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AI是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指计算机系统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学习、推理、决策、感知等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AI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起初人类在探索机器能否模拟人类智能的问题,于1956年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标志着AI研究的正式兴起。经过近70年的发展,AI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医疗、金融、制造业、交通、娱乐等方面已经有了广泛的运用。我们平时接触的手机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设备等,都运用了AI技术。可以说AI已经运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造福着人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AI就悄悄进入了美篇,美友们可以通过AI生成图片,可以通过AI润色和生成文章。我一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对于AI在美篇的出现,我是既没有使用,也不会使用。哪怕“情感之家”的老师们专门强调美篇创作最好不要用AI,文章创作完后可用朱雀AI检测助手自查等要求时,我也是不屑一顾。我想既然没用过AI,也就没有检测的必要。直到AI的问题在美篇引发广大争议时候,我才开始正视AI的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情感之家”六月份发布了一个“我说AI”的创作专题,我当时心想,这个AI的话题应该是年轻人比较了解和感兴趣,美篇里多数是中老年美友,AI虽然不是啥新鲜事物,但我估计大家对AI还是知之甚少,何况AI进入美篇时间也不长,在美篇里接触使用AI的也只是极少数美友,在美篇谈论这样的话题,既没啥吸引力,也没啥可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我万万没想到,“情感之家”的老师们都是善于学习的,特别善于学习探索新鲜事物,现在已经有40多位老师发表了“我说AI”的文章,个别老师还发表了不止一篇此类文章。这些文章我都认真看过,老师们从不同角度谈了对AI的认识,分享了在美篇里接触AI、使用AI,受AI困扰的经历,以及对AI检测技术的看法等等。老师们还就美篇里如何正确面对和运用AI作了有益的探讨。老师们认识深刻,见解独到,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指导性,相信大家看后都受益匪浅,深受启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对AI的初步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由于经常关注棋类比赛,我知道早在1996年,美国就研发了一款下国际象棋的智能机器人“深蓝”,这款人工智能软件问世之初,很多国际象棋大师还能和它过招,但随着机器的不断升级和自我学习,几年后最厉害的人类棋手已不是它的对手了。还有英国研发的一款外号叫“阿尔法狗”的围棋人工智能软件,曾在2016年5月和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进行五番棋对决,结果机器4:1获胜。2017年5月,“阿尔法狗”再次与当时世界等级分第一人的中国棋手柯洁过招,又是机器3:0大胜,柯洁输棋后泪洒赛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谁都没想到,人工智能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把人类远远的甩在了身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我认为写文章和其他方面不同,特别对于写情感类的文章,AI还是先天不足。还有这个人工智能,顾名思义,是先有人工再有智能,智能存储的东西往往是人类已知的东西。虽然现在机器也有了深度的学习能力,但是人类同样也在学习进步。我觉得人工智能要完全代替人类,或者超越人类,还为时尚早,或者说根本不可能。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代替人类大部分工作。其实人工智能缺乏自我意识,少了创造力和情感理解等人类的特质。也没有人类的喜怒哀乐,无法洞察人类的情感,也永远替代不了人类的情感。所以在写情感类文章方面,AI永远无法代替人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就听说AI可以编辑采写新闻,写各类文章。我手机也下载有豆包APP这款AI工具,平时最多也就用这款软件玩玩P图、照片动起来、生成音乐等,还真没考虑过用来写文章。由于近期一直在谈论AI写文章的话题,出于好奇,我就用豆包的写文章功能,想看看软件如何写一篇有关父爱的文章。我输入“帮我写作,父亲节快乐”几个字后,不到一分钟时间,一篇近千字的短文就出现了。文章辞藻华丽,语言精炼,一看就是老手所为,我是写不出这么华丽的文章。但是我细看后也发现了问题和不足,这样的文章没有记叙文的几大要素,更没有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无血无肉,没有灵魂的文章,其实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有那个朱雀AI检测助手,也是深受美友们诟病。我在文章创作中从来没用过AI,想着也不需要检测。前久也是出于好奇,我就用朱雀AI检测助手检测了我的一些文章,没想到我的几篇文章也检测出有AI的成分,令我大吃一惊,没想到我的大白话文章也有AI成分,虽然比例都不到10%,但实实在在显示存在了。我也完全理解那些被AI所困老师们的感受了。我看提示,疑似AI的部分好像有我用百度查询的一些文字资料。后来我进一步发现,原来百度查询的内容,很多都是AI生成的,文章中要写入这些内容,就可能被朱雀检测为有AI的成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人类和AI也都在不断学习,朱雀检测系统试图找出人类文章中AI的痕迹,而老师们又在努力学习,以期写出如AI生成的华丽文字,这可能会导致很多老师的文字越来越像AI的文字。这样看来,朱雀检测的误判也就很正常了。就如朱雀检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个成名于AI出现前几十年的文章,既然会有超过60%的AI成分,想想真是可笑和无奈。所以这个朱雀检测助手,我们是信还是不信呢?我相信今后会有更权威、更准确的检测软件问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我们不能因为有AI存在而放弃原本创作的初心,我们也不能因为有这个朱雀检测的存在而失去创作的信心。我们写文章更多的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动。我们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为了迎合检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谈AI色变,我们只要保持初心,认真创作就好。不用太在意别人文章创作是否用了AI,也别纠结自己文章检测是否存在AI,自己问心无愧就行。最后也祝美友们用心创作出更多真实的、感人的原创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文图1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