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抗战初期,除了南通城里和金沙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外,还有一支由进步青年学生自发组织的抗日宣传队,活跃在广大的农村。</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在南通城沦陷后不久,姜灶镇上一些失业、失学的青年由许毅等发起,组织了一个有十四五人参加的“姜灶港青年抗日救亡宣传队”。主要成员有张冰、谷枫、江一帆、张炎、刘紫萍等。宣传队发出了《告同胞书》,号召父老兄弟们紧急动员起来,一致抗日,并演出了《最后一课》、《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副队长张冰亲自执笔编剧,鼓动同胞不当亡国奴,坚定大家抗战的信心。由于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姜灶镇的四乡青年,踊跃报名,使宣传队人数增加了20多人。初时,宣传队只在姜灶镇及附近农村进行宣传,不久南通城日军下乡到公路沿线的姜灶、油榨、袁灶等地作试探性侵犯。在侵咯者的枪炮声中,宣传队开始作流动宣传,辗转到敌后,先后在镇场、金沙、东社,唐洪灶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队沿途散发、张贴宣传标语及自办的《先锋报》,且演戏慰劳各界抗日军民。“姜灶港青年抗日救亡宣传队”还经常与金沙镇的“友声社”取得联系,交流活动情况,相互勉励、促进。</p><p class="ql-block">“友声社”和“姜灶港青年抗日救亡宣传队”的足迹,遍及了南通县的大部分乡村集镇,为唤起民众的觉醒、动员同胞们奋起抗日,吹响了战斗的号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