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农事(6)

便步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我们这里插秧划架子,已经好久没看到了,经查早没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题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逝去的农事(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段时间我没进山了,前天我才进来。春夏之际,到处生机盎然,所见的一切,又都是新鲜的了,任何一个的角落,都让我加倍的关注。昨天,我在几乎每天只要出门就会见到我们老杨家的梯田,见到他的禾苗已经分孽了,长势很好,我就停下来欣赏了一番。我特别敏感的是禾苗的颜色,深绿色啦,和我以前穿的衣服一样的!还有,禾苗的站立,单个看,每一棵禾苗都站的笔挺的,和持枪的哨兵一样;集体看,横竖成行成列,和我们刺杀操的队形没什么两样,太美啦。这时,正好老杨从田里上岸了,看样子是要收工了,我就在公路上等他,我有一个事情急着要问他,这个 “ 刺杀操的队形 ” 到底是怎样插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插秧要成行成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一名技术老练的先插,做标杆,然后其他的人跟着他插。这种插秧是退着走的,自己边插边瞄着一点,旁人也多吆喝一点,刚插下去的如发现太稀太密,当场纠偏便可。农活没别巧,新手跟老手,眼睛多看着一点,手脚多勤劳一点。老杨家的田,都是他夫妻两个人种的,秧也就是这种方法插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一种是在田里划上格子,人往前走着插,秧苗就插在格子的十字交叉点上。用这种方法,插秧的人就不要什么技术了,只要能站得稳的人就都能插,妇女小孩这些没有什么劳动技术积累的人最适宜。在生产队,主要劳动力不插秧,他们都去干更加重要的农活,插秧的田里尽是妇女儿童,就是这个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样一来,插秧划格子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以致成了一个专业活,标准名字就叫 “ 划架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要划架子首先得有架子。架子是个什么样子呢?架子很像一个“ 平 ”字,横竖大概两米五左右,走线的木轮就装在平字第一个横画上。划架子的人腋窝夹着平字竖画,手握竖画一端,眼睛瞄着前面一个标的物,拖着架子(斜躺着的平字)往前走,线条就出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前插秧要划架子,还不光是为的插得直,还有秧苗的密度问题。那时讲究密植,一亩地要种多少秧苗,这些尺寸都是由上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是不能违背的。比方,上级规定今年是行株距四六寸,那么就是行的架子是六寸,株的架子是四寸。有的时候还特别的讲究,上级规定行距的尺寸是四寸四寸加六寸,那么必需按照上级的规定调整轮子间距,不按规定办行不通,每阶段大的农活时,都有工作组的同志监督,想作假都做不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从80年代农田大坵改成小坵(因分到每家每户)后,插秧就没有这么多清规戒律了,插秧的尺寸规定也没有了,架子也束之高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今天要等着问老杨,是因为我看到它的稻田里的秧苗长到如今,行株距看得很清楚了,行是行,列是列,直看横看斜看,都成线,怎么插得这么标准,我还怀疑他用架子。他说现在哪有那用架子的,就这么插的。我听后真的肃然起敬,因为我也曾经是个种田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架子,连同划架子的人,都成了历史,都被遗忘了。只是,划架子之后再插秧那个轰轰烈烈的场面,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好多人还是存在记忆中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就像是舞台的天幕,背景总在不断的变化,新来的车辆,不是停下也是漫滑,就是我们这些每天在这散步的人,也会不由自主的拿出手机比划一下,天天如此。这个尚未命名的景点,离我的住地不超过200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到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敬请指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祝您在新的一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万事如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刘彦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 06. 3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武功山景区云海山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