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湘阴县开放大学2025年书法班结业联欢会!</h3> <h3> 咏主持<br><br>钟灵毓秀生,<br>建策领群英。<br>成竹藏胸臆,<br>大方调玉笙。<br>联珠增雅趣,<br>欢语漾温情。<br>结谊墨香里,<br>同欢醉晚馨。</h3> <h3>七律·湘阴县开放大学书法班结业联欢有咏<br><br>墨池春涨笔阵雄,湘水弦歌绕碧穹。<br>三载磨穿临帖砚,一襟笑纳岳麓风。<br>腕底龙蛇云笺动,堂前桃李烛影红。<br>白头犹作青春赋,共写霞光无限秋。</h3> <h3>七律·胡超美老师吟<br><br>一自杏坛勤耕耘,<br>生就真诚品性淳。<br>聪敏毫端生彩韵,<br>明灯卷底蕴阳春。<br>诲人未觉风霜苦,<br>人育方知桃李辛。<br>国奖殊荣金杯耀,<br>冠绝艺苑显精神。</h3> <h3>练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以下是**简要而核心**的基本方法,帮助你有效入门:<br><br> 一、准备阶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r><br>1. 选择合适工具:<br> 毛笔:初学者推荐**兼毫(狼毫+羊毫混合),软硬适中,弹性好控。大小根据字的大小选择(中楷选中号)。<br> 墨汁:使用**书画专用墨汁(如“一得阁”、“曹素功”等),避免用普通墨汁或钢笔水。<br> 纸:毛边纸或元书纸**是经济实惠的练习用纸(带米字格或九宫格**的更好)。宣纸较贵且洇墨快,初期练习控制不好。<br> 砚台/墨碟:盛墨用。<br> 毛毡:垫在纸下,防止墨渗透桌面,增加书写弹性。<br> 字帖:选择经典楷书字帖(如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赵孟頫《胆巴碑》),从大字开始练。选清晰、印刷好的版本。(最重要!)<br><br>二、基础训练:从零开始,稳扎稳打<br><br>2. .掌握正确姿势:<br> 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胸口离桌沿一拳距离。<br> 执笔:五指执笔法 最常用:<br> 擫 (yè):大拇指指肚按住笔管内侧(向左前方)。<br> 押/压:食指第一节指肚压住笔管外侧(向右后方)。<br> 钩:中指第一节钩住笔管外侧(配合食指)。<br> mm格/顶:无名指指甲根部顶住笔管内侧(向右前方)。<br> 抵:小指紧贴无名指下方,辅助用力(不接触笔管)。<br> 要点:指实、掌虚、腕平、掌竖(相对竖立)。笔杆基本垂直纸面。<br><br>3. 练习基本笔画:永字八法是核心(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br> 专注单一笔画:反复练习横、竖、点等基本笔画。<br> 体会“起笔、行笔、收笔”三步骤:起笔:欲右先左(横)、欲下先上(竖)—— 藏锋或 露锋入纸。<br> 行笔:<br><br>中锋行笔是核心!让笔尖在笔画中间运行,写出圆润饱满、有力量的线条。速度均匀或根据笔画有变化。<br> 收笔、提笔回收(如垂露竖)或按笔出锋(如悬针竖、捺)。<br> 关键:慢!初期一定要慢下来,体会笔锋在纸上的感觉(提、按、顿、挫),感受墨的渗透。追求质量**而非数量。<br><br>4. 练习基本结构:<br> 在掌握基本笔画后,练习简单的独体字(如“永”、“之”、“十”、“上”、“人”)。<br> 观察字帖:仔细看每个字中笔画的位置、长短、粗细、角度、呼应关系**。<br> 利用格子: 借助米字格/九宫格,观察笔画在格子中的**起止位置**和**空间分布**。<br> 要点:重心平稳、疏密得当、主笔突出、穿插避让。<br><br>三、核心方法:临摹结合,循序渐进<br><br>5. 摹”与“临”:<br> 摹: 初期可用透明纸覆盖在字帖上描摹(**双钩填墨**或直接**描红**),感受字形和用笔路径。<br> 临: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br> 对临:将字帖放在旁边(尽量放大复印或使用放大版字帖),仔细观察一个字(或几个笔画)后,在练习纸上照着写。写完后**立刻对比,找出差距(哪个笔画歪了?哪处粗细不对?结构哪里松了紧了?),再写下一个时改进。*看一笔,写一笔” 逐渐过渡到 “看一字,写一字”。<br> 背临: 对临熟练后,不看字帖,凭记忆写出来,再对照字帖检查修正。<br> 重点:“像”是临帖的唯一目标。追求形似,进而追求神似。不要过早追求“自我风格”。<br><br>6. “读帖”:非常重要但常被忽略!<br> 不动笔时,认真、细致地观察字帖。<br> 分析笔画的形态、起收笔方式、行笔方向;分析字的结构特点、空间布白;体会整体的气韵、节奏。<br> 把字的形象“印”在脑子里,动笔时才能心中有数。<br><br>四、持之以恒,注重反思<br><br>7. 坚持规律练习:每天练习15-30分钟,远胜于一周只练一次几小时。** 保持手感。<br>8. **不求快,但求精:** 每个字、每个笔画都认真对待,写不好就多写几遍,力求改进。