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接纳和认同呢?

芹姐聊心理

<p class="ql-block">区分“接纳”与“认同”:接纳不等于你喜欢这件事或认为它是对的。比如生病了,接纳是承认“我确实病了”,然后积极治疗;而不是认同“生病真好”。</p> <p class="ql-block">专注于可控之事:把精力和信心投入到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你的态度、你的努力、你如何应对、你从中学到什么。对于完全不可控的部分(比如天灾、他人的决定),学会放手,相信它们最终会融入你更大的生命图景。</p> <p class="ql-block">培养“接纳”的习惯:当事情不如意时,先深呼吸,停止抱怨“为什么是我?”或“这不公平!”。对自己说:“好吧,这件事已经发生了,我接受这个现实。” 这不是认命或放弃,而是停止无谓的内耗,把精力转向“现在我能做什么?”</p> <p class="ql-block">练习“允许”:允许自己有各种情绪,但不要让情绪完全主宰行为。告诉自己:“我允许自己现在感到难过,同时我也知道这不会永远持续下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遇到顺境,心怀感恩,好好珍惜;遇到逆境,停止抱怨,坦然接受现实,然后尽己所能去应对。始终相信,此刻的经历都是你独特人生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终将在未来某个时刻显现出你未曾预料的价值和意义,共同编织出你丰富而完整的人生。保持这份对生命历程本身的信任,能让你在风浪中更从容、更有力量地前行。</p> <p class="ql-block">寻找“连接点”:尝试思考当前这件事与你的人生目标、价值观或之前的经历之间,可能存在什么联系?它是否在教你耐心、韧性、谦卑,或者迫使你转向一个更适合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拥抱未知:承认并接受“我现在看不懂”是正常的。与其纠结于“为什么”,不如把好奇心转向“这件事能教会我什么?” 或者 “它如何塑造未来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