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辉煌六十载我与南涧共成长</p><p class="ql-block"> 拥翠乡胜利小学 自 海</p><p class="ql-block"> 1965年,南涧彝族自治县正式成立,这是南涧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南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却足以让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让一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南涧彝族自治县,这座位于滇西的小城,在六十年的时光里,历经风雨洗礼,实现了从贫瘠到繁荣、从封闭到开放的华丽蜕变。作为一名南涧人,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这片土地的成长,每一段记忆都镌刻着奋斗的足迹,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南涧县城的街道狭窄而坑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低矮的土坯房错落分布,零星点缀着几栋简易的砖瓦房。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温饱而奔波。那时的南涧,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在贫困的边缘挣扎。然而,南涧人骨子里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不甘于现状,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p><p class="ql-block">一、经济发展成就</p><p class="ql-block"> 经济发展的浪潮在南涧大地上奔涌。南涧彝族自治县在成立60年来,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传统农业为主逐步向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转变。</p><p class="ql-block"> 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南涧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例如,南涧县大力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化管理,使农作物产量提高了20%以上,农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南涧县的茶叶加工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茶叶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加,茶叶出口量逐年上升,成为南涧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茶叶产业成为了南涧的支柱产业之一。从最初的零星种植,到如今漫山遍野的茶园,南涧人用勤劳的双手,将一片片茶叶变成了致富的“金叶子”。茶农们精心培育茶树,改进种植技术,提升茶叶品质。政府积极搭建平台,举办茶叶展销会,推广南涧茶叶品牌。如今,南涧的茶叶远销国内外,“南涧茶”的名气越来越大。除了茶叶,核桃、烤烟等特色产业也蓬勃发展,为南涧的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 工业崛起:工业在南涧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形成了以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的崛起,更是为南涧的工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一件件产品从这里走向市场,南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南涧县的民族文化产业以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等为主,这些产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南涧县的民族服饰制作工艺精湛,产品远销国内外,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民族工艺品产业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创新设计和工艺改进,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成为南涧县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彝族是南涧的主要民族,其独特的文化源远流长。火把节,是南涧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每到这一天,人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点燃熊熊火把,将黑夜照亮。彝族山歌、跳菜等传统艺术形式,也在一代又一代南涧人的传承下,焕发着新的活力。跳菜,作为彝族的饮食文化瑰宝,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上菜方式,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表演。年轻的一代积极学习跳菜技艺,将其搬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南涧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南涧也注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南涧县的旅游产业以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为依托,近年来发展迅速。南涧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无量山、凤凰山等,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南涧打造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让民族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不断发展。</p><p class="ql-block">二、南涧教育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的60年中,南涧彝族自治县在教育体系的完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1、学前教育普及:近年来,南涧县大力加强学前教育建设,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学前教育的全覆盖。政府通过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提高教师素质,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p><p class="ql-block">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南涧县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超过95%。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南涧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近年来,南涧县还通过实施“控辍保学”政策,确保了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了98%以上。</p><p class="ql-block">3、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南涧县的高中教育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职业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p><p class="ql-block">4、师资队伍建设:南涧县按照“管理与服务并重,使用与培养并重,骨干与全员并重”的策略,先后组织开展学科继续教育培训,校园长、书记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师德修养等培训。抓住清华大学帮扶培训、上海对口帮扶培训、云师大万名校长培训等契机,采取“送上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集中式授课、教研式培训、网络上学习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如: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竞赛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南涧县还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师交流等方式,途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p><p class="ql-block">5、教育教学改革:南涧县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全县中小学普遍开展了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科技竞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南涧县还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6、教育信息化建设:南涧县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目前,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全覆盖,90%以上的学校接入了高速互联网。通过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南涧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南涧县还通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p><p class="ql-block"> 南涧县通过一系列措施,在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帮扶和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p><p class="ql-block">三、乡村振兴</p><p class="ql-block"> 乡村聚变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破旧的村庄,如今焕然一新。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健身设施,村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南涧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摆脱了贫困的帽子。政府大力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鼓励村民创业。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投身于乡村建设,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乡村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青山绿水环绕,空气清新宜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南涧大地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六十年,南涧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广大职工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论是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是工厂里加班加点的工人;无论是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南涧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见证着南涧的点滴变化,感受着成长的喜悦。 </p><p class="ql-block"> 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沧桑巨变。南涧,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南涧人将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南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也将继续与南涧携手同行,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