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乡情】桃园坝

江小傻

<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有点怪,我生活在连平县忠信镇的时间,前前后后加在一起还不够十年。然而,对于忠信镇,对于忠信镇黄岭山,对于黄岭山下的大杂院,却有太多太多的记忆,有着浓郁到割舍不断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有关忠信,黄岭山,黄岭山下大杂院的文章写了不知好几篇,但每每某一段记忆,或者某一祯照片,又会勾起我提笔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天真烂漫的童年和懵懂无邪的少年,驻足在了这一特定地方。所以,记忆就尤其的丰满和野蛮。</p><p class="ql-block"> 在忠信黄岭,在我居住的大杂院后面一里地,有一个名称特别优美的地,桃园坝。</p><p class="ql-block"> 是的,就叫桃园坝。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那里应该有一片桃林,或者应该有一个大大的,或者不大不小的桃园才对。不然,怎么叫桃园坝呢?但是,我去找过,沿着坝子找了很阔很阔,却没有见到一株桃树。或许是古早古早以前,那里是有一片桃林,不然呢?是吧。</p><p class="ql-block"> 桃园坝上虽然没有桃林,体会不了“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境。然而,桃园坝依然很美,起码在我的心里,它很美。</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家搬进黄岭大杂院。大杂院里家家养鸡养鸭养兔子,我们家也不例外。每天傍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放学后,都要拎着畚箕到田野、河坝去拔兔草。</p><p class="ql-block"> 一天傍晚,出了大杂院后门,沿着灌溉渠一路挑捡兔子能吃喜吃的青草,不知不觉走出一里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蜿蜒而清澈的小河,小河在此拐了一个弯,弯出一个半月的坝,坝子里有闪烁的细沙,更多的是形状不一的鹅卵石。沿岸绿草如茵,一抹夕阳,水波变得色彩斑斓。一条独木桥,当地人叫板凳桥,在斑斓水波中晃悠。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高莞河,第一次来到桃园坝,第一次颤颤巍巍的走上板凳桥,站在桥上,眺望蜿蜒东流的河水拽着夕阳远去。没有太多词汇的小脑壳,只能闪出一个字:美!</p> <p class="ql-block">  站在板凳桥上,第一次知道了,离大杂院一里地外有一个没有桃树的坝子,叫桃园坝。</p><p class="ql-block"> 之后的日子,常常会去高莞河边的桃园坝,每次都会胆颤心惊去蹬独木桥,站在独木桥上,享受晃晃悠悠。</p><p class="ql-block"> 桃园坝再往西是黄竹坑,黄竹坑有一间学校,忠信中学,我的二哥、三哥都是在那里读的高中。去学校都是选择走桃园坝,过独木桥,抄近道。</p><p class="ql-block"> 70年左右,一支代号703的地质队,进驻忠信黄岭和黄竹坑。地质队,国企,那年月,特吃香。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子弟学校,驻黄岭的是少数,去黄竹坑子弟学校较远,他们的孩子选择当地学校就读。703的进驻,为了方便和安全通行黄岭、黄竹坑,地质队自筹材料,自己的施工队将桃园坝的独木桥拆了,架设了一座钢管桥。大家管它叫铁桥,这也是忠信镇周边唯一的一座铁桥。后来人们,都管那地叫铁桥,桃园坝反而少有人叫了。</p><p class="ql-block"> 铁桥虽然比独木桥霸气壮观牢固,走在桥上不颤。可是,我每次路过桃园坝,走过铁桥,心里总是会有一丝失落,像丢失了应有的原始之美。这丝失落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我夹在两个美丽的姑娘中间,站在铁桥上,顺着美丽姑娘手指的远方。我欣赏到了别样的美,比“人面桃花相映红”更美的美。</p><p class="ql-block"> 桃园坝,还有桃花一样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作者:江小傻】岭南客家人,闲暇之余笔耕夫。因爱而耕,耕出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肆意妄为写春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