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庆,洛阳玄奘故里

御林军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文字:郭亚伟</h5> 去年国庆,我们到位于洛阳市区东30公里的偃师区(原偃师市)办事,一路上,分别路过了白马寺、二里头等著名景点,还发现有指向玄奘故里的路标,再一次对洛阳厚重的文化积淀所折服。<div><br></div><div>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是神话小说,但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上到官府、下到民间,无论高官达人还是山野村夫,不管懒人痴汉还是闺阁淑女,几乎没人不知道孙悟空猪八戒的,其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空前绝后,其对宗教(尤其是佛教)的传播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后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其文学影视作品甚至传播到亚洲及其全世界。<br><br>而唐僧师徒性格鲜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那位面容清秀、斯文善良的帅和尚虽然固执迂腐但深受喜爱,尤其是女儿国那场戏,更是让众多女士芳心暗许。君不见,南方一位演活唐僧的网红,仅数秒视频就引起一片尖叫和数万点赞,可见唐僧该有多迷人了。<br></div><div><br></div><div>震撼之余,决定前往玄奘故里一观,看看这位帅和尚到底出生在什么地方?</div><div><br></div><div>从偃师市区向南12公里,就到了玄奘故里。一想到马上到达唐僧的故乡,不由得心中难掩激动。</div><div><br></div><div><br></div> 据官方介绍:玄奘故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陈河村,北依景山,南望嵩岳,东南为轘(huán)辕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京畿辅之地。地势坐北朝南,占地2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景区共有7个景点,即玄奘故居、皇家寺院佛光寺、陈家花园、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西原墓地,是洛阳市第二批客家祖根地人文胜迹。 玄奘故里景区面积很大,景区大门坐东朝西,门前的建筑颇具规模。 门前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路。 大门对面是一排高大的杨树林,挡住了西面大片的农田。 航拍图视角宏大,适合展示全貌。 <p class="ql-block">大门前的景观设计还算可以,但总觉得少了一点唐僧应有的书卷气。</p> 无人机掉转机头,回望大门。门前的灯展彩门似是春节时期的遗留,被风霜雨雪侵蚀的颜色发白,甚至出现了破损。 大门向东,是一个长长的通道。这种长长的通道一般为表现对主人的敬重,营造一种神秘隆重的氛围,让最后的核心目标徐徐展开。 这种模拟巨龙升天入地场景的彩灯虽然别致,但通体发白,让人有点侧目。 <p class="ql-block">再向前走,有一条小河,河面上浮萍密布,应该不是活水致使富氧化所致。</p> 尽头是一处工地,能看到未完工的建筑露出怯怯的脑袋。 可以看出当地对此景区的重视和设想中的前景,但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p class="ql-block">通道尽头是一个大的广场,广场的南侧还有一个圆形广场,沿周边有几座游乐设施,但除了音响声音巨大,玩者寥寥。</p> 下面展示地面视角。 玄奘故里景区入口,据说是一块巨大的珍奇牡丹石,上刻“玄奘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几个金色大字。 景区山门,仿隋唐建筑群,坐东面西,门楼下设三座大门。正门上方石质牌匾,上书“玄奘故里 赵朴初题”,两边楹联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天参佛,东土传经,成事业以精诚,谁怀其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功范五洲,德昭万代,忆典型于故里,我敬斯人!</div></div> 龙身通道非常漂亮,可惜旧的厉害。 <p class="ql-block">龙头非常精致。</p> 龙尾处是那条漂满浮萍的小河,桥的这头是一座花门。 令人惊奇的是,天上不时有低空飞过的螺旋桨飞机。 飞的很低,有种擦着树梢飞行的感觉。 还有这种超轻型旋翼机。 几乎数分钟一架。 虽然飞机象二战时期的一样,外型古朴,但毕竟是飞上天的真家伙,还是认真拍了几张。 听说是附近有个机场,正在进行商业飞行,谁付钱就可以座。 河面虽然被浮萍所覆盖,但不影响这座桥的美丽。 过了桥,就到了那个广场。广场里,有过节时不倒翁设施的残留,也有遗留的彩灯。东头的高台上,是一座唐僧牵马的灯饰。 远处观看,灯饰比例恰当、神态逼真,从美术角度来看,应是上乘之作。 