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延寿县庆阳学校党支部积极响应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号召,以“庆七一颂党恩强党性”为主题,通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与校史馆参观两大活动,将党性教育与校史文化深度融合,激发全体党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活动紧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工匠精神”主线,旨在以党建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力量。</p> 第一篇章:初心如磐五十载——纪念章颁发仪式 庄重颁章:半世纪信仰的至高礼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30日上午9点30分,党建室内党徽熠熠,全体党员身着正装肃立。党支部书记刘兴楠以“一颗红心永向党”为题,回顾退休教师赵凤云同志50年党龄与30载教学生涯:“从土坯教室到楼房课堂,赵老师用粉笔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展现赵凤云同志“青丝白发终不悔”的坚守,令在场党员热泪盈眶。刘兴楠书记为赵凤云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绶带上的金色党徽与“50”字样交相辉映,象征着一生许党的赤诚。</p> 薪火对话:三代教育者的精神接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让党性在课堂中生根?”中老年教师王冰的提问引发深入交流。赵凤云同志抚摸着纪念章答道:“我备课的油灯下总放着党章,党的教育方针就是我的教学指南。”她以“手刻蜡纸印试卷”“徒步家访十几里”等故事,诠释“耐得住清贫、扛得起使命”的党员教师本色。党支部书记刘兴楠总结强调:“老党员是活的党史教科书,他们的‘工匠精神’正是新时代教师最需传承的红色基因。”</p> 集体宣誓:穿越时空的初心回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誓词,声震屋宇。</p> 书香履痕:漫步校园的文明巡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植的树苗扎根沃土,恰似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漫步红墙碧瓦间,教学楼里书声琅琅,处处彰显着新时代党员师生的担当。这场校园之行,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激励着全体党员传承红色血脉,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p> 第二篇章:寻根铸魂育新人——校史馆沉浸式研学 触摸“北大荒第一犁”:垦荒精神的现代启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史馆中央展区,全体党员凝视着1947年的“北大荒第一犁”。党支部书记刘兴楠动情讲述:“这具由李在人同志用血肉拉动的犁具,与我校‘先锋小学’同岁,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实物见证。” 青年党员触摸犁具上的裂痕,仿佛看到垦荒者“人拉肩扛”开垦教育的沃土。</p> 校长肖像墙:教育薪火的九次传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墙陈列的9位校长肖像,勾勒出77年办学史。从首任校长吕铭“马灯备课”到第九任校长孙伟东推动信息化教学,泛黄的教案与数字化课件同柜陈列,形成震撼对比。党员教师乔相凤感慨:“校长们接力传递的不仅是职务,更是‘党旗所指,教育所向’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主题党日以“仪式教育与沉浸研学”的创新形式,构建起“老党员—校史—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链条。延寿县庆阳学校将持续深化“党建与校史”融合工程,将“光荣在党50年”的信仰高度与“北大荒第一犁”的奋斗厚度,转化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力度,推动全体党员赓续红色血脉,凝聚起“强党性、担使命”的奋进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延寿县庆阳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