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南禅寺、延庆寺、公主寺

shenmao 沈韵

<p class="ql-block">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距东冶镇8公里。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大殿,又称大佛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是我国己知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设凹字形砖砌佛坛,四周雕刻有精美图案。佛坛上现存唐代彩塑14 尊,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左侧为骑狮文殊菩萨,右侧为骑象普贤菩萨,全堂彩塑造型丰满,姿态优美,是我国现存唐代彩塑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延庆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核心建筑大佛殿为金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方形。其建筑特色鲜明,殿前檐柱头两侧塑彩粧贴面腾口,屋顶饰鸱吻、脊刹及走兽,梁架采用“厅堂造”结构,无天花板遮挡,构件形制直观展现金代木作技艺,夯土墙体则融合了晋北民居的地域特色,质朴厚重。寺内现存一尊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汉白玉八角经幢,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之幢”,落款清晰,为考证寺院始建年代提供了关键依据。</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寺院经修缮形成两进院落格局,大佛殿前增建形制相仿的前殿,东西厢房、钟鼓楼及山门亦得以翻新,既延续历史风貌,又完善功能布局。作为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延庆寺大佛殿以独特的减柱、梁架技术与装饰工艺,成为金代民间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宋代经幢见证寺院千年香火传承。</p> <p class="ql-block">公主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繁城镇公主村。公主寺始建于北魏年间,现存除毗卢殿和大雄宝殿为明弘治年间(1488 ~1515年)的遗构,其余皆为清代(1616~1911年)所建。公主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347平方米,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过殿,韦驮殿,大雄宝殿。东西两侧有伽蓝殿,马王殿,财神殿,二郎殿等建筑。</p><p class="ql-block">公主寺其中较有价值的是建于明代的过殿和大雄宝殿,过殿内保存有200余平方米的明代壁画,以及十八罗汉等30余尊彩塑。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壁画90余平方米,雕塑5尊,佛坛中央为释迦佛,背后是观音菩萨,左右为文殊、普贤彩塑。两殿内的壁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研究明代社会活动的珍贵资料,和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珠。</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公主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