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聚毕业行 • 长郴双城手札(二)

金桔

<p class="ql-block">6月20日 星期五 </p><p class="ql-block">稍作休整,我们从爱晚亭出发,继续在岳麓山中探索。</p><p class="ql-block">岳麓山虽然不高,但山间的小路非常多,来自不同时代的印记也散布于此。在山林间的小路导航,常常要绕好几圈。</p> <p class="ql-block">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p><p class="ql-block">这个指挥部藏得很隐蔽,我们走了三遍回头路才勉强确定它的方位。</p><p class="ql-block">起初我们跟着导航找到了大致位置,我一看“目的地距离您2m”,但左右观察之下也没有一个明显的地标,舍友也都懵了。我们索性就在附近随缘逛逛,不曾想,竟在一处茂密的树丛间发现了它——它竟是一个山洞。</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刚才一直在它头顶上走。”</p><p class="ql-block">“这比我们想象地还要牛。”</p> <p class="ql-block">隋舍利塔。</p><p class="ql-block">继续向着树林深处前进,我们发现了一个古老的舍利塔。隋朝保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这么小的塔?那说明他修行不够啊,修行厉害的都建成牛首山那样的了。”</p> <p class="ql-block"><i>在四川舍友面前举起摄像头,自动触发剪刀手程序。</i></p> <p class="ql-block">蔡锷。</p> <p class="ql-block">闷热的天气与不间断的雨滴,让我们每个人都浑身浸透。于是我们决定结束小路的探索,直接前往主干道,一路登顶。</p><p class="ql-block">行至半途,碰见林间飘来的一阵白雾。</p> <p class="ql-block">刘公昆涛之墓。</p> <p class="ql-block">再次踏入一个山间小道,最后是一段段之字形阶梯,我们卯足力气迅速登顶。</p><p class="ql-block">当时我跑到他们跟前拍下了这张照片,江西舍友走在最前头。不过我忘记了当时聊天的内容,看起来大家笑得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登顶成功!</p><p class="ql-block">此处眺望湘江,两岸的风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远处老城区的房屋鳞次栉比,中心包围着湖南第一高楼(比岳麓山高)。</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能看到橘子洲头,一眼便望见毛主席的头像。</p> <p class="ql-block">正经的合照来了。</p><p class="ql-block">舍友虽然撑了伞,但是汗水依旧把他们的头发压垮了。</p><p class="ql-block">漳州舍友更是疲惫,他很后悔背了一个大双肩包出门。</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绿意一直绵延至江畔,林间风起,升起一缕薄雾。</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风里,感受着与树林间截然不同的清爽。</p> <p class="ql-block">这几栋房屋应该是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云麓道宫。</p><p class="ql-block">位于山顶的寺庙,里面供奉着一尊关公像。</p> <p class="ql-block">下山!</p><p class="ql-block">路面湿滑,当心脚下。</p> <p class="ql-block">途中偶遇一片湖泊,我们在旁边的亭子里小憩。</p> <p class="ql-block">湖泊旁边的大路是游览车专线,因此很少有游人徒步至此(高德地图带我们来这的,说这里下山更快)。</p><p class="ql-block">湖中安静得很,大爷在亭子里听着AI语音的国际时政,山东舍友在旁边看着机票,他担心天气不好,不情愿坐飞机。</p><p class="ql-block">我端着水杯,一边喝臭籽花茶,一边看着碧绿的水面。不时有亭沿上的水珠落下,打乱我的思绪,尔后便开始发呆,盯着湖中是否有鱼突然跳出来。</p> <p class="ql-block">对面拍照的两个小哥上了二楼。</p> <p class="ql-block">修整完毕,我们继续走了十来分钟便到了山脚下。彼时刚刚四点,和我此前预估的时间差不多。</p><p class="ql-block">再一看步数前五被我们霸榜了。</p> <p class="ql-block">回到宾馆,大家开始玩电脑。</p><p class="ql-block">这个电脑里面没有植物大战僵尸,我不知道玩些什么,山东舍友便推荐我玩玩无畏契约(如图所示,是这个游戏的一张地图)。