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团委探访红旗渠博物馆

王广明

<p class="ql-block">  6月28日,林州大地普降甘霖。午后时分,黄河科技学院国际学院团委郑文平书记,带领着国际学院团委学生干部罗鹏宇、贾星歌一行12人,驱车到达了红旗渠藏品博物馆。今天,在这里,他们要开启“青春踏访红旗渠,砥砺奋进新征程”的实践之旅。</p><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通过多方打听才找到的,这所红旗渠非国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一层大厅,气势恢宏的形象墙上,“红旗渠就是纪念碑”,八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  形象墙左边,有一尊全铜慈祥的伟人像,微笑迎客,底座上醒目标注着“红旗渠指挥长马有金”1921至1989。</p> <p class="ql-block">  上达2楼左转,红底的前言,介绍了该博物馆是在20大后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了红旗渠。他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  作为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林州市收藏家协会会长王广明,是林州市政协委员,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每年到各地市视察学习,都见有各式各样的民间建设的非国有博物馆。举世瞩目的世界八大奇迹红旗渠,只有一个当年河南省摄影记者魏德忠的图片展,却没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为了日后让人们从实物、实景中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红旗渠,感悟传播红旗渠精神,政治觉悟使王广明萌发了要建红旗渠博物馆的大胆设想,随后向河南省收藏家协会递交请示报告 。被列为2023年河南省收藏家协会重要议程,并由河南省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河南省收藏家协会终生名誉会长葛纪谦 ,解放军防空兵少将张训彩、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河南省博物馆协会周加申书记带队, 到林州实地规划布置建设。经林州市常务市长办公会全票通过,红旗渠集团授权冠名。于2023年10月28日,习总书记视察红旗渠一周年建成并向社会开放。</p> <p class="ql-block">  馆内分:“苦旱印记”、“渠上岁月、”“劳模故事、”“精神永恒”四部分,林州市收藏家协会380名会员,历经35年时间。征集到的22260件,当年修渠时期,实物及文件资料布展,件件藏品背后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苦旱印记”展位,同学们目睹了林县干旱缺水现状,吃水贵如油的传说,一家七口用的袖珍小脸盆,一担水逼死一条人命,中共林县县委宣传部原件宣传稿,碑文撰刻光绪三年人相食惨景。</p> <p class="ql-block">  在渠上岁月部分,民工和学生37万大军战太行。同学们看到了林县六中学生在渠上的宣传文稿,照明工具展位,同学们认识了电石灯、提灯,王广明馆长向同学们介绍靠墙一面镜子是 211个隧洞崛进时晴天向洞里反光用的照明工具。</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林县人民用一双手,一根钢钎,一把铁锤,独轮车,扁担、箩筐。削平了1250个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建设了152个渡槽,绵延1525公里,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是在特殊时期,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三年困难时期。遭饥饿遇文化大革命时期批斗。早上糖,中午汤,晚上天池,泡月亮,天当房,地当床。极具艰难条件下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很自豪的对外国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是举国家力量修建的,红旗渠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自己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在渠首截流展块看到,500名青壮年男儿跳进冰冷的漳河水,生命 置之度外,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干部,我先来!赤身挽臂,七道人墙挡住汹涌漳河,终于!成功截流</p> <p class="ql-block">  在劳模故事部分看到,第二任指挥长王才书,装资料购买的废弃炸药箱,鹦鹉崖大战用朱砂书写的毛主席语录《矛盾论》用科学理论武装修渠民工头脑,“一颗红星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铁匠炉炉火纯青,仿佛随时铸造使用。</p> <p class="ql-block">  吴祖太、李茂德查看险情因洞顶塌方壮烈牺牲,被追认为烈士。</p> <p class="ql-block">  劳模代表李改云、任羊成、常根虎、路银、韩用娣、郭秋英,上阵父子兵的张永仁、张买江,由王广明编辑整理的,魏三然一家三代修渠血染的风采已著录史册。</p> <p class="ql-block">  劳动创造了世界!</p><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加巧干的创新精神!</p><p class="ql-block">在红旗渠十大工程之一的桃园渡槽,由采桑公社建设, 施工员秦永录,根据立木顶千斤原理,改双梁搭架为通梁搭架创造了简易拱架法,既节省了材料和资金,又加快了渡槽建设进度,后被应用到四川大学教科书上。</p> <p class="ql-block">  在精神永恒部分,林县小报、林县快报、林县战报一塌塌,放满了展柜,物资票据,党费证,外事办资料,红旗渠建成后,一渠十带,分水岭水电站革委会贺信,渠上放影队……</p> <p class="ql-block">永远不能忘了!</p><p class="ql-block"> 为吃水修渠献身的的82位同胞,年龄最小的是妈妈身体里三个月的胎儿,17岁的少年,60岁的老人, 还有四位女性,牺牲时有的头皮都被剥落无存,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为 激励先进,红旗渠建设受表彰的个人名录特等、甲等、乙等劳动模范733位。</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博物馆是红旗渠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漏补缺。博物馆内详实记载了总指挥部医院和各总指挥部卫生所,记录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 医生王麦荣、尚开元割下自己皮肤,植到患者伤口上,医生共产党员侯林带头为伤员输血,没有组织动员,没有上级命令,工地医护人员能够打破旧传统观念,冲破传统习俗,主动为营救伤员献皮肤献血彰显了崇高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的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 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大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标 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p> <p class="ql-block">三十分钟的课件,讲了一下午。馆内没装空调,学员们在高温下热身,汗流浃背,不时的用纸巾擦拭着汗珠。移步换景 ,跌宕起伏的布置技术和倒背如流的讲解水平,使大家像立马成了学生军,背着课本行李,肩扛红旗,跃过天桥断支援红旗渠建设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