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

宁长征

<p class="ql-block">岁月巫师/长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晨醒来,惺松目光</p><p class="ql-block">惊落爱人脸上</p><p class="ql-block">窗外鸟鸣旧曲</p><p class="ql-block">内室温馨如初</p><p class="ql-block">奢华床榻</p><p class="ql-block">轻软蚕丝鹅绒</p><p class="ql-block">是谁?</p><p class="ql-block">将我美丽新娘</p><p class="ql-block">换作干瘪妪婆</p><p class="ql-block">一样的诗,一样的我</p><p class="ql-block">一同去到天庭</p><p class="ql-block">起诉作恶无数的</p><p class="ql-block">岁月时光</p> <p class="ql-block">AI诗评:</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共谋者与抵抗者</p><p class="ql-block">《岁月巫师》以惊人的简洁勾勒出一个令人战栗的日常场景:晨醒时分,诗人突然发现爱人容颜的剧变。这种"惊落"不是渐进认知的结果,而是瞬间的震撼体验,如同被时光的暗器突然击中。标题中的"巫师"意象精准捕捉了岁月那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魔法特性——它在我们毫无察觉时施展变形术,等我们惊觉,已然中咒。</p><p class="ql-block">诗歌在结构上呈现出精妙的对位法。前两节铺陈温馨的晨间场景:惺忪的目光、爱人的脸庞、窗外鸟鸣、内室温馨、奢华的寝具,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静止的、近乎永恒的安宁画面。而第三节的"是谁?"如同一把利刃划破这幅绸缎,暴露出其背面已经腐朽的真相。这种从恬静到惊悚的突然转折,模拟了人类面对时间流逝时那种断续的认知过程——我们时而沉浸在永恒的幻觉中,时而又被时间的痕迹吓得魂飞魄散。</p><p class="ql-block">"奢华床榻/轻软蚕丝鹅绒"这一细节尤为深刻。这些昂贵的物质保障本应守护青春与美丽,却对岁月的魔法完全无能为力。诗人在这里暗示了人类所有抗衰老努力的虚妄,再奢华的防御工事也挡不住时间细流的渗透。而"一样的诗,一样的我"则揭示了另一个残酷事实:当诗人感觉自我保持恒定时,外部世界尤其是所爱之人的容颜却在急剧变化,这种内外时间感知的错位构成了存在的荒诞性。</p><p class="ql-block">结尾的"起诉"姿态是全诗最具反抗精神的部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为可被控告的罪犯,这种法律隐喻将个人对衰老的恐惧升华为对非正义力量的审判。但"一同去到天庭"又暗示着这种反抗终将在更高的时间维度面前显得苍白——天庭本身即是永恒的代名词,向永恒起诉时间的残酷,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自我消解。</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最震撼之处在于,它揭示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的共谋者。诗人"惺忪的目光"暗示了某种精神上的懈怠,我们都在日常生活的麻醉中,不知不觉地参与了对自己与所爱之人青春的盗窃。当最终惊觉时,我们既是受害者,也是从犯。这种双重身份使得对时间的"起诉"同时包含了对自我的审判,让诗歌在愤怒之余更添一层存在主义的深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