</p> <p class="ql-block">晚上七点多,我们再次出发,来到人潮涌动的黄兴路步行街,长沙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我本来想带舍友去吃笨罗卜的,这家店在很多长沙美食攻略中都有出现。</p><p class="ql-block">“都快八点了,应该不至于还要排队吧。”</p><p class="ql-block">“你看店门口挤着那么多人。”</p><p class="ql-block">好的那么还是得排队,于是我一扭头,直接领舍友进了旁边的一家湘菜馆。</p><p class="ql-block">这家店叫德为上。</p> <p class="ql-block">下面请欣赏四川舍友为大家制作皮蛋虎皮青椒。</p><p class="ql-block">“确实很香哦。”</p> <p class="ql-block">梅干菜茄子。</p> <p class="ql-block">又是辣椒炒肉。</p> <p class="ql-block">茶颜悦色。</p><p class="ql-block">这是长沙本土的奶茶店,其在长沙的影响力可以盖过席卷全国的蜜雪冰城,在黄兴路步行街,似乎每20米不到就有一家。</p><p class="ql-block">但即便是这样,其动辄16元一杯奶茶的价格还是有些劝退,我和山东舍友那天没什么想喝的,便没买。江西和四川舍友舍近求远买了蜜雪冰城,4元一杯柠檬水,美团团购只要2.9元一杯(不是在打广告)。</p><p class="ql-block">最后只有漳州舍友点了一杯茶颜悦色。</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此图来自宿舍群的《宿舍旅行目的地规划10.0》)</i></p> <p class="ql-block">茶颜悦色的零食铺子。</p><p class="ql-block">但是说到打广告,我们出行这么多天里也没少模仿各种广告话术。</p><p class="ql-block">最为经典的“零帧起手式广告”便是:“诶,你换新手机啦?”</p><p class="ql-block">舍友便回很自然地接一句:“那旧的呢?”</p><p class="ql-block">“放转转上回收了。”</p><p class="ql-block">“新的在哪买的?”</p><p class="ql-block">“拼多多百亿补贴!”</p> <p class="ql-block">道路尽头就是原计划要去的笨罗卜,现在八点半了还是人挤人挤人。</p> <p class="ql-block">在烟火气弥漫的小巷子里,火爆虽换来的是拥堵,但这也给了我们更多时间,细看每个摊位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臭豆腐、糖油粑粑随处可见,这俩像是长沙小吃的头牌IP,每个摊位都打出了自己的旗号。</p><p class="ql-block">最后漳州舍友率先忍不住了,买了几串烤里脊。</p><p class="ql-block">毕竟我也不知道哪家臭豆腐最正宗,迟迟不敢下手。如果我是单独出来旅游,在美食街通常要犯好一会儿选择困难,最后啥也不吃便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我此前做攻略时看到,“黑色经典”这个牌子比较正宗,但是店铺外的人感觉要从长沙排到武汉,只好战术放弃。纠结良久,还是四川舍友一声令下:“我们吃这家吧!”</p><p class="ql-block">随后大家都开始排队了。</p><p class="ql-block">臭豆腐此时在油锅里洗澡。</p> <p class="ql-block">长沙的臭豆腐内会塞入辣汤汁,这似乎是与其它地方的区别之处。</p><p class="ql-block">豆腐入口,便是一瞬间的汁水飞溅,与汁水带来的微微辣意。无论是入口前还是咀嚼后,其实并没有什么臭味,只有香贯穿其中。</p><p class="ql-block">而且对于我这个伪装成江西人的福建人(书接上回),这个辣度so easy。不过山东舍友似乎有些受不了了。</p> <p class="ql-block">糖油粑粑。</p><p class="ql-block">口感软糯像汤圆,不过比汤圆更糯、更有弹性,且上方还淋了一层桂花蜜,吃起来甜甜的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五花八门的招牌下方,是水泄不通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给网红招牌墙来一张全景。</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个巨大的广告屏,我们来到坡子街。</p> <p class="ql-block">火宫殿。</p><p class="ql-block">这座宫殿也是有点历史的,距今有250多年,最早是祭祀火神祝融的地方,到晚清、民国时期发展成祭祀、看戏、听书、小吃与一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也来这里吃过臭豆腐。</p><p class="ql-block">“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p> <p class="ql-block">台上做戏,台下聚餐,宫外打卡点餐,宫内祭祀祈福。