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

张宗斌

<p class="ql-block">今年3月26日坐飞机抵达成都,3月27日租车自驾游开始,第一个景点重庆大足石刻。早就听说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这次终于走进宝顶山,一睹这座千年石窟的风采。作为大足石刻“五山”之一,宝顶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由南宋名僧赵智凤主持开凿,历经数百年,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佛教造像。</p> <p class="ql-block">刚走进景区,一尊雕刻在岩壁上的佛像便吸引了我的目光。他面容安详,双手合十,仿佛在静静聆听信众的祈愿。阳光洒在斑驳的石壁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风化的石面与残存的彩绘交织,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巨大的石雕佛像映入眼帘。他端坐于山间,身披袈裟,神态庄严。佛像前悬挂着几盏红色灯笼,随风轻摆,映衬出一片祥和。游客们纷纷驻足,有人拍照留念,有人静静凝望,仿佛也被这庄严的氛围所感染。</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处雕刻繁复的石雕前聚集了不少游客。大家或拍照,或低声交流,气氛热闹却不失庄重。石雕上的图案精美细致,人物神态各异,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佛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往上走,便来到了一处石窟前。窟内佛像林立,壁画色彩斑斓,雕刻细腻入微。木质护栏旁,几缕清泉缓缓流淌,更添几分古意。阳光透过树影洒落,绿意盎然,仿佛置身于一幅静谧的山水画中。</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石壁前,我看到了一尊威武的石雕狮子,昂首挺胸,神态凛然。旁边还有一幅色彩鲜艳的壁画,中央是飞天环绕的图案,四周布满小佛像,线条流畅,色彩明丽,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岩石上,一幅浮雕作品吸引了我。画面中,大象、飞鸟、人物交错排列,层次分明,细节丰富,仿佛在讲述一段远古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我看到一组石雕作品,牛、人、动物交错其中,雕刻细腻,背景图案复杂而古朴。旁边还有两尊对坐的人物雕像,一严肃一微笑,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瞰,整片岩石上布满了佛像与壁画,色彩斑斓,细节丰富。蓝天白云下,游客们或驻足欣赏,或缓步前行,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金碧辉煌的佛像前,我停下脚步。金色的手臂环绕四周,佛像双手合十,身着华服,背景中还有众多金色人物雕像,整体装饰华丽,宗教气息浓厚。这就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一幅雕刻作品中,一位男子手持物品,神情专注,身后是古朴的建筑与人物。色彩斑驳,历史的痕迹清晰可见,仿佛让人穿越回那个信仰虔诚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卧佛,又称释迦涅槃圣迹图,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第11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半身卧佛。</p> <p class="ql-block">卧佛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佛像全长31米,肩宽6.7米,仅展现上半身及部分腿部,膝盖以下隐于崖壁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由于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卧佛出现了渗水、本体风化及变性破坏、彩绘(贴金)风化破坏等多种病害。2016年,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工程”作为川渝石窟保护示范试点项目之一批复立项,整个修复工作预计耗时8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一幅雕刻作品中,中央的佛像端坐宝座,周围环绕着众多信徒,或站或跪,神情虔诚。整幅作品雕刻精细,色彩斑斓,展现出一派庄严神圣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一幅壁画上,众多佛像与人物错落有致,色彩以红、蓝、绿为主,鲜艳夺目。部分人物还佩戴着华丽的装饰,整体风格古朴,宗教气息浓厚。旁边一块石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顶山摩岩造像”,字迹清晰,见证着这段辉煌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