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究竟是哪种原因导致的?

驻马店市中医院病理科 潘登宇

前列腺增生症是50岁以上男性群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具体来说,前列腺增生症又被称为结节状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肥大,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与此同时,与年龄相关的雌激素水平却会相应升高,这种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前列腺实质细胞中的二氢睾酮受体表达增加,进而增强二氢睾酮对前列腺增生的促进作用,最终导致前列腺组织的增生。随着前列腺的不断增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排尿困难的症状,如尿流变细、滴尿、尿频和尿急等。如果病情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尿潴留和膀胱扩张等严重问题。尿液的长期潴留不仅会进一步诱发尿路感染或肾积水,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尽管如此,一般认为前列腺增生发生恶变的概率极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呢? 前列腺癌是一种源自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所有癌症类型的第二位,并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研究表明,雄激素水平的升高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似,前列腺癌上皮细胞也具备雄激素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时,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在早期阶段,前列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常在因前列腺增生而切除的标本中被发现,此时患者的血清学检查PSA水平可能会出现轻度升高。大多数前列腺癌为分化较好的腺癌,其肿瘤腺泡较为规则,排列紧密,甚至可见背靠背现象。腺体主要由单层细胞构成,外层的基底细胞缺失以及核仁增大是高分化腺癌的主要诊断依据。然而,并非所有前列腺癌都是高分化癌,在低分化癌中,癌细胞可能排列成条索状、巢状或片状。 临床与病理研究显示,大约有5%至20%的前列腺癌会发生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常见的是直接向精囊和膀胱底部浸润,后者可能导致尿道梗阻及血道转移。前列腺癌还可能转移到骨骼,尤其是脊椎骨最为常见,其次是股骨近端和盆骨,癌细胞常呈筛状排列。如果男性患者出现骨转移症状,应首先考虑前列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尽管偶见内脏的广泛转移。 除了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相关外,前列腺癌的发生还可能受到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具有家族史的人群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此外,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或环境污染中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在饮食方面,高脂肪饮食和缺乏抗氧化剂的食物摄入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相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和避免过度肥胖等,可能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编辑:驻马店市中医院病理科 潘登宇<div>审核:驻马店市中医院病理科 王建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