多重元素混合在一个火宫殿内,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形容这里。</p><p class="ql-block">“怎么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很难说。”</p> <p class="ql-block">舍友们发现了一个财神庙。</p><p class="ql-block">漳州舍友率先走了进去,但是拜得很潦草,合个掌低个头便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四川舍友显得比较虔诚,脱帽、跪地,连拜了三下,随后缓缓起身。</p><p class="ql-block">江西舍友则去另外一个庙拜了拜,具体是啥庙忘了。</p> <p class="ql-block">坡子街美食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一个镜头里就包含了两家茶颜悦色。</p> <p class="ql-block">简单逗留了一下,紧接着前往海信广场。</p> <p class="ql-block">超级文和友。</p><p class="ql-block">来打卡一下仿建老长沙街巷的神奇空间。</p> <p class="ql-block">目之所及,尽是斑驳的灰色墙体,还有传统的老式招牌。</p> <p class="ql-block">虽说许多招牌仅仅起到一个氛围感的作用,但仍有很多店铺,像臭豆腐、紫苏桃子这些,真的在营业。</p> <p class="ql-block">空中的街巷七歪八拐,通向不同的区域,我觉得可以把这里形容为“老长沙街巷的折叠空间”。</p><p class="ql-block">山东舍友问我这是在拍什么,我思考片刻,说:“拍这种乱糟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但这里面着实闷热,舍友刚洗完澡,现在又满身是汗。</p> <p class="ql-block">文和友社区欢迎您!</p> <p class="ql-block">红字写的内容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消防出口的箭头才是有实际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还专门塞了一辆缆车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从文和友出来已经九点多了,坐地铁回宾馆啦。</p> <p class="ql-block">仍是霸榜。</p> <p class="ql-block">6月21日 星期六</p><p class="ql-block">这个超市处在宾馆和地铁站的必经之路上,舍友每天出门都要来这买瓶水。</p> <p class="ql-block">今早来到米粉街,随便挑了家店进来试试。</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加了哪些料的米粉。</p> <p class="ql-block">红烧肉米粉。</p><p class="ql-block">口感吃起来很像我们这的水煮米糕,舌头一压便断开来了,吃起来毫无压力,特别顺口。</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这家店免费的豆浆也非常好喝,甜甜的很开胃。</p> <p class="ql-block">人生何“外”不相逢。</p><p class="ql-block">应该是打错了。</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是湘江上的一个江心洲,不过面积比较小,完全是一个市民公园,没有居民区。因此在橘子洲地铁站下车的,只有去玩的人。</p><p class="ql-block">但即便如此,这里的人流量也是相当离谱,感觉有几万个人在同时上下车。</p><p class="ql-block">图为2元一瓶的长沙水,地铁里的人比它们还挤。</p> <p class="ql-block">本来今天是打算徒步橘子洲一个来回的(7km),但是考虑到昨天大家走太多路了,于是我早上赶紧补买了橘子洲小火车的单程票。</p> <p class="ql-block">坐在车上,吹着风,赏着景,还是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望见一个超高的塔吊🏗。</p> <p class="ql-block">湘江沿岸的杜甫江阁与湖南第一高楼。</p> <p class="ql-block">江面吹来凉爽的风。</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继续走几步,便可以看见毛主席的侧颜。</p> <p class="ql-block">这尊巨大的石雕定格了毛主席“恰同学少年时”的风华正茂,或许这尊雕像对应的年龄正与我们相仿。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发顺风飘动,</span>双眼目视前方、既富有神气又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一种形容,把橘子洲比作航母,而青年毛主席就是风浪中的掌舵人。