼班主任外,还兼任年段长、团支部书记或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我再次承担了市级、区级语文、思品公开课,还上过一次学区的队会观摩课。从教师到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再到校长,我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p><p class="ql-block"> 在福州工作的27年里,我被评为省级、市级、区级各类先进近三十次。撰写的论文获全国一等奖一次,获市、区级一、二、三等奖十多次,在书刋发表交流四次。写的“下水文”,指导学生参加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次获区级二、三等奖。培养的学生获“全国好队长”,“全国文明少年”各1名。</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听从组织安排,担任过教育局党风党纪监察员;学区退休党员党支部组织委员、书记。在学校工作需要时,我又接任了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职,多年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成为孩子们口中的“唐奶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望来时路,青年的我神采飞扬、中年时砥砺前行,晚年则老骥伏枥。五十年来我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也都体现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平凡岁月里。往后余生也应尽力做个对党和国家有正能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