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生命中总有些时光,那感觉那味道,带我进入数番轮回几近相似的梦境中,呈现不知几世的我的精魂的生死过程。而醒后,任何文字皆无以表述这漫长而复杂的梦的华章于万一。因为那是神性的历练。尽管包含了许多肉体的感觉:比如飞翔、攀登、喜怒甚至疼痛。若科技发达到我睡眠的时候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呈现和记载梦境,远胜于醒后以文字记录梦境的回忆。但有些事情是可以用文字记载的。比如爱的感觉,那个映象其实我并不知道到底代表谁:其实谁也不是。准确说,也许那只是我的精魂的另一半甚至只是它的影子。她永远不和我在一起。但每当我的肉体感觉疼痛或者一劫之始、一章之终时,总会呈现出她存在、和我爱着她的意义。并且,我感觉其实她就在我身边。每当我试图以童稚般的恐惧和想念呼唤她的时候,她总会在我身边或者身后,用微笑告诉我其实她一直都在。而她的身姿,永远笼罩在神性的美丽光辉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几乎相同的梦境之始,也都是随着白昼或傍晚时分有关于和我一起生活的女人的事件,我的种种感觉而展开。然而,事情极难描述。我不知一切是否真的与我在白昼或者夜里未入睡时的思考有关。竟或只是生命在数度轮回中经历过的事情的重现。一切事件都象是为旅游者精心编制的节目。但极少有人能感觉出这一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场景中有着无数人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但我与这些人却陌生而毫无瓜葛。我在无数种带来肉体局促和疼痛的困境之中,包括疯狂的游乐场冒险设施、狭窄的工厂车间通道、莫名其妙的迷宫、山峦和森林之中急切地寻找出路,并经历奇异的雨雪雷电和无数艰难险阻,只是为了寻找一些失去的什么或者身心中强烈地渴望着的一些人或事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生活是否只是一层外衣?梦是否真的只是虚幻?我不知道。白昼之中我工作,饮食,思考,戴着种种面具堂而皇之地和人们交流,说的语言绝大多数与己无关且毫无意义。况且我不是一个善言者。周围人总说我是一个怪人。但我却不知道自己怪在哪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总与周围保持着一种和蔼却又遥远的距离。因此即使是在白昼里我的魂魄也在醒着。但这与梦境不同。梦里我能感觉到完全的自我。感觉到甚至看到它在行动。这是一种对自我的真实体验。可惜当晨光映照,夜梦醒来,一切旋即遗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经常是模糊不清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面孔、身体甚至思想意识受着社会规范和生物节律的制约,尤其是在虚伪的社会环境中,为了生存不得不压抑种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不论是丑恶的还是美好的,邪恶的还是善良的,只要不符合常规习俗与道德规范,皆须将其隐匿于内心深处或者化于无形。但这其实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存在状态。其实存在是在现实的背后。人类内心深处真正的事物未必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并且常常与现实相抵触,但这并不说明现实就是一切。正好相反。现实只是一层虚伪的面纱。生命是存在于现实之背后的。就象梦在醒的背后。它经常昭示着生命隐匿着的真正的面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重要的是,维系着大至一个种族、一个国度,小至一个家庭、一桩婚姻的,其实正是这些暗含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某种或多种特质。仅就婚姻而言,如果摒弃现实中的经济、家庭等因素,可以发现一桩长久而美好的婚姻之维系,关键即在于其双方心魂能够相通相融。这种相通相融是超越物质、经济甚至外貌条件而存在的。所谓心有灵犀是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切皆缘于人的内在特质。而内在特质却经常是隐匿于外貌和现实生活之中的。当然,我们能从眼眸的一丝闪动、片言只语和举手投足之间,体察一个人的内在。其实,一个人最深处的内在是先天注定的。后天可以培养行为举止,却无法完全遮掩先天本质。一个学历高、社会地位高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称得上贵族或者上等人的人。同样,一个人文化程度低,一生生活在乡村的农者,未必就不是贵族。中国古代有关人性格命运的生辰八字学说并非迷信。