无论从各种角度望向这顿巨大的塑像,都能感受到正义凛然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来一张正面照!</p> <p class="ql-block">来一张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沿着湘江,向着橘子洲头最前端走去。偶遇一位江中游泳的勇者。</p> <p class="ql-block">红房子处是恰同学少年广场。</p> <p class="ql-block">绕过橘子洲头的最前端,江的对岸就是岳麓山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则很像毛主席在眺望潇湘大地,眺望如今奋发向上的社会主义中国。</p><p class="ql-block">曾经他带领人民大众,一步步驱散民族的苦难,洗刷民族的血泪史。今天数以万计的人们来到橘子洲头,仰望他年轻而坚定的身影,感受那穿越时空的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p><p class="ql-block">超级飘逸的毛体。</p> <p class="ql-block">湖南非遗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湘剧。</p> <p class="ql-block">脸谱(生成在舍友脸上版本)。</p> <p class="ql-block">皮影戏。</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觉得比皮影戏剧情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道具的细致雕工。</p> 江岸边的风更加凉爽,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沿江漫步。柳树的枝丫低得很,近乎能触及我们头顶的距离。抬头看它,它又慢慢摇曳,似乎在躲着我们。 山东舍友在疯狂尝试新手机的各种拍照功能。 逛着逛着又回到橘子洲中心的小路上来了。 “这么急着游是要去南京吗?”<div>“盐水鸭后备食材。”</div> <p class="ql-block">宿舍逛街实录。</p> 舍友有些疲惫了,正好遇到一个书店,大家进来吹吹空调。 <p class="ql-block">发现了一本长沙美食攻略,我要是做攻略的时候有这本书该多好,直接就地变身长沙老土著。</p> <p class="ql-block">山东舍友在实验,如何一边看书,一边做到背挺得很直。</p> <p class="ql-block">我们注意到,这本书里写“长沙人比较狡黠”,当然了细看内容可以知道,“狡黠”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p> <p class="ql-block">中午原计划去鲁哥饭店的,上次吃只有漳州和江西的舍友吃了。这几天路上时不时也会提起鲁哥,说说它的菜多么下饭,直接让另外俩舍友的期待值拉满了。</p><p class="ql-block">然而很不幸,中午去的时候鲁哥饭店外排满了队伍,只好临时换店,在附近找了一家煲仔饭解决午餐。</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坐地铁去湖南博物院。拿出相机拍拍他们,山东和四川舍友反应很快,立刻摆出了pose。</p> 辛追夫人墓葬。<div>这个展馆藏在一楼的角落里,但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保存2000余年而不腐的湿尸,而且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还可弯曲。从西汉至今,能保留下来的墓葬都屈指可数,且大多都只剩下残缺的白骨,而辛追夫人的尸体保存得极为完好,属实奇迹。</div><div>当时舍友在一旁休息,我出于好奇先去抽了一眼,看到这个展馆的名称就叫做“辛追夫人展馆”时,我就感觉此人必然非同凡响,便立刻查了告诉大家。</div><div>到现场看更是震撼,一具西汉的尸体却宛如熟睡的活人一般躺在那里,历史的恍惚感又在此刻生动展现了出来。</div><div>(可惜不让拍照)</div> 深埋、密封、防腐,是其千年不腐的原因,当然我觉得也得有很好的运气。 来到二楼,正式开始湖南博物院的游览。 各类青铜武器。 这个铜钺的中心有一个小人图案。 铜鼎。 铜剑。 当时看见左图的器皿就想到,之前在孝感博物馆里曾见着一个和左图同款造型的青铜提梁卣,乍一看比较像个憨憨胖胖的小精灵。不过湖南博物院这个提梁卣的花纹要精致很多,估计是规格更高。<div><i><font color="#9b9b9b">(右图来自湖北游记的第二篇)</font></i></div> 铜戈。<div>山东舍友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桐”,大家平常都喊他“桐哥”。所以这些展品都是他。</div> 细看这些铜戈,能发现上面刻了很多文字。 湖南广袤的山区中世代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这些就是少数民族的各类服饰,图中好像是苗族的。 侗族的衣服。 更值得一提的是,湖南与水稻也相当有缘分。<div>在距今14000多年,湖南的先民们就开始尝试驯化野生水稻。在湖南大地上发现的炭化稻谷颗粒,各个资历雄厚。