<br>9. **及时比较与反思:** 写完一个字后,务必与字帖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是笔画问题?结构问题?还是用笔力度问题?下次练习时针对性改进。<br>10. **保持耐心与兴趣:** 书法进步是缓慢的,不要急于求成。享受书写过程本身带来的宁静和专注。遇到瓶颈时放一放,回头看看基础。<br>11. **适时寻求指导:** 如果条件允许,找一位好老师指导,能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看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注意辨别)。<br><br>## 📌 总结关键点<br><br>* **选好帖:** 楷书入门,经典法帖。<br>* **姿势正:** 坐姿、执笔要规范。<br>* **练笔画:** “永字八法”是基础,**中锋行笔**是核心。<br>* **慢临摹:** **“对临”** 是主方法,**“读帖”** 不可少,**“像”** 是目标。<br>* **重结构:** 观察笔画位置与空间关系。<br>* **贵坚持:** 规律练习,水滴石穿。<br>* **勤比较:** 写后必对比,反思再提高。<br><br>**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笔蘸墨的那一刻,你已走在通往宁静与美感的路上。书法的精髓不在速成,而在一笔一划间与古人的对话,在墨香中沉淀的专注时光。坚持下去,字里行间自会流淌出你独有的气韵。** 祝你学习愉快,渐入佳境!<br><br>### 常见问题简答<br><br>* **Q:多久能练好?**<br> A:没有标准答案。坚持正确方法练习,几个月能看到初步改善,但“写好”需要数年甚至一生的持续精进。<br>* **Q:可以直接练行书或草书吗?**<br> A:强烈建议从楷书(或篆隶)打牢基础。楷书是结构和用笔的根基,根基不稳,行草易浮滑。<br>* **Q:为什么我写的字软绵绵没力气?**<br> A:可能原因:执笔太松、行笔过快(未吃住纸)、未用中锋、提按不明。**放慢速度,体会笔锋与纸的摩擦感(“涩行”),加强提按顿挫。**<br>* **Q:字帖上的小字看不清怎么办?**<br> A:**务必放大复印或购买放大版字帖!** 小字细节难以观察,放大后更利于学习笔画和结构。</h3> <h3> 《鹊桥咏》 鹊桥驾处喜迎门,银汉双星情意深。 帝女思凡迷世乐,仙姝违戒动真心。 天廷震怒分鸾镜,律令严苛隔杳溟。 自古姻缘论门第,秋千摇落恨难平。 (乙巳·七夕)</h3> <h3>《咏爱晚大学书法班班长》<br>翩翩才俊气轩昂,<br>引领书班翰墨香。<br>帅影临池凝静雅,<br>耐心解惑释迷茫。<br>笔端细腻传神韵,<br>服务周全誉满堂。<br>爱晚园中春意暖,<br>风华正茂展宏章。<br></h3> <h3>《咏葛文建》 <br>葛仙传墨韵,文骨见真功。 <br>建楷锋端正,临池日不空。 <br>恒心磨铁砚,妙笔走惊鸿。 <br>书道贵持守,风华自不同。 </h3> <h3> 《自理尊严颂》<br><br>人过半百宏愿馨,晚景安康志气存。<br>首愿康宁达致仕,欣将社保奉晨昏。<br>再祈无病登耄耋,能越八旬谢天恩。<br>盛世清平期更久,心犹未舍恋乾坤。<br>三求鹤寿非为贵,自理倚能乃至尊!<br>高龄不陷迷茫境,暮岁犹持自主身。<br>百岁若然能自处,何愁亲友避风尘?<br>古言床畔孝难久,失养堪怜最怆神。<br>养老院门轻闭户,儿孙膝下暗伤魂。<br>寿山福海皆虚妄,一旦卧床俱化云。<br>失智失能如桎梏,煎熬苦痛不堪论。<br>强身健体须恒守,趋避风险务精勤。<br>自理自护延至远,生命底线守如珍。<br>暮年光景当矜重,体面尊严日日新。<br>此乃桑榆真愿景,高龄自理梦为真! <br> ——戴以云</h3> <h3>【听泉轩微言】第1534期<br><br>调好情绪<br><br> “六十而耳顺”,人到这般年岁,早该做情绪的主人,而非任其左右。遭遇生活里的恶意,愤怒停在心头不应超过三分钟;遇到他人的不解,委屈留在眉间不应超过三小时,碰到日子里的不顺,烦恼绕在心头不应超过一日。唯有卸下心里的不甘与怨气,挣脱琐事的缠绊,福气方会悄悄落脚。<br> 经言:“苦非苦,乐非乐,皆一时执念而已。”说到底,真正磨人的从不是生活压来的重担,而是心里那场无声的内耗——它无形无迹,却最是悄无声息地耗着人心力。禅师也曾道:“人活着,当留几分温柔在心底。遇事时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把自己的日子打理得妥帖。”可见,唯有调好情绪,心才能落得安稳,快乐方会真切地淌进日子里。<br> 过往,我总是怀着积极的心态,到了这把年纪,真还有点耗不起的感觉了。不想再为旁人的事过度操心,也不再被他人的言语搅乱了心绪,更不会去拿一些小事糟践自己的心情。真正守好内心的宁静,才能调养好情绪。只有心轻松了,福气才肯来,日子自然也就顺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