其实它是一门极深的学问,暗含着天人合一的道理:人乃天地精华所聚,其运命当然与日月星辰山水季节昼夜有关。于一个人行为举止的微茫处,经常无意暴露出其最本质的品格。这就是先天特质。或孤傲,或柔弱,或暴戾,或温柔;或大度,或猥琐。但这一切往往隐藏在现实面孔的背后,且很可能与日常生活无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为何有的友人、夫妻关系如朝花夕露,须臾而来又须臾而去,而有的友情和爱情却坚若磐石?且不论建立在形形色色的欲望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如何不堪一击,仅就人们相处之间的性格异同和互补而言,个人特质对各种情谊的影响便具有重要意义。男女相处时,所谓心动的感觉, 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一见钟情往往上当受骗------所谓上当受骗,其实是缘于自我的现实功利目的未能在心动后实现,现实功利目的蒙蔽了曾经相互感知的心------那并不代表一见钟情毫无意义。正好相反,一见钟情意味着心性的相通相知和相补。这就是人的先天特质在起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坚强的背后有贪婪,善良的背后有软弱,优雅的背后有虚伪,温柔的背后有玩世不恭,背后的背后,也许还有背后。人不可能是单面的。但多面性其实也并非是其根本本质。一般而言,比如当今尖端物理研究,几达哲学领域的量子力学最新理论,简单说就是,一切事物的绝对本质其实是不存在的。某种本质,仅仅是事物的局限于其观测者限定的框架之内的某种本质。甚至早些时期有种理论叫塌陷原理:当你观测事物的时候,因为你的观测,事物本身已经发生了改变。简而言之,一切其实皆是相对的。况且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夸克电子,无一不是在流动、生死,和变幻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就人而言,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毋宁说是企图相信,作为智慧生物,我们应当具有着一种高贵的先天特质,类似信仰的东西,使我们免于粗鄙与低俗,使我们能够区别于鸟兽:然而,我们真的优越于鸟兽么?我们真的具备一种特质,能使我们的命运异于鸟兽,寻找到些许终极意义么?也许这是不可能的。绝对的本质和单一的人性都是不存在的。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对人性进行单一性定义的企图都是极度危险的。人活着便有生物的自私利己本性和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具有绝对本质的人也许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也许只有神才具有绝对本质。当群体生命被某种思想统治为单一性的神化社会时,世界必定陷入涂炭生灵的疯颠之中,甚至于制造出人伦失常、禽兽不如的骇世奇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人既然生于这广袤的天地之间,其秉性当然与生养之的一方水土有关。而同一片土地,为何又孕育着形形色色不同人等?有的人贪婪,有的人暴戾、有的人淡泊,有的人温暖。不一而足。因此,在难以完全界定的绝对本性之外,确实是有一些基于大至种族、小至家族的遗传特质,加上外因而共同缔造的个人特质的。这种特质是外貌体型、言谈举止的内在源泉,如用古人相术之辞,可以称之为“骨相”。一个人或胖或瘦,或美或丑,皆是外观,而唯有骨相才是真正的内在特质。一个貌似美丽的女子可能举止却非常粗陋,行走仪态或失衡或夸张,因而暴露出其骨相的丑陋;此等女子姿色稍老便会被男人抛弃。人们困扰于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子却有着许多追求者,其实正是因为她具备良好的内在特质。温柔而大度,坚韧而柔软,善良而淡泊。这些女子身上散发出的光芒并不因年龄而黯然,反而因岁月的更迭而更加园满。而她们的家庭甚至家族,也在这种天使般的光芒照耀下臻于强大和完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生俱来的骨相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仪容、谈吐,处事方式,当然也决定着人的命运。在某些特定时刻我们可以从一个高学历的人身上看到粗鄙,从一个高官身上看到低俗,或者相反,从一个村姑眼里望见神女般的慈光,从一位农民身上感受到高贵。遑论社会环境与人的品性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仅就人的外在与内在而言,尽管骨相决定着人的各种外在形式甚至社会成就,但其实它往往隐藏在现实生活的最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