</div> 杉龙岗遗址的炭化稻谷颗粒。 澧县城头山遗址。<div>在这里人们发现了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div> 舍友们正在研究这个水车的工作原理。 <p class="ql-block">陶釜。</p> <p class="ql-block">豕尊。</p><p class="ql-block">商代唯一以猪形状制作的酒器,全身布满了各类纹饰、鳞甲。</p> <p class="ql-block">小猪上方还有一只花纹繁杂的小鸟。</p> 四羊方尊。<div>历史课本上有名的青铜器原来出自湖南!(不过图中这个是仿制品,正品在国家博物馆)</div> 人面铜方鼎。<div>这种有些阴间的纹饰放眼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考古学家认为这些人脸代表了传说中“有首无身”的饕餮类怪神。</div><div>抛开这种鼎背后象征的寓意不谈,我觉得它更适合放在墓葬里辟邪。</div> 为什么不笑?是因为在玻璃柜里吃不到东西吗? 酒器。 编钟。 编钟里面还趴着两只小动物。 <div>桑蚕纹尊。</div>这件器皿的瓶口分布着好多莫名的凸起,我当时觉得可能是在模仿蚕的形状,于是和舍友提了一下。<div>漳州舍友定睛一瞧,也觉得这些是蚕。</div> 当时写这段文案的时候忘记它名字叫啥了,于是我问了问豆包,没想到它真知道(也顺便验证了一下,那些凸起真的是蚕)。 龙首虺纹提梁铜盉。 镶嵌绿松石铜方壶。<div>有见到过湖北省博物馆的铜鹿角立鹤都知道,身上镶嵌有绿松石的器物都极其珍贵。</div><div>我引用我自己:<br><div><i><font color="#9b9b9b">“......且许多地方的凹陷处,都镶嵌着绿松石。这在当时是极其珍贵的象征,镶嵌绿松石的文物往往都意义非凡。”</font></i></div></div> 云纹提链铜壶。 褐地矩纹锦。 能从战国时期保留下来这一小撮实属不易,古人在纹饰上的审美真是魔幻得各具特色。 铜镜。 古人的假发。 这个应该是一些大型乐器的底座。 虎座鸟架鼓。<div>左右两只鸟的神情看起来比较傲娇哈。</div><div>湖南古代的先民就是围绕着洞庭湖而居住,如今洞庭湖的南北划分了湖南和湖北。而这个乐器和此前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的鼓也非常相似,可见湖南湖北两省自古便具有的文化共通性,省界仅仅只划分了行政,并不完全划分文明。</div><div>但区别在于,人家湖北博物馆那个虎座鸟架鼓是镇馆之宝啊!</div> 咔嚓! 铜行灯。<div>右边长长的手掌应当是方便人们拿取,但如果在右边摆上蜡烛,那就像是服务员端着一团火了。</div> 胡人形铜吊灯。<div>真的服务员来了,甚至还会点杂技。</div> 西汉“剌庙”牛型铜灯。<div>看起来像在比心。</div> 以下是各类餐具。 每个博物馆都不会缺席的便是俑。 对乐俑。 学到一个辨别俑所处朝代的方式:看看有没有胡人,有则是唐朝的。 比如中间这位大胡子,典型的胡人样貌。左手拖着一只鸟,右手似是竖着大拇指。 这位比较憨的也是,胡子宽得像个馕。 牵驼胡人俑。 中间的酒器上写了一首与春有关的打油诗。 棋盘。 接下来这些则是茶具。 一个透明的玻璃茶杯。 玻璃钗。<div>在一众黄土色文物中,天蓝的色泽让它们显得格外突出。</div><div>“这扑面而来的高级感。”</div> 镶嵌玻璃瓶。<div>被时光晕染过的颜色,历经千年而依然鲜艳,似乎瓶底还有一些故事,要从这蜿蜒的曲线中升起、讲述。</div> “这些铜镜花纹这么多怎么反射?”<div>“这些都是铜镜的背面。”</div> 难得能见到铜镜上没有花纹的。 铜舞蹈俑。<div>好有灵气的小人。</div> 这个砚台的样式很像宜春博物馆门口的那个。 简牍。 青瓷虎子。<div>“啊——!”</div> 感觉像是哪个学生做走形的作业。 狮座诗文枕。<div>把诗词印在脑袋上。</div> 湖南的瓷器也很出彩,长沙就有独具特色的长沙窑。<div>但对于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众多文化,想要跻身几大名窑、几大名瓷的行列,那需要特殊的历史意义与瓷器风格,也就是差异化。</div><div>这里马上到篇末了,拿这几位瓷器老祖宗做一下背景板,略微吐槽几句:</div><div>“湖南博物馆人是真的多,我从来没见过人这么多的博物馆。”</div><div>“确实,长沙这人口密度真是太离谱了。”</div><div>“感觉湖南博物院没什么让我印象深刻的,不如南京博物院哇。”</div> 人多尤其体现在每个展馆的入口和休息区,刚进二楼展馆的时候,呜呜泱泱全是人,甚至看一个展品还需要排队才能撇上一眼。如果不幸挤入人流,那就只能被大家推着走,但可能过了一分多钟你还是在某个展品面前。<div>以至于我有很多展品的照片都是拍糊的,来不及细看。<br><div>不过好在后面四点多人流逐渐散去,博物馆又回到了“人与展品和谐共生”的状态。</div></div> 不过我相信,一个博物馆能承载的历史底蕴,必然不是匆匆一撇就能概括、领会的,也许还有很多古人留下的细节、巧思,我们没有注意到。<div>待人流散去,文物依旧在那里,带着千年的厚重,相互品味着潇湘大地于时光里留下的涟漪。</div><div><br></div><div><b>未完待续!</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