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为化学实习生 同时带文理双科班级的这件事——上饶四中(三江总校)实习队高中化学实习生饶志文教育纪实

饶志文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5日,我带着对化学教学的热忱与对班主任工作的忐忑,踏入上饶市第四中学三江总校,开启高三实习生涯。在高三(2)班、(3)班的化学课堂,我深耕知识传递;在高三(6)班(文科班)的日常里,我以生活交流为纽带,体悟育人温度。这段日子,是化学教学的试炼场,更是见证青春成长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一、教学:在高三化学课堂雕琢专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听课:解锁化学高效教学密码</span></p> <p class="ql-block">初入校园,高三化学教学的紧凑节奏如战鼓催征。25节听课,是我打开化学教学大门的钥匙。不同老师风格各异,有的如“化学架构师”,将元素周期律、电化学等繁杂知识,拆解成清晰模块,用类比归纳帮学生搭建知识网;有的似“实验故事家”,虽高三实操受限,却凭借生动描述与虚拟演示,让化学实验题讲解趣味盎然,激活学生解题思维。</p> <p class="ql-block">我静坐后排,紧盯授课流程,捕捉师生间的化学“暗号”,笔记记满“教学心法”——用工业案例讲物质分离,借生活电池析电化学原理。这些课堂让我明白,高三化学教学不只是知识重复,更是方法传授与思维雕琢,为后续授课积累“养分”。</p> <p class="ql-block">(二)备课与双师课堂:协作中夯实化学根基</p> <p class="ql-block">辅助指导老师备课、参与20余节双师课堂,是理论实践融合的“炼金炉”。备课如同“化学科研”,从错题本、模考数据中“提取”问题,锁定复习重点。讲化学平衡,聚焦“浓度、温度、压强对平衡影响的辨析”;设计实验课,贴合“快速突破实验题、掌握解题模型”需求。</p> <p class="ql-block">双师课堂上,我与指导老师分工协作。讲电解质溶液粒子浓度关系,我用动画演示动态变化,他从溶质电离、水解本质出发,借“离子溯源法”剖析,我再设计分层练习。这过程让我学会依学情调整教学,明白协作让知识传递更高效,备课也从“照本宣科”转向“精准释疑”。</p> <p class="ql-block">(三)独立授课:实战中实现化学蜕变</p> <p class="ql-block">60余节独立授课,是我的“化学战场”。首登高三(2)班讲台,望着学生期待又审视的目光,手心冒汗。讲原电池原理,“生活电池类比”互动因紧张生硬,学生回应寥寥。课后复盘,指导老师点醒:“高三化学课堂,要抓‘知识密度’与‘思维深度’,讲透原理,教学生会用。”</p> <p class="ql-block">我的授课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后,我精研每节课。讲工艺流程题,展示真实工业流程图,让学生当“工程师”分析转化与控制;复习化学计算,编“差量法”“守恒法”口诀,结合例题拆解。渐渐,课堂讨论声、抢答声渐起。看到学生模考中流程题得分提升、计算不再犯难,我深知自己已从“新手”蜕变为能站稳讲台的“教学者”。</p> <p class="ql-block">二、班主任:以生活交流守护文科班青春</p> <p class="ql-block">(一)日常管理:文科班的温情浸润</p> <p class="ql-block">高三(6)班是文科班,我在学业上无法对学生们做出一定的帮助,所以只能在生活中苦下功夫。班主任工作如“慢熬高汤”,默默滋养。每天早读,我提前到班,看学生从睡眼惺忪到诵读政史知识点;在讨论中显疲惫,轻声问“是不是最近压力大,生活上有啥烦恼”;晚自习,巡视教室,提醒分心学生“坚持住,生活理顺了,学习更有劲儿”。文科班班主任的日常,是在生活细节中捕捉情绪,用陪伴与倾听,做学生备考路上的“心灵依靠”。</p> <p class="ql-block">(二)班会课:为文科班注入生活能量</p> <p class="ql-block">3次独立班会、5次专题班会,是给学生定制的“生活充电站”。“百日冲刺,生活护航”班会上,分享“高三生活时间管理法”,让学生写下“生活小烦恼”投入“解忧信箱”,再组织“生活小妙招”分享;“高考,生活状态如何助力”班会,邀请毕业学姐录视频,讲述规律作息、良好心态对备考的意义,带学生梳理“生活作息清单”。</p> <p class="ql-block">成人礼前的班会,收集父母“家书”播放。听到“孩子,生活顺心,才能更好追梦”,学生们动容。这场班会让学生明白,高考冲刺不只是学业,生活的理顺也是助力,班会不再是说教,而是用真情为文科班青春注入“信念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三)毕业活动:定格青春的生活仪式</p> <p class="ql-block">人礼当天,礼堂里灯光璀璨,音乐声与学生们的期待交织成一片。当仪式进行到拨穗环节时,我注意到台下有几名学生神色黯淡——他们的家长因工作、路途遥远等原因未能到场。</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一同上台。我们走到这些学生面前,庄重地为他们拨穗。指尖触碰到学士帽流苏的瞬间,我感受到学生微微颤抖的肩膀。一位学生眼眶泛红,小声说:“老师,谢谢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简单的动作,承载的不仅是对他们成长的认可,更是一份特殊的陪伴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有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虽然爸妈没来,但老师的手接过了他们的爱,让我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句话让我深深动容,也更深刻地理解到,作为实习班主任,在文科班学生的成长路上,每一次及时的陪伴、每一个温暖的举动,都能成为照亮他们前行的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准考证发放时,我递上准考证,说:“这是奔赴考场的‘通行证’,生活顺遂,考试加油!”学生们的笑与冲劲,让我明白这些“仪式感”,是给高三疲惫心灵“充电”,也是生活教育的“情感传承”。</p> <p class="ql-block">三、成长与反思:向着教育初心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个月实习,我收获化学教学底气、育人温情,懂得教育是“双向奔赴”。但也深知不足:对文科班化学基础薄弱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不够精准,处理生活与化学学习交织的心理问题经验匮乏,化学教育研究深度广度待拓展。</p><p class="ql-block">上饶市第四中学三江总校的实习,是教育生涯起点。化学课堂的钻研、文科班的温情守护,让我触摸教育温度与重量。往后,我愿携热忱与反思,在教育征途做“追光者”,照亮学生化学学习与生活成长路,坚守教育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