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徐家汇公园有感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繁华的钢筋水泥森林里,徐家汇公园宛如一颗温润的翡翠,镶嵌在衡山路、天平路、肇嘉浜路与宛平路交织的版图间。这里曾是大中华橡胶厂的轰鸣之地、中国唱片厂的旋律摇篮,还有寻常巷陌里的人间烟火。而今,昔日的工业遗址与居民区蝶变为城市绿肺,以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姿态,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岁月在此留痕。我年轻时骑自行车上班,要途经大中华橡胶厂和中国唱片厂门口,我与这两家厂也有接触,大中华橡胶厂与我工作过的厂属同一系统,我也多次到大中华橡胶厂开过会,认识该厂的几位领导,而中国唱片厂也有我认识的几位朋友,并且有七年时间,我家就住在徐家汇附近。此地自从华丽锐变为公园后,我还未曾去过徐家汇公园。</p> <p class="ql-block"> 本月24日,我去上海青松城大酒店老干部活动中心时,顺路第一次踏进徐家汇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矗立的纪念烟囱。它原是1926年大中华橡胶厂的排烟设备,28米的身躯曾吞吐着民族工业的气息。如今,它身披防腐加固的特殊“外衣”,身高增至39米,顶部的不锈钢锥状装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镂空处的光导纤维如同时光的脉络。烟囱宛如一座记忆的灯塔,既保留着工业文明的粗犷质感,又增添了现代艺术的浪漫色彩,静静伫立在汇金湖畔,见证着城市的岁月变迁。</p> <p class="ql-block"> 沿着小径前行,百代小楼静静诉说着中国唱片工业的传奇。这座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建筑,不仅被誉为中国唱片工业的摇篮,更是一处闪耀着红色光芒的精神坐标——如今的百代小楼已变身为“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的首张唱片就在这里灌制完成,铿锵有力的旋律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唤醒无数中华儿女的抗日斗志与爱国情怀,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泛黄的唱片、珍贵的手稿、老照片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聂耳激昂的创作场景、灌制时全情投入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这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凝聚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激荡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抚今追昔,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义勇军进行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 这座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建筑,被誉为中国唱片工业的摇篮。20世纪初,当唱片工业的浪潮在这里涌起,转动的黑胶唱片不仅流淌出动人的旋律,更刻录下时代的声音印记。从外商百代到中国唱片,它见证了行业的兴衰演变,是声音艺术的宝库、时代回响的圣殿。走进小楼,仿佛能听见周旋、胡蝶等老上海歌星的婉转歌声,看见录音室里忙碌的身影,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音乐历史。</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中最富深意的,当属模拟上海版图形状设计的布局。蜿蜒的“黄浦江”水系环绕着老城厢花园,200米长的天桥如同一道彩虹,横跨其上,连接起历史与现实。老城厢花园依照曾经上海县城的位置精心打造,青砖铺就的小径曲径通幽,漫步其上,仿佛穿越回旧时光。下沉式的空间设计,配合模纹花坛勾勒出的交错道路网,将城市记忆巧妙地嵌入每一处细节。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p> <p class="ql-block"> 除了厚重的历史印记,徐家汇公园的生态之美同样令人沉醉。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景致。湖畔垂柳依依,微风拂过,柳枝轻舞,宛如少女的长发,为公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徐家汇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游玩的一个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上午,锻练的人们在步道上健身、打太极、舞刀弄枪;,老人们坐在长椅上休闲聊天;大人小孩携手漫步,欣赏着公园美丽的景色。这里是城市喧嚣中的一片宁静港湾,是人们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公园,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它将工业遗址的厚重与生态环境的优美完美融合,让人们在享受绿色休闲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城市的历史脉搏。在这里,过去与现在交织,人文与自然共生,奏响了一曲和谐动人的城市乐章。</p>