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恭王府及花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北京什刹海南岸,是清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王府,最初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大贪官和珅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清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及花园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先后经历过三个主人。第一位是和珅,他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器重,1780年,乾隆把自己十分疼爱的十公主赐婚给了和珅的儿子,同时把这块地方赐给了和珅,让他盖公主府,四年后这座豪华的建筑拔地而起。1799年,和珅被嘉庆抄家,该王府被嘉庆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庆亲王永麟。这里成了庆王府。咸丰继位后,奕忻封为了恭亲王,这里被赐给了恭亲王,成为了恭王府。</p> <p class="ql-block">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王府和花园两个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p> <p class="ql-block">王府部分又分为东中西三路建筑群,共有15个四合院组成。王府中路重要的建筑为银安殿和嘉乐堂,主要为祭祀之用。图为嘉乐堂。</p> <p class="ql-block">故宫有一个金栾宝殿~太和殿。和珅建的是银安殿。可见和珅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p> <p class="ql-block">银安殿是王府内级别最高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府邸正厅的锡晋斋,四周的柱子便是由合抱粗细金丝楠木制作的。如此庞大的金丝楠木,如果以目前的市场价来定价的话,大概一根的价值在24亿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现在展出清代王府历史文化展。平面图则展示了王府的格局。前面是府邸,后面是花园。</p> <p class="ql-block">清代大臣的华服。</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里有很多身穿华服来旅拍的游客,时光仿佛穿越回了清朝。</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巨大的的佛楼。</p> <p class="ql-block">佛楼前的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西洋门”、“大戏楼”、“藏宝楼”和“福字碑”,合称为恭王府的三绝一宝。</p> <p class="ql-block">第一绝是府邸最深处建有两层的后罩楼,又称藏宝楼。后罩楼有房间128间。</p> <p class="ql-block">后罩楼的后墙一共有44个什锦百宝窗。相传和珅可以根据窗户的形状,来对应宝物的种类。二楼就是和珅藏宝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上面的小窗造型各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第二绝为西洋门。这是一座汉白玉石拱门。门额上刻着“静含太古”四个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由于咸丰年间西方文化的盛行,奕訢在整修府邸时也加入了很多的西方文化的元素在宅子里面,包括这座著名的西洋门。</p> <p class="ql-block">西洋门是恭王府花园的大门。原本在圆明园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西洋门,可惜被毁了。而恭王府的西洋门被完好地保存了两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第三绝为大戏楼。据说戏楼采用了聚音木材建造而成,虽然没有扩音设备,却能从各个角度听清台上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和珅的后花园比故宫的后花园还要大2.5倍。</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于一园。</p> <p class="ql-block">妙香亭,双层木结构平顶式方亭,上层为妙香亭,下层为殷若庵,上圆下方诠释了“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说。</p> <p class="ql-block">高五米的太湖石被称为“观音送子石”。</p> <p class="ql-block">这池水被称为聚宝盆,因周围种了很多榆钱树,榆钱被誉为清朝时期的铜钱。榆钱叶一落,都落在聚宝盆里了。</p> <p class="ql-block">方塘水榭是西路的主要景观,由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长形池塘和水中央的湖心亭组成。山中凿泉引水,自池塘三个不同方位的石刻龙头流入池中。</p> <p class="ql-block">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极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恭王府花园里的水,为王府花园增添了勃勃生机。湖心亭雕梁画栋,满绘彩画,船型的木桥与岸边相接。</p> <p class="ql-block">方塘西侧,矗立一组高低不一的天然石笋,东邻水榭,当风静波澄时,水底楼台倒影清晰,如镜反照。</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里到处挂满了“福”字。</p> <p class="ql-block">但大批的游客还是耐心地排队等候进入密云洞看福字碑。恭王府福字碑号称“天下第一福源”,位于北京恭王府花园秘云洞内,这个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御笔,乾隆时期,此碑神秘失踪,1962年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地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周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p> <p class="ql-block">密云洞里面空间狭小,人员密集。</p> <p class="ql-block">福字碑,康熙皇帝御笔。福字碑就是恭王府的一宝。该福字被解析为多子、多才、多福、多寿、多田,可谓汇聚封建社会里的各种福气而有“天下第一福”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榆关,山海关的别称,是长城的象征。府主人在此修建小城墙并命名榆关,以此缅怀关外祖先,铭记清祖入主中原的历史功绩。</p> <p class="ql-block">爬上小城墙,环视后花园。作为北京唯一保留的王府,恭王府是能和故宫并齐的存在。也只有它和故宫是归属于文物局来管理的,而其他的都是由旅游局来管理的,足以可见这座价值连城的豪宅保存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所带给我们的文化艺术价值,不是用金钱就可以衡量的。恭王府作为北京城中最具代表性的王府建筑,经历了多次战争,数次动乱仍然能够保留到现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西洋门前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