向北看,是一座古老而又优雅的寺庙。 山门前一座略有弧度的石质牌坊就让人觉得不凡。 还是用无人机先看一下大景吧。 这座寺庙状的建筑群应该才是玄奘故里景区的核心。 从外表看,老东西不多。 只有前面这个弯梁牌坊好象有点历史。 两位年轻人躲在石碑后面乘凉。 上得高台,原来这是玄奘祈福广场。 唐僧左手握拳、右手牵马,在大风中昂然挺立,表情坚毅,表现了当年西行的决心和志气。 但可惜还是旧物,灯饰残破不堪,令人不忍卒睹。 再向东察看,已是乡间小路,院墙里面,一座唐僧的小型汉白玉石像高高在上。 但因属于正在施工(或者停工多时)场所,所以并未开放。 回头前往核心景点,就是那座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这就是刚才那对情侣乘凉的石碑,上书赵朴初题写的大字。 背面是《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身世生平碑记》,立碑时间为1988年2月29日。 建筑的山门非常雅致,符合传统的审美标准。 这座石质牌坊很漂亮,网上查询后方知是汉白玉乌头门(依玄奘祖父陈康所建的乌头门复原而成),<div> 牌额:竭忠尽智</div><div> 楹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易读经,经论玄奥图社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谈诗咏词,词海漠迹渡苍生</div></div></div> 乌头门的背面也有牌额及楹联,<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额:松筠雅操,</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楹联:</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缑山山色苍黛物华天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休水水波涟漪人杰地灵</div></div> 到了大门门楼,方知这座建筑是玄奘故居。 匾额“玄奘故居”四个大字,竟然是季羡林所题。<br> <div>楹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秋独步佛教慧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里投荒中华脊梁</div></div></div> 进得大门,是一座唐代风格的照壁,青砖结构,古朴典雅。上书“六尘六识”四个大字,意识是指佛学造诣到达最高境界“六根清净”的意思,为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题。 <p class="ql-block">照壁背面,爬墙虎成了绝佳装饰。</p> <p class="ql-block">右侧的祈福墙,挂满了人们的心愿。</p> 左手边是位于玄奘故居西南角的“慧泉”<br>楹联:<br>儒释济世,净水养四海慧根<br>梵音流韵,灵泉育九天众生<br> 陈宅古井开凿于北齐年间,据传是迁建于此的玄奘祖父陈康所开,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井深25米。 这块“慧泉亭”石碑显示,此亭由台湾慧光果园全体同仁捐建,<br>立于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日。 慈恩堂(正堂),原是玄奘祖父陈康会客的地方,现辟为纪念玄奘师徒的展厅。<div>楹联:</div><div>乘危运迈十七载,独行五万里,求大乘贝叶真经,名震五竺,巍巍法门领袖。<br> 杖策孤征超百国,译经逾千卷,创法相唯识正教,垂范三界,佼佼民族脊梁。<br><br></div> 里面用大量图文展示了陈祎逐渐变为唐僧的过程。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当年玄奘西行的艰辛历程:麻衣草履、背负行囊、油灯照路、神情疲惫。 朝里走,院内树木蓊郁、幽静闲适。每个院落都有一个优雅的名字,比如这个,叫“薰风园”。 毓秀阁 阁里的枫树叶子正绿,但已隐隐窥见了秋色的烂漫。 长廊,是真长。 玄奘法师的汉白玉石雕,用巨大的玻璃罩严密保护。 任周围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园子布局讲究,移步换景。 转了一圈,整个景区古老的物件不多,几乎全是后来的仿制品或新建筑,除了“乌头门”之外,鲜见能够强化印象的“硬菜”。园中的雕塑中规中距,说不上毛病也说不上有什么意境,没有那种令人敬佩的顶尖技艺;整个园区缺少那种表现唐僧坚强毅力及成果展示的作品。<div><br></div><div>由于唐僧文化离不开《西游记》,虽然那是小说,但影响力实在巨大,也应该将其中的形象予以展示,同时将小说与历史的解读表述清楚。建议与附近机场的飞行机构进行合作,运用空中优势展示景区文化。</div> 整体来说,玄奘故里景区规模颇大,规划具有前瞻意识,文化及建筑都很有特色,但许多设施管理不到位、宣传力度差强人意,致使本来应该走红的唐僧故里寂寂无名,联想某些景区与《西游记》生拉硬套的牵强攀附以及洛阳其他所谓网